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人性本不是善,也不是恶
善念发而知之,而充之。恶念发而知之,而遏之。
王阳明说,当一个人的善念一开始萌发的时候,就要在心里觉知觉察,然后不断的扩充。
在恶念萌发的时候,就要及时的遏制住,千万不要让其如洪水般泛滥,一发不可收拾。
人的良知之心就是在一次次的善念,善行中得到光复的,王阳明反复强调修心调心的重要性。
人的本体是至善的,本就没有恶,但是受到外物的干扰和诱惑,私心和欲望就开始萌动,恶的念头就会生起来,自己觉察到了之后,就要赶紧的遏制住,这也是他说的为善去恶的功夫。
性之本体原是无善无恶的,发用上也原是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的,其流弊也原是一定善一定恶的。
王阳明认为人性本不是善也不是恶,常人和圣人的心是一样的,但是常人的心被私心和欲望所蒙蔽了,如镜子染上了灰尘,所以才没有圣人的心那样至善无痕。
唐代的诗人白居易很是喜欢佛法,有一次他去拜见一位修行很高的禅师,白居易问禅师:“佛法的大意是什么?”
禅师就简短地回答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白居易傲慢地哼了一声:“你说的这个,三岁小孩都知道”
禅师接着说:“虽然三岁的小孩都知道,但是八十岁的老人也未必能做到”
白居易听后,心中折服。
三岁就听过的道理,有的甚至到老了,也未必能做到,人心的善恶由很多的因素所左右,人的私心和欲望总能一次次地将其破坏,人的良知,也是在这一次次的破例中蒙上了灰尘。
人心本就是无善也无恶的,外在的表现上也可以是善,也可以是恶,若是认为人性一定是善,或者一定是恶就过于偏执了。
人性是复杂的,好人的意念中也是会有恶念的,而恶人的念头中也会是有善念的,因此王阳明才说,要我们去觉知自己的念头,为善去恶。
当下即去消磨,便是立命工夫。
九层的高台,也是一点点的累积起来的,千里的路途,也是一步步的走出来的。
活在当下,王阳明告诉我们,要从身边的小事上去一点点的下功夫,不要好高骛远的去贪求所谓的大事。
即便是在修心方面,也要各自根据个人的能力和悟性尽力而为之,今天能进步一点点,探究一点点,明天又在今天的基础上延伸到底,这样不断地专注,不断的去消磨,就是功夫。
人若能如此活在当下,专注于目标,便没有过去拖住你的脚步,也没有未来在你心里晃荡,所有的能量都能集中于当下这一点,生命的潜能,也能得到最大限度地挖掘,这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心流的状态。
这时的行动力和灵感,都能得到最大限度地激发。很多人因为各自的妄念,每天胡思乱想,不是想过去,就是念将来,思来想去,最后什么都没有做,徒增一些焦虑和情绪,为难了自己,也耽误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