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评-总有一部电影打动过你

那个时代给了我们什么---《三傻大闹宝莱坞》

2019-03-22  本文已影响0人  爱学习的木瑶瑶

       给这部电影写影评,只是因为可以看到我们身上所留下的某些影子,不过这部电影终究还是以理想主义来收稍,其实我们才应该是这部电影的结尾。

    如今我也像千万个打工人一样,放低自己本不高的姿态,学会更加的唯唯诺诺以此来换取自己的一个饭碗。刚毕业、因为没有工作经验而成为别人挑剔的一个借口、然后勉强进一家公司、面对公司里的前辈尽量的低调,满脸的笑容、不敢多说一句话、暗自揣摩着公司里的某些规矩、学着什么样的场景说什么。

    这样的气氛任何一个人都想逃离,可是我们一遍一遍的被别人告知生活本来就很艰苦,大家都一样。父母会跟我们说,辛辛苦苦把你们培养出来你们就要好好干,多挣点钱,这样你们才能过上好生活。他们还会是不是跟我们说,你看谁家的谁现在一个月可以挣多少多少,你赶紧加把劲。

    还有我们从小被培养出来的好胜心理,其实更确切点说应该是虚荣心,所谓的“面子”。

    就像电影里不时提到的“一出生就有人告诉我们,生活是场赛跑,不跑快点就会惨遭蹂躏,哪怕是出生,我们都得和3亿个精子赛跑” 。家长跟老师们不停地拿个鞭子在那督促我们,在他们眼里只有第一,但他们忘了单中国就有十三亿人口。

    就这样,我们出生在那个蹭饱受争议的八十年代,尽管我们大多没有富裕的家境,但一般情况下父母还是可以卖弄强供我们读书的,可这恰恰成了他们要求孩子时理所当然的借口。

    “我们这么辛苦这么努力都是为了你啊,你不要辜负了我们啊”

    “我们养你多不容易啊,只要你好好学习就是对我们最大的报答了”

     曾经很多人喜欢苛责80后,觉得他们叛逆、没有责任心、自我。可是他们从来不知道我们为了别人赋予的责任牺牲了多少,或许我不应该用牺牲这个词。太残忍了。

     正是因为那样的时代,我们是吃过苦的,我们从很小就被教育承担责任。也正是那个时代,中国在发生巨变,我们在无形中开始接受着西方的观念,我们从自己的角度去理解“自由”“生活”。

     慢慢的长大了,我们有了自己的梦想,我们开始游走于理想与现实中,我们开始慢慢的去消磨最初的菱角,开始慢慢向自己所担负的低头。我们开始不快乐了,开始去迷恋那些“无病呻吟”的文字,在颓废中渴望自救。

     这部电影挑起了我太多儿时的回忆,现在回想觉得那时候好多老师们都是一群脑残族。

     我记得又一次因为没有做完作业,我们一堆人被叫上讲台,自己抽自己的耳光,整整五十下。

     小学时的老师总喜欢拿着带刺的藤条或者是很粗的棒子来体罚我们,作业没完成的、迟到的、上课讲话的。。。。。。

     我们到每次公布成绩的时候就挤在成绩榜上找自己的名字,有的哭泣有的得意。

     我曾被老师罚写作业,那是我小学六年级的时候,整整花了三四个晚上没有睡觉。

     那时候老师总会骂我们“蠢”“猪脑袋”,那时候老师会根据我们的成绩安排座位,只有成绩好的才有资格自己选择位置,那时候我们总是在被教育。

     电影中在后半段终究还是过于理想化了,落入了俗套,我始终还是给四颗星,是因为我想感谢那些孩子让我找到了那么一点归属感。

     可惜终究不是一个世界,不是所有的人能做韩寒的。我们依然还是走在原来的道上,继续马不停蹄的走着。

     现在谁还会去思考人生的意义,自己存在的意义,我们已经没有那个心力了,因为思考的再多还是要回归现实。

     这部电影看起来还是让人很轻松的,可以忘掉一些不愉快的压力。里面的歌曲真的很好听,好几次差点让我的泪腺失控,美好的时光回忆起来总是那么的动人。

     里面的男主很像我的一个大学同学,短寸头,喜欢笑,笑起来眼睛亮亮的,会发光,可以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

2010.08.08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