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善、明德、修道

2021-08-28  本文已影响0人  春暖花开_b59c

苏格拉底说:未经省察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摘自《大学》一书。

台州市教师教育院徐美珍老师从这两句话引入全县教育系统暑期师德培训会的讲座《如何重新理解教师的成长之道》。

她从至善、明德、修道三方面讲述了教师的成长之道。

至善:教师专业成长的目标是什么?

见远行更远。

作为教师要看见时代、看见方向、看见学校,还有看见自己。

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我们的生活方式、观念的改变,幸福指数也跟着变化了。

我们看见的每所学校都是好学校,看见的每个孩子都要健康成长。作为教师上好每一堂课是我们最基本的工作,致力于促进每一个教育生命的幸福。

教育就是人点亮人,教师的最高目标也就是成为一名人师。

明德:教师成长的核心素养是什么?

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內自省也。

好老师、好校长必须具备:丰厚的教育素养,拥有教育的理想和情怀、教育的思想和理念、教育的实践和创新。

面对每一个不同的孩子要因材施教,时刻反省,用自己伟大的师魂去引领教育的未来。

修道:校本研修的根本之道是什么?

修和研。

《大学》:自天子以至于庶人,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

因此最好的教育是教育者的自我教育。

徐老师带领的名师工作室成员走进全市的各类各级学校的课堂,研修的学科自己和工作室的成员以公开课、示范课的形式展现在课堂,让更多的教师得到学习、成长。

徐老师的讲座让我想起了在微信朋友圈看到的故事:北大保安自学考上了北大,如今怎样了?

20多年前,北大保安张俊成在北大老师的帮助下,自学考上了北大的法律系专科。

一段时间,张俊成的励志故事成为了北大的一张名片,影响着很多的人。

3年后,张俊成毕业后他放弃了大城市的抛来的橄榄枝,回到家乡当了一名中学老师。

张俊成如今已在家乡从教二十余载,大山的孩子们经常买不起学习用品及生活用品,他常常自己掏腰包给他们买。

就这样他一直坚持在三尺讲台上,兢兢业业,无怨无悔。他说我对孩子们的帮助,比起北大老师对我的帮助,真是显得微乎其微。

现在他创办了一所主要面向农村孩子的民办中职学校。

他说:“北大给我播下了一颗种子,我要把这颗种子带给更多的人。”

这就是一个大写的人。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