2022年5月25日读书笔记
今日阅读1小时,总计1960小时,第1898日
阅读《中世纪思想史》
我们知道,波纳文德主要是一个奥古斯丁主义者,奥古斯丁思想是他的核心与支柱,但他在这个基础之上接受了一部分亚里士多德,大阿尔伯特却已经开始离开奥古斯丁主义而走向了亚里士多德,他接受了比波纳文德多得多的亚里士多德思想,并且将这种思想引入到神学之中,虽然他自己还不能称在这方面达到了大成,却为他的弟子托马斯 · 阿奎那的辉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正是他将托马斯 · 阿奎那带入了亚里士多德哲学辽阔的沃野,正是在这片沃野之上,托马斯 · 阿奎那开垦出了中世纪哲学最丰收的土地。
大阿尔伯特借用了奥古斯丁的光启说,不过将光分为自然之光与超自然之光,前者产生了哲学,而后者则揭示了神学。通过光既指明了哲学与神学之间的关联——它们都来自于光,又指明了哲学与神学之间的本质差异:一者是自然的,另一者是超自然的。这是很深刻的思想,对后世的神学家们包括托马斯 · 阿奎那都有着重要影响。
托马斯无疑是中世纪最重要的哲学家。托马斯主义不仅是经院哲学的最高成果,也是中世纪神学与哲学的最大、最全面的体系。
托马斯 · 阿奎那的父亲杜尔夫 · 阿奎那伯爵在意大利享有盛名,一则因为他出身高贵,阿奎那家族是全意大利最有名望的世家之一,是伦巴底王族的分支,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以及统治意大利大部分地区的两西西王国国王菲特烈 · 霍恩斯陶芬是他的亲戚。二则因为他不是光靠祖先的名望来吃饭,自己也是一位出色的军人。令他倍感自豪的是他有七个儿子,其中六个与他一样成了军人。他们个个身强体壮、武艺高强,当然谈不上有多少文化。但他的第七个儿子却与兄长们都不一样,他竟然不愿做将军,而要做一个乞丐一样的苦行僧!这第七个儿子就是托马斯 · 阿奎那了。
那时大学里的讲课方式主要有两种,即宣讲和辩论。宣讲就是老师拿出《圣经》等课本来,自己读一段,然后就给学生们讲一段;辩论则分三种形式,第一种最常用,是老师自己提问题,然后向学生们解释。这其实就是宣讲,第二种是学生甚至外来听课者向老师提问题,然后由老师回答,这当然要难得多,因为鬼知道学生们要提什么古怪问题。但最令老师们发怵的还是第三种——老师与老师之间的互相问答。这实际上是老师们之间的辩论大赛,这种辩论大赛每次进行时都有专门的人进行笔录,那紧张刺激的程度可想而知!
中国的玄奘,他在东归之前就在印度曲女城参加了可以随意提问的“无遮大会”,由戒日王亲自主持,是一场佛学的超级辩论大会。全印 18 位国王、 3000 个大小乘佛教学者和外道 2000 人也前来参加,这些都是专家,而一般听众据说达数十万之多。玄奘在无遮大会上讲论佛学,并且任人问难,前后多日,竟然没有一人能够难倒他。一时名震全印度,被大乘佛教尊为“大乘天”、被小乘佛教尊为“解脱天”,无与伦比。
一天早上,一向勤奋异常的托马斯 · 阿奎那突然说自己过去写的东西都是废物,从此再也不写了,他事实上也确实没写过一行字了。
总的来说,作为神学家,托马斯 · 阿奎那当然认为神学的地位高于哲学,以托马斯 · 阿奎那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哲学乃神学之婢女”
托马斯在新的思想条件下调整了神学与哲学关系,他一方面明确地区分了哲学和神学,指出它们是两门不同的科学;另一方面又坚持神学高于哲学的传统立场,杜绝用哲学批判神学的可能性。他的立场是主张哲学消融在神学之中的保守立场与主张使哲学与神学彻底分离的激进立场的折中。虽然他重申‘哲学是神学的婢女’的传统口号,但却赋予它新的含义:哲学好像是有独立人格的婢女,为主人服务是她的工作性质,但她的人身并不依附主人。
神学研究的是神,哲学研究的智慧。这智慧乃是人类的智慧,也就是说,哲学所研究的对象是人。这样哲学的地位当然要比神学低了,正如人的地位比神要低一样,哲学乃神学之婢女就像人乃神之仆人一样。
在托马斯 · 阿奎那看来,超自然的知识也就是来自于上帝的知识,这些知识是由上帝的启示而来的,它具体的出处主要是《圣经》。
我们的理性总是自然而然地趋向要认识上帝,而这个上帝可以说是一切知识所指向的对象,即我们无论认识什么,最后都将归向认识上帝:“任何知识,在其认识任何一个事物时,都隐约地认识上帝
即使后来托马斯 · 阿奎那如此系统地证明了上帝的存在,对于上帝的存在,我们更要清楚的是,归根结底,无论奥古斯丁还是托马斯 · 阿奎那,都只是给出一种论证的方式,并不能毫无疑义地证明上帝的存在,而上帝的存在之终极的证明并非任何的论证,而是信仰,
托马斯 · 阿奎那的这番话说的就是伪名丹尼斯的否定神学与肯定神学,它们一直是认识神的两种基本方法。当然,托马斯 · 阿奎那的上升与下降有所不同,上升指的是我们的理性通过对万物的了解而了解上帝的存在与万能,是由下面的万物一步步往上去认识高高在上的上帝;下降则先直接肯定了上帝,再由上帝一步步地下降去认识万物。两者的目的都是一样的:都是为了上帝,这乃是一切认识的终极目的。
任何哲学命题如果进行不断地考问,最终也必会归结到类似的根命题,对于这样的命题,如果不想进行循环论证的话,只能用“我相信”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