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清醒地努力!
最近有一本书很火,《你一年的8760小时》,是新东方“励志男神”艾力的作品。
去各大网站浏览了一下,整体的景象是好评如潮。在没看此书之前我一度就是这样以为的。这本书能够给太多的人以激情,以希望——我相信我也一样能够从它这里汲取力量。
现实一地鸡毛,鸡飞狗跳,但是作者的文字似乎有一种力量,他的文字犹如一只大手,轻易地让人从生硬冰冷的悬崖扭转回微风拂面的旷野。
我进入大学已有两年,在这两年里,我不断地去尝试,就像一只鸟,从笼中挣脱出来,一心想飞向向往已久的位置地带。然而在这期间,不断地飞起又跌下,现在似乎连偶然抖抖羽毛的力气的已经丧失的一塌糊涂了。
倒不是一次一次的失败打击到我,相反,我是太过厌倦这种感觉——心中生活着一位盖世英雄,每个夜里都深切反思,痛定思痛;然而每每一觉醒来,却发现自己依然卧在一张凌乱的床,翻开的书依然没有进展,昨天想表达的东西,今天依然停在肚子里,过不了笔头这一关。
我企图向它寻找力量。
然而如果以五颗星作为评价标准,我只能给它两颗,不能再多。
因为我发现我不仅没有找到我想要的东西,反而更加迷茫——我到底在寻找什么?
减去的第一颗星是因为它像好多其他的优劣质鸡汤故事书一样拼凑故事,有些甚至略感夸张。
第二颗星是因为,我实在不认同为了努力,为了向上爬而折磨自己锻炼意志的方法。比如书中讲到的汗蒸啊,通宵熬夜啊之类的,人体质各不相同,真的不适合就别拿自己的健康硬撑了。
第三颗星是因为虽然一直在喊着“要努力啊!你一定要努力!”之类的口号,可是还是没能够解决我的问题。就算是有了那么一点点一时的激情,也只能算是通过反复重复达到的洗脑效果。
这个世界一直有各种不同的声音,众说纷纭,但如果你试图去寻找分歧之间的统一,你会发现,它们无一不是告诫我们,“”要向上爬!”
所以我们爬了,爬了也摔了。成就也好,狼狈也罢,却也一直兴致勃勃,就这样一直爬一直爬,唯恐落后。
可是爬了这么久,却不知道自己费了半天劲到底是为了什么,这很难说不是一件很讽刺的事情。
为了一些具体的目标吗?比如说,我要考一个好的大学!我要获得什么什么奖项!啊该考研了我又要努力了!诸如此类的吧,这种理由在我看来貌似并不成立。具体的目标难道不是在一种持续稳定的追求之下才做出的表现形式吗?如果用这种形式来定义努力的意义,恐怕迟早是要空虚,迟早是要走到自我世界的尽头。
是为了在外的环境吗?人要生存,人不仅要生存,而且是在从出生以来就始终伴随着的枷锁之中生存,所以要通过努力来应付这个并不完美,有时甚至有些糟糕的世界吗?那努力的意义岂不是完全被消解掉了?无非就是一种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固定程式而已,每个人和每个人都是一样的,之前的人和现在的我们和之后的谁谁谁都是一样的,生出来完成一系列所谓“你应该”的动作然后又死去,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努力呢?
成为一个更好的人?这完全跟说A是A,B是B没有什么区别嘛,自己解释自己而已。追问的后果就是:所以我们为什么要成为一个更好的人呢?为了诸如自我实现啊自由发展啊之类的抽象概念?但是什么是自由,什么又是自我?自由与自我的价值为什么有如此之大呢?仿佛陷入了解释学的循坏论证。
后来我才发现,其实我们根本就不需要去兜兜转转地去寻找。
答案就在我们眼下。
我始终觉得,人生的本质就是一场体验。所谓时间,构成了我们的全部。在时间的网络中有着无数种可能性,我们活着的价值,就在于尽可能地去体验更多的可能。
既然人生是由无数个瞬间组成,那么努力的意义就在于让快乐的瞬间最大化,所以人不仅应该把自己的感受作为最初的原因,也应当把它作为衡量努力程度是否合适的标准。
如果一件事情的过程,或者是它可能的结果,这些东西带给我的快乐超过我所感受到的不适乃至痛苦,我当然有理由坚持下去继续努力;但是如果痛苦已经超过了快乐的汇报,无论外界环境的形式是怎样的,我一定会及时的停止。
这个原理,无论是用来考量努力的变量,还是用来作为感情的考量,都是十分简洁而有效的了。
有一个问题是,痛苦和快乐这种东西很主观,完全没有标准,因此这是一个除了自己的其他任何人都无法介入评价的过程;而自己如果不通过参考他人既往的经验,其实又根本无法把握快乐与痛苦之间的平衡。
无论怎么说,人生如转蓬,但非夙夜无休闲。
作为有限的理性人,别人所无法剥夺、而我们也理应运用的,恰恰是我们的思考。
也许答案并不一致,但至少请清醒地努力。
盲目导致空虚,而空虚使人灭亡。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