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与规则》4
本章观点:构建亲子之间的“信赖”关系
1.这6个做法,会挫伤孩子的勇气
①比起孩子的长处和材质,目光更关注于他的短处和缺点。
②不重视中间过程,只注重结果。不考虑孩子还在通向成熟的过程中,将现在的样子作为结果来进行判断。
③以完美主义来看待孩子,认为若是不能一直拿100分的话,就一无是处。
④和别人家的孩子做对比,让孩子和他们去竞争。
⑤认为学习上能获得第一名比其他任何事都重要。
⑥带有附加条件的接受孩子。
构建信任关系的正确做法:
①不去看短处和缺点,而是把目光的焦点聚集在长处和才智上。
②不将现在的样子看成是孩子一定而行的样子,而是作为成长的过程来看待。
③要温和的接受孩子不完美的地方。
④不要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比较。
⑤不要以学习能力为中心去培养他。
⑥要无条件的全盘接受孩子。
2.不要只盯着孩子的短处
“活动性肥大法则”:指的是生命体中不断受到碰触、不断被激发运动起来的部分会成长发育的更快、更大,而不去碰触的部分就会退化。这一法则适用于生物,经济,政治等诸多领域。
在育儿关系中,父母不能去刺激孩子的缺点,而应最大限度的去鼓励长处,这样就能培养出茁壮成长而又心灵平和的孩子。
3.什么时候改变都来得及:现在所看到的样子,并非孩子已经定了型的样子
不论孩子现在表现的如何让人懊恼,请相信人类都拥有进行全面自我变革的可能性。
要将教育方式改变为表扬教育,认可,赞赏,爱护孩子,让光芒照亮孩子的本性。
孩子现在让人困扰的样子是他在走向成熟的一个过程,就算某方面不行也不要就将这看成是不可改变的,已经定型的。
若是从这里开始努力的话,想要提高多少就能提到多少,若是父母在孩子的背后给予温柔的支持的话,孩子一定向好的方向发展,相反若是严厉挑剔的话,孩子的性格将会扭曲。
4.气势汹汹的完美主义态度,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作者推荐一种叫做育儿次优主义的方法。
与其贯彻理想教育,不如依据自家的生活条件去做能力范围以内的事情。
发自内心的认同孩子像如今的样子就很好了,认可他现在真实的样子,不要强迫孩子去做他不想做的事。
最重要的是要懂得孩子的心理和成长的过程所做的一切,必须要符合孩子的程序,父母的职责是帮助和引导孩子做他本身想要去做的事情,使得他的成长能符合自身的规律。
5.不要与别人家的孩子比较:爱因斯坦三岁时还不会说话呢
拿自家的孩子和别人家的作比较,往往会造成父母的焦虑。要相信每个人都有各自的使命,若不是特定的那个人就无法完成。
育儿中的竞争是毫无意义的事情,最重要的不是和别人家的孩子做比较,而是将自己的孩子一直拥有的个性引导出来。无论哪个孩子一定都会有自己关心喜欢的事物、会有胜人一筹的地方,只要将自家孩子的优点、可以发展为个性的地方加以好好的培养就可以了。
6.认可过程比肯定结果更重要
所谓教育不是灌输知识和技术,而是要将孩子本来就具有的优秀的,才能和素质引导出来。
父母必须要留给孩子的东西,是培养他能开辟出自己道路的智慧和能力,要培养出能够自己思考、自己行动、承担自己责任的孩子。
7.全盘接受孩子的现状
要教会孩子,只要从不足之处开始努力去把它做好就可以了,要以“孩子现有的样子就是满分”这样的态度去看待孩子,对孩子所做的事情给予认可和赞赏。
8.相信孩子,他就能变成你相信的样子
只要让孩子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就可以了,教育并不是知识的灌输和超前学习,最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个性、感性、创造性、心灵和人性。
相信孩子的本性,认可赞赏孩子自身的成长,要以无条件的爱来爱护尊重孩子,对于孩子所做的事情要表示感谢,感动和感同身受的心情。
想要改变孩子,首先要思考自己应该如何更好的去教导他,以尊重的态度来对待孩子。
小结:培养信赖的关键是肯定孩子,接纳孩子的现状,相信孩子的独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