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童医话(八百三十五)

2023-08-19  本文已影响0人  妙手柯楠
探天地清浊之源,察阴阳顺逆之机。

发热无过先有余,次传不足始成虚。身中有热先除热,热里逢虚先补虚。脉沉而数者,骨间有热,欲以腹按清冷也。小儿脉八九至为发热,浮大发风热,脉有力为实,无力为虚。

《内经》曰:阳胜则外热,阳虚则外寒,阴胜则内寒,阴虚则内热,阴阳相胜则寒热往来。又曰:阳不足则先寒后热,阴不足则先热后寒,阴阳不归其分,则寒热交争也。

《内经》曰:肝热病者,左颊先赤;心热病者,额先赤;脾热病者,鼻先赤;肺热病者,右颊先赤;肾热病者,颐先赤。乃病虽未发,其症已先见于面矣。

夫热有轻重不同,有所谓翕翕然发热者,若合羽所覆,明其热在外,属表,乃风寒客于皮肤,阳气拂郁所致,宜发汗而散之。

所谓蒸蒸发热,谓若熏蒸之蒸,明其热在内,属里,乃阳气下陷而入阴中也,法当攻下以涤之。

表症未罢,邪气传里,里未作实,是为半表半里之间,则表里俱发热,而热又轻于里,纯在表也。发热恶寒发于阳也,无热恶寒发于阴也。夫小儿生禀纯阳,血气壅实,五脏易生热也,热各不同,故治亦不同也。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