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PM成长之路时评当下

阿里巴巴的国家模式

2015-02-03  本文已影响12622人  时凤卫

走过了风光的2014年,进入2015年的阿里巴巴,似乎有点开头不顺的意思,从年初,京东年会的讽刺淘宝假货太多,到后来国家工商总局发表白皮书,从政府层面点出淘宝的假货问题,导致股价下跌,到这几天的支付宝与微信的红包大战,就连马云并不在乎的中国首富的位置,也在股价下跌后,让位了。作为中国互联网毫无疑问的领头羊,阿里巴巴的赚钱能力,是毫无疑问的,甚至利润率要比被称为高利润率代表的苹果还要高。

作为中国乃至世界电子商务的代表,阿里巴巴可以说已经实现了它最初的目标——改变人们的购物习惯。不仅仅是改变的人们的购物习惯,而且还创造了一个属于电商的狂欢节——双十一。

很多人把阿里巴巴和亚马逊比,因为他们都是电商,但是似乎又没有可比性,阿里巴巴没有自营商品,不管是天猫还是淘宝,商家都是网上开店的形式;很多人把阿里巴巴和eBay比,因为他们都是商家网上开店的模式,但是似乎又不全是,eBay面向的C2C,而淘宝是C2C,那天猫呢?是B2C。对于阿里巴巴的定位,马云的回答是——大数据公司。在我看来,阿里巴巴是具有“中国国家模式”的平台企业。

说阿里巴巴是一家平台公司,这是有比较高的认同度的。那什么叫“中国国家模式”呢?阿里巴巴和把中国看做一个企业来看所采用的商业模式是一样的,那就是靠平台和制度赚钱。

阿里巴巴基本构建了一个电商王国,形成了从供应商、零售商,到用户、金融、物流一整套的利益链条和生态系统,在这个王国呢,各自扮演者各自的角色,去完成各自的任务和目标。阿里巴巴作为这个王国的“政府机关”,控制着这套系统的运转、维护,并借助“税收”,获得收入。那何谓“税收”呢?一方面是金融方面的收入,另一方面就是店铺的保证金、技术服务费等费用,当然了还有其他的诸如广告、排名等费用。

“税收”是靠制度来保证其“合法化”的,2013年,阿里巴巴单方面的提高店铺的保证金和技术服务费,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大的震动和关注度,最终尽管得到了解决,但不得不否认的是,阿里巴巴与店铺之间,确实制度上存在意见的分歧。而在2014年,支付宝出台规定,将向使用信用卡付款的用户,收取1%的交易费,这也被解读为,阿里巴巴开始想用户“征税”。

当然,之所以店铺接受“征税”,看中的,还是阿里巴巴搭建的电商平台和庞大的用户量。就那阿里巴巴创造的电商购物狂欢节双十一这一天来看,2014年的双十一,成交额就高达571亿元。庞大的用户群和交易额,形成了良性循环,用户多了,商家进驻的更多,商家进驻多了,会引来更多的用户。

但看似庞大的交易额和阿里巴巴营造出来的创富神话,让人相信这个平台是公平的,都是可以赚到钱的,但事实却是,阿里巴巴很富有,天猫、淘宝上的大型店铺也很赚钱,但中小型的店铺,却出现了赔钱赚吆喝,苦苦支撑的情况,出现了巨大的贫富差距。

除了巨大的贫富差距,假货问题,也是阿里巴巴无法回避的问题。2015年年初的国家工商总局发表白皮书,直指阿里巴巴平台上的假货问题,尽管最后得到了和平解决,阿里巴巴也开始整治平台上的假货问题,但如果真的那么好整治的话,也不用拖到现在了。

不只是阿里巴巴的商业模式和中国的商业模式一样,连现在存在的风险也是中国环境下所特有的。

正如马云之前提到的,杀死阿里巴巴的可能只是一个政策。除了这个,阿里巴巴似乎还存在着另外的风险,那就是政治斗争。

从马云的外经贸部的翻译,到后来创建阿里巴巴,到后期的阿里巴巴融资,都似乎于中国的政治密不可分,在阿里巴巴的众多投资者中,也有红色背景,而最近的在外媒的一些评论中,提到了马云和阿里巴巴的靠山倒了,映射马云和阿里巴巴似乎“站错了队”。至于是不是那就不得而知,但从工商总局发布的白皮书可以推测,国家层面似乎开始有意无意对阿里巴巴进行修正。而在中国经商,与政府和政治的关系,一直是悬在企业家头上的达摩斯之剑。

阿里巴巴借助收购和入股的方式,继续加固和扩大自己“王国”的边疆,但在疯狂的增长后,阿里巴巴需要停下来,处理一些很重要的事情,不然,阿里巴巴就会像一辆高速的汽车,随时有失控的风险。

尽管与工商总局之间的纠纷,得到了缓和的解决,但在美国,似乎并没有结束,已经有外媒报道,已经有律师团,准备状告阿里巴巴,而做空阿里巴巴股票一方也在蓄势待发,等待时机。

不得不说,进入2015年的阿里巴巴有点不太顺,这辆高速行驶的汽车,是到了该减速的时候了,减速并不是说明落后,而是为了控制,为了更好的出发。

该文章首发于PM成长之路官方网站(wwww.pmroad.cn),交流互动,请关注微信订阅号:pmroad-cn,简书搜索《PM成长之路》专题。转载请注明PM成长之路,并保留文章链接。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