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乞讨之家走出的大学生
记得多年前看电影《流浪者》时,对影片中那个大法官说过的一句话印象深刻:“法官的儿子永远是法官,小偷的儿子永远是小偷”。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也许人在不同的环境里生活学习,会带来截然不同的人生轨迹。有人说,这就是命。
然而,现实生活中,总有些人不相信所谓命运的安排。
前几天,从《新快报》上看到一则《他带着一家人在广州乞讨为生十几年,如今儿子收到重点大学录取通知书》的新闻,十分感慨。
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新闻里说的是,一直在广州街头靠乞讨为生的老朱,最近家里出了天大的喜事,他的儿子朱阅阳通过高考考入了广东一所重点大学,并接到了学校的录取通知书。
靠乞讨为生的一家人里,竟然能够走出一位大学生来,这恐怕是多少人想象不到的。
原来,老朱从生下来就是残疾,与她结婚的妻子也是残疾人,他们生的第一个孩子也患有“小儿麻痹症”。为了偿还孩子治病的高额费用,一家人无奈之下选择了乞讨。
十几年前,老朱带着一家人从河南老家来到广州乞讨为生。所幸的是,后面的两个孩子朱阅阳、朱青臣一切正常。
虽然老朱一家人挤在广州河沙村一间十几平方米的底层出租屋内,老朱却一直坚守这样的信念:再苦再累,也要让两个健康的孩子上学读书,将来找一份体面的工作,告别乞讨生活。
2017年8月,二儿子朱阅阳报考的一所民办高中需要交5万元的学费,一下子难住了一家人。
万般无奈,老朱只好将儿子一个人送回老家上高中。然而,今年遇到疫情,儿子学校让考生在家里上网课,平时习惯了住校的阅阳只能一边买菜做饭照顾自己,一边复习备考。
为了让儿子全身心投入高考,五月底,老朱又毅然决定回老家照顾儿子,和他一起冲刺……
如今,老朱希望家里老三也能和二儿子阅阳一样,以后能考上大学,自食其力,贡献社会,彻底改变家庭命运。
一家五口人,三个残疾这则新闻,至少留给我们两点启示。
一是家长对孩子的潜移默化不可忽视
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身边的一些家长总是在抱怨自己的孩子不努力不上进。可实际上,往往他们自己躺在沙发上玩手机,却大声吼叫孩子去学习;自己无所事事、游手好闲,不顾家不管娃,却嫌孩子学业成绩差……这种自己不努力上进却要求孩子好好学习的家长大有人在。
而老朱生活在每天乞讨的环境里,却从没有放松对自己对孩子的要求,通过自己的努力影响和带动孩子学习上进,改变家庭囧境。没有老朱的追求,恐怕也不会有儿子今天的成才。
二是孩子不能为自己的不努力找理由
从朱阅阳的成长之路来看,他想平庸非常简单,一分一秒就能做到,就是跟着家里走乞讨之路;而要想通过学习改变自己与家庭的命运,就意味着得花费比同龄孩子千倍万倍的辛苦努力。
与朱阅阳的学习条件和环境相比,我们的许多孩子要好上百倍千倍,可也总从他们的口中听到学习环境不好、老师教得不好等诸如此类的理由,把自己的不努力不上进,统统归咎于外界的影响。
记得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既然实现你的理想和目标关键在于采取行动,那么就没有寻找理由的余地”。
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下,朱阅阳都能通过不懈努力实现大学梦,无疑给我们的家长与孩子们很好地上了一课!
(图片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