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4.学习苏轼的《减字木兰花·回风落景》

2023-11-22  本文已影响0人  山水凡夫

【词作原文】
五月二十四日,会无咎之随斋。主人汲泉置大盆中,渍白芙蓉,坐客翛然,无复有病暑意。

回风落景,散乱东墙疏竹影。满坐清微,入袖寒泉不湿衣。
梦回酒醒,百尺飞澜鸣碧井。雪洒冰麾,散落佳人白玉肌。

此词元祐七年(1092)五月作于扬州。

古人生活条件大不如今,但他们总有办法应付困境。比如对于酷暑,除用扇子等避暑工具外,也采取类似词中提到的汲泉水渍芙蓉等临时措施。但更重要的,是以心境上的清凉来抗拒环境的浊热。

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是,明人陈继儒将古来有关消夏避暑的文字汇为一编,起名为《销夏部》,希望炎夏中的人们读到它,能起解热增凉的作用。

像仲长统文:“濯清水,追凉风,钓游鲤,弋高鸿,不受当世之贵,永保性命之期。”裴晋公诗:“饱食缓行初睡觉,一瓯新茗侍儿煎。脱巾斜倚绳床坐,风送水声来耳边。”

佚名的赋:“愿得泰岱之长松焉,潇湘之修竹焉,匡庐之飞瀑焉,太湖之明月焉。”等等,读之确如置身于清凉之国,溽暑酷热飘然而去。陈继儒未能将此篇收入,是可深惜者也。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