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录一直写到老的故事迷茫的时候该做点什么

离开国企这一年:简单的工作干得越久,越不敢离职

2018-02-13  本文已影响2183人  赵晓璃

文|赵晓璃

写在前面的话:

不久前,工作室接待了一位熟悉的朋友,该咨询者是16年夏天咨询的,一年多之后,她再次踏进工作室寻求帮助。

这一年来,她迷茫过、痛苦过,也沮丧过,然而,当年那股强烈渴望改变的动力驱使她一路向前,慢慢走到了今天。

在征得对方同意的前提下,我将她的案例做了加工与处理,因其案例颇具代表性,故而撰写出来,供更多的朋友参考。

一、“在国企这五年,我都快成废人了”

阿萍(化名)曾经是一家钢铁厂的质检员,大专毕业后就进了这家大型国企,五年来,不仅工作内容一成不变,而且工资也没有任何增长。

在阿萍第一次找我咨询的时候,她动过无数次离职的念头,但每次一想到未来该往哪个方向去,好不容易升起的勇气就消失的无影无踪了。

事实上,类似阿萍这样的职场人不在少数。

可能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会,那就是,为什么一份简单的工作干得越久,越是感觉自己越来越无力,甚至再也离不开了呢?

其实,不是离不开,而是不敢离开。

想要了解这一现象,我们就不得不了解一个概念,窄化效应。

所谓窄化,就是人们对事物的躯体感觉、认知、情感或思维意识向某一方面或某一方向高度集中,使其所及的范围越来越狭窄、越来越收缩、越来越局限的过程,这一过程同时表现为对窄化对象的感受性增加、敏感度增强,等等。

最常见的例子就是,你会发现职场中很多人从事某一行业时间久了,就会不知不觉地形成这一职业的特定思维和行为模式,坊间称之为“职业病”:

做会计做久了的人,不知不觉就会变得墨守成规,难免有些刻板拘谨:对数字及合规异常敏感,对于不合规的东西零容忍,这种特征渐渐扩散到日常生活中,难免会显得这个人不好说话、教条刻板、精于算计等。

做医生做久了的人,往往会患上“洁癖症”,对于细菌病毒等异常敏感:我有个朋友的母亲就是多年的医生,不仅家里一尘不染,还要求所有客人及家人进出家门都要消毒,长此以往,这个人会活得越来越精细,对他人的卫生习惯越来越难以容忍,以至于我的朋友谈了几次恋爱,都因为这样一位“奇葩”的母亲把对象给活活吓跑了。

还比如从事文字工作多年的编辑,他们就会对排版及错字非常在意,甚至于看到一篇文章,根本体会不到其中的奥秘与乐趣,关注点常常放在错字及标点符号上,等等。

而对于在钢厂工作五年的阿萍来说,对噪声俨然习惯了,可以做到充耳不闻;同时这些年的工作下来,阿萍骨子里对于瑕疵的零容忍以及对标准规则的敏感度,似乎正在成为她未来职业发展的重大障碍。 

2、窄化是把双刃剑

纵观人类工业文明发展史,你会发现窄化并非一无是处;相反,在工业化进程中,窄化具有一定的价值和积极意义。

伴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专业化分工对提高生产效率起到了显著的效果,同时加速了职场专业化的进程。

就拿阿萍所在的钢厂来说,一家钢厂少则几千名员工,多则几万几十万不等,每道工序都进行了明细化分工,而据阿萍的反馈,光是她所在的质检小组就有十来名质检员,各项质检标准相对成熟完善,而作为质检员的他们工作内容单一重复,五年下来,连工位都不曾发生改变。

“直到有一天,我们接到了整批制转入其他公司的通知,这才赫然发现,我这五年一点长进也没有,如果继续呆下去,感觉自己就快废了。”阿萍说。

没错,职业窄化会导致一个明显的结果,那就是可选择的工作范围也在不断窄化:有观点认为,当一个人的工作内容严重单一、工作时间延长,导致窄化到一定程度之后,从业者将丧失探索能力、学习能力、思辨能力以及改变现状的能力。

通常说来,一个人的窄化大约会经历这四个阶段。

1、精力不断被消耗,疲惫不堪。

窄化效应的工作往往有这么一个特点,那就是工作量饱和、工作时间长,你每天回家深感疲惫,另外类似阿萍这样的工作,常常需要加班加点,关键问题在于工作内容没有任何变化,这才是最耗人的。

2、负面情绪蔓延,每天上班如上坟。

由于阶段1导致的疲惫和精力匮乏,导致人的创新能力显著下降,同时由于反复重复单一枯燥的工作内容,难免产生厌倦情绪,上班也常常不用带脑,导致思辨能力下降,无法进行缜密思考,更懒得进行类似阅读这种精神类活动。

3、消极抵抗,不想动脑。

伴随着阶段2的深入,从业者会对工作渐渐产生一种烦躁且不满的情绪,到最后连一丝反抗和挣扎都懒得动,言下之意就是“随便你怎么整,只要能按时下班就可以”,逐渐陷入“上班等下班,下班等退休”的混吃等死状态。

这种人慢慢成为了传说中的“老油条”:只要不是特别严重的不公正待遇都可以忍,只要不危及到个人利益(例如工资、休息日等)都无所谓,工作人浮于事,能拖就拖。

4、丧失正常智力,包括理解力判断力等。

随着阶段3的继续深化及发展,会产生最严重的后果,就是“失智”。

表现在不论领导或者他人说什么,都是“充耳不闻”:不是不想听,而是感觉听不懂。

回到家打开新闻总有一种“恍若隔世”之感,看着网上沸沸扬扬的“互联网”、“AI”等热词,觉得分外陌生,觉得自己正离这个时代越来越远。

长此以往,当事人往往会有一种感觉,那就是自己除了手头的工作,似乎也无法做其他别的工作了,并且这种感觉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来越真切,直到变成现实。 

3、走出体制的本质是破除窄化

和所有鸡汤及励志文不同的是,决定走出困境的阿萍这一年来可以用“坎坷”两个字形容。

踏入人才市场的阿萍赫然发现,自己的专业及职业经历似乎无法帮助她找到合适的工作。

原来自己之前积累的经验只有在之前的钢厂才能用上,毫无疑问,五年的工作下来,自己不论从知识还是经验甚至认知层面都逐渐被窄化了,从一名有无限可能的毕业生变成了一枚“职场螺丝钉”。

于是,一无特长二无优势三无积累四无爱好的阿萍只能从门槛低的职业入手,几经波折,她来到了一家机构做起了电话销售。

没过多久,阿萍就出现了严重的岗位适应不良症状。

1、从被动安排到主动寻找。

要知道,阿萍之前的工作是家人安排的结果,她不需要动脑也不需要承担责任,混得不好一句“都怪你们给我做的主”就把一切责任撇清的一干二净。

如今的阿萍立志走出来,她面临的第一个重要转折就是心理重建,学会自己决定并对这个决定负责。 

2、从被动工作到主动出击。

过去的质检工作基本是“被动”状态,每天来多少产品直接按照标准检验即可,而如今做了电话销售,业绩像是悬在心头的一块大石头,逼着阿萍每天不得不去拨打一百个陌生电话,他们有的直接挂掉,有的听了一半挂掉,让阿萍备受打击。

阿萍终于认识到,原来之前的体制对她来说既是枷锁又是保护,如今枷锁去了,连同这层保护也没有了。

她必须独自面对市场的严寒及风雨,挺过去就能好,挺不过便再也没有了退路。

3、从不管不问到重新学习思考。

备受打击的阿萍有一次高烧在床上躺了整整三天。

这三天的强迫休息让阿萍渐渐缓了不少,于是恢复好的阿萍再次预约了咨询,希望能获得一些建议。

我的建议如下:

1)、知识层:恶补沟通及销售方面的知识,比如阿萍所在机构的产品知识及特点,对方客户的相关信息要提前予以收集分析; 

2)、能力层:寻找部门内部做的不错的同事,如果可能,让对方监听她的电话,指出她在实际沟通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调整;

3)、意志层:坚定自己的选择,给自己设立一个可以达到的目标;不论任何选择,只要是自己做出的,就尽量做出点成绩来,这也是构建自信自尊的关键一步;

4)、选择层:对于任何一件事情,首先要保证全力以赴,其次要不断学习,最后要学会反思总结。如此,我们才能从过往经历中梳理出关于才能的蛛丝马迹,为下一步的职业发展做必要的铺垫与准备。

等等。

阿萍的故事远没有结束。

不知道现实中还有多少和阿萍一样正在走出或还未走出困境的人们!

有一个事实几乎已成定局,那就是,不论基于残酷的现实还是未来的趋势分析,专业人才的道路已经越来越窄,试图一技通吃或渐渐成为历史,而一专多能型人才方能在这个动荡的职业环境中走的越来越稳。

而对于身处变革大潮的你我而言,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感受着这种变化带来的撕裂感,虽然疼,但却无比真实,它时时刻刻提醒着你我—— 

是的,我们还活着; 

而活着,从来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作者简介:赵晓璃,职场作家、职业生涯咨询师,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LinkedIn领英中国专栏作者,36氪特邀作者。著有《怕麻烦才是你最大的障碍》、《请停止无效的努力》;2017年新书《停止盲目努力:你的人生需要再设计》三个月销量破五万册。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