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人物想法

【故事】盛夏雪地杀人事件

2025-07-31  本文已影响0人  彭斋

用文字记录人间百态。

——彭斋

【一】

谁也没想到,在南方的七月末,会迎来大雪。反常的天气状况,成为当地热议的焦点。

清早,人们望着家门外白茫茫一片的景象,赶紧掏出手机拍照,默默退回家中,翻出压箱底的棉服棉鞋。这场雪应该是后半夜下的,厚度赶上成年人小腿肚。

我是被手机吵醒的,辖区派出所民警打来的,说已经抓到嫌疑人,问我什么时候能过去。我一脚踹醒隔壁床的兄弟,两人很快收拾好,到出门时,看着还在下的漫天大雪,顶着一身短袖短裤凉鞋有些无语。这大夏天的,还是在南方,怎么还能下雪呢?够离谱的。

更尴尬的是,大街上的服装店,都还挂着夏天的短款,根本没有卖冬装的。随便找了家运动品牌店,换上一身长袖长裤运动鞋,还让店员送了我一双长袜子。你问有啥用呢?除了脚不算太冷,其他就当心理安慰吧。

没办法,还有正事要办,我只能强忍着先去派出所。刚进去,民警小陈就递给我一件厚外套:“穿着吧,估计你也没带厚衣服。”这外套,简直是雪中送炭。

嫌疑人被带到审讯室,我在门外同小陈沟通进度。

“咋抓到的?”

“嗨,多亏了这场大雪!要我说,真tm奇了怪,长这么大还是头回看到大夏天下雪,整窦娥冤啊?”

“窦娥冤不冤我不知道,这人搁我们那儿捅了好几个,关键还都不认识,被害人挺冤的。”

说话间,我跟着走进审讯室旁边的房间,这儿可以实时看到审讯情况,单面玻璃却不会让对方发现我的存在。

这回我要抓的嫌疑人,光从外表上还真看不出是个狠角色,瘦瘦高高的中年人,看起来挺和善。

嫌疑人特狡猾,反侦察意识极强。不然也不可能从北方一路逃回南方,还没被人逮到。估摸着肯定没选择公共交通,不然早就被抓到。

民警还在审他刚犯下的案子。

就在昨夜,嫌疑人手痒,搁广场附近捅了个刚下夜班的路人,那血一路蔓延成条蜿蜒的道。要是平时不怎么扎眼,不会这么快被人发现。

要不刚小陈会说,多亏昨晚下雪了。血迹在雪地里极是醒目,被对面楼栋还没睡着趴在窗边看雪景的夜猫子给发现,当即报了警。被害人送往医院抢救途中,因失血过多不幸逝世。

听到被害人身亡的消息,嫌疑人竟然咧嘴大笑……

这笑声,一下牵起我的回忆。

【二】

严格来说,我是在北方长大的南方人。

父母因工作调动,举家搬迁到北方。我小时候,被高年级学生欺负,正好遇到个刚下班的年轻民警,挺身而出。从那时起,我就立志要当警察,不被别人欺负。

警校毕业后,我成了一名刑警。也不知道是我点背还是运气好,刚报道就遇到当地发生一起性质恶劣的凶杀案,被我师父拎着去案发现场。

北方的冬天,大雪堆积的厚度,搁南方简直无法想象。雪不仅阻碍了出行,也掩埋了很多证据。我师父边勘察现场,边带我。

我记得特清楚,当时他提醒我,做好心理准备。

我心想多大点事,不就看尸体么,电视上又不没见过。

可必须要说,影视剧里看到,跟现场看到感觉完全不同。

白茫茫雪地里,被害人躺成个大字,身上盖了层薄薄的雪,暗红色鲜血混在雪地里,尤其是被害人的肠子都被拽出来。

一股莫名的欲望,从腹部往上蹿,我赶紧躲到旁边毫无形象吐了起来。

还得是我师父,扔了瓶水给我,让我赶紧适应好,多看看就适应了。

那是当时发现的第一起雪地杀人事件。

早些年还不像现在这么发达,案发地又是老小区旁边的小公园,寒冬腊月的,基本没人愿意过去。还是某对久别重逢的小情侣路过,才意外发现报的警。

最开始我以为,那起案件很快就能告破。

没想到的是,不到半个月,又出现第二起。

同样的杀人手法,同样的躺在雪地……

那时我们私下都说,这简直是对警方的挑衅。

科技进步对警方的侦察帮助实在是太大了。

两年后,我们通过技术手段,从当年那几起案件的物证中,提取到不属于被害人的生物信息,通过内部数据比对,才终于发现一个嫌疑人。

没想到,这起我从业来接的第一起案件,直到我开始带徒弟了,才有新的线索。

【三】

这起跨越两地的连环杀人案,告破时显得那样平淡。

就连嫌疑人的杀人动机,都显得极其荒谬。

嫌疑人自述,早些年他加入了某个邪教,当然是非法组织,前几年刚被取缔。

虽说邪教被取缔了,对嫌疑人的洗脑可还在。

按照邪教的说法,人这一生就是用来受苦受罪的,如果能换命,就能过得好,来世还能享福。换命仪式必须得在下雪天,代表了纯洁。

后来我曾问过嫌疑人,这么些年,他杀了这么多人,日子有变好么?

嫌疑人摇摇头。

正当我以为他是良心发现时,他的情绪却激动起来:“肯定是我杀的那些人本身命就不好!才会越换越差!”

得。

这邪教是真害人不浅,能把一个正常人洗脑成这样。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