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见到的人和经过的事儿
每年的七八月,对我来说,时间密度陡然增加,整个人像是被推着向前。因为大部分工作到了这个节点立刻进入了白炽化阶段,需要大把的人力、精力、物力、财力持续投入,就如同柴锅炖鱼,最重要的阶段莫过于把各种食材放入后听着锅里咕嘟咕嘟炖着的时候。这时候最需要添柴加薪,同时倾注时间和耐心,一旦釜底抽薪或耐心不足,就容易前功尽弃一事无成。
当然,在“相对速度”加快的时候,通常也会接触到更多的人和事儿。我相信除了亲身经历带来的成长,所有从我们的世界走过的人和我们曾经见证或参与的事情,都将或多或少地给我们带来触动、反思以及改变。
“你总是想得太多,做得太少”
两个月前的某段时间,我对自己的现状、发展以及使命产生了一系列的怀疑和质问,于是约了一位非常睿智的朋友一起聊天。虽然我们行业不同但绩效考核指标类似,因此共同话题不免聊到工作上面。
在一家欧洲宫殿风格的咖啡馆里,我们分别坐在两把红、绿天鹅绒面饰的椅子上,朋友一边用刀叉切开一块现烤的华夫饼,蘸了些许小碟中的草莓冰淇凌,我则品尝着透明玻璃杯中酸甜爽口的鲜榨猕猴桃汁。就在这里,我听到了关于“如何提高工作能力”的最直接的答案。
“(工作)先做起来再说,不要想那么多。以写文章为例,即使一下子写不了那么好,那就先成为“垃圾生产站“呗,生产出足够多的垃圾,也是一种能力。切忌想得太多做的太少。”
一个月前,我和领导一起去常州出差。由于受天气影响,我们回程的高铁晚点了两个小时。在车站的咖啡馆等待闲聊时,我问道“对您来说,过去有没有一些节点性事件,比如说重大的机会或挑战,或经历一些改变心态的一些重要事件?”
他认真想了一下说,大的节点好像没有,都是被事情推着,一步一步,向前走。至于未来,他并不知道会怎样,认为也没必要去预测,因为即使预测对了也没啥意思。
后来上火车后我问他,如何能在一个领域获得最快的成长?他回答说,他也不知道,都是一点点道积累。
大道至简。
当我再回过头来看,行业里发展较好的人的共同特点,都是低下头踏实工作而不问前路,并不习惯空谈梦想与使命,却默默地一步一步以更快的速度实现了自己的价值。而像我这样总是把价值使命兴趣梦想挂在嘴边的人,却始终找不到实现自己梦想和价值的途径,一边觉得前途渺茫心灰意冷,一边敷敷衍衍应付手头的事情,总是忙于抬头看路却忘记最重要的是应该走好脚下的路。
那一刻,我忽然明白了自己的问题所在,那就是——想得太多而做得太少。我想这也是普通人和牛人之间差距越来越大的最根本原因。
专业精神
上周去合肥开会的三天时间里,除了会议本身,我居然破天荒地在出差旅途中,顶着惺忪睡眼和旅途劳顿,在4个小时的高铁上和晚上12点的酒店里,自觉地完成了一些其他工作,事后顿时觉得成就感爆棚,自我认知都要被自己被颠覆了。
五年前,和 Leader Z出差去南京的高铁上,一上车他就打开寸步不离的黑色手提电脑,在工作中埋头苦干。与此同时我也打开了我的IPAD,开始忙活着前一天晚上刚下载好的小说。望着认真工作的领导,我当时心里默念:出差途中还加班?多累呀,反正我是不喜欢这样的人生。
当时的我刚从象牙塔中走出来,思维简单想法幼稚,认为生活和工作是割裂的,苦读多年好不容易工作了应该活得轻松一些,人生的意义应该从享受生活中获得。若干年后我才有能力理解,原来年轻时我所追求的只是虚无主义,LEADER Z的人生才有意义。四五个小时的车程我完全浪费在没有营养的文字垃圾中,他的时间却没有用来虚度,而是用来创造价值。当我终于学会了用“今天你创造了什么价值”来衡量今天是否虚度的时候,一转眼我已经31岁。
昨天,当我看到《我的前半生》中职场精英唐晶在生病打点滴时分配工作、边做瑜伽边看文件的工作场景,不禁为自己仅仅在出差时做了一些应该做的工作就沾沾自喜感到羞愧。我并不觉得应该学习唐晶为了工作牺牲一切,而是作为一个职场人士,她身上的专业精神和敬业精神是值得每个人学习的。与此相比,我才刚刚起步而已。
做事的章法
吴军老师前两天专栏中阐述了“专业”与“业余”的区别,并列举了“专业素养”的四个特点:
专业的人水平稳定,情绪波动较小;
专业的人办事有章法,遵守流程和行业规范;
专业的人追求精益求精,力图每次都把事情做得更好;
专业的人持续学习,在动态中进步。
在谈到“专业素养”的第二条特征——遵守规程、办事有章法时,作者举了一个带女儿去医院看近视眼毛病的例子。他们找了约翰霍普金斯的意味一位眼科名医,医生首先给她做了一系列检查一一排除了那些可能性极小(但如果发生结果会很糟糕)的情况,然后一步步最终找到了病因。与其相比,其他一些眼科大夫则显得没有章法,也没有找出病因。
今天早上我遇到一件事情,亲身体会了“章法”在生活中多么重要。
事情是这样的,今天早上楼上邻居来敲门,说我们家院子里的紫藤爬到他们家玻璃上了,并且招来了好多小虫子,让我们处理一下。我们本想着把爬上去的枝蔓扯下来就好,结果却发现问题远比想象中复杂。爬到楼上邻居家的枝蔓穿过我们家院子的栅栏后顺着隔壁邻居家的墙往上爬,“行驶路径”已然不在我们的管辖范围内。而且由于今年雨水丰沛,枝枝叶叶长得过于茂密,这棵已有六七年树龄的紫藤现如今枝繁叶茂,树枝粗壮,近在咫尺的只有一根碗口大的主干和延伸出来的若干拇指粗的次干,往外看根本分不清是哪根枝干向上长的,哪些枝干是向侧长的。
因此,我和老公决定放弃原计划,采用更彻底的“剪短向上的枝干”策略。那剪哪根,不剪哪根,采用哪种方法能够彻底排除而不被遗漏,就是一个章法问题了。于是老公从左到右分别抖动主干上生出的旁枝,如果抖动后向上的枝叶摇摆我们就确定它是向上长的,然后剪掉,其它的则暂且不动。全部修剪完之后又按照相同的章法逐一排查,宣告任务完成。
如果做事没有章法,胡乱剪一通,非但节省不了力气(后续还要麻烦),而且解决不了问题,仍然会很烦恼。如果做事有章法,虽然在行动之初你会发现有很多工作量,但只要耐心完成,就会得到想要的结果,不用来回折腾,一次搞定。两者相比,前者表面看是省力的,但后患无穷,长远来看恐怕要花更多的气力、心力和精力,后者看起来像是笨功夫,但大多数情况下总能功夫不负有心人,找到问题的根源最终解决问题,长远来看既节省时间又节省精力。就如同选择是吃苦在前还是享乐在前,选择章法行事就是先吃苦后享乐。
总结一下:
1. 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切忌想的太多做的太少,任何事情只要开始做了就会容易很多。
2. 工作与生活应该是融合而飞割裂的,当我们能合理利用自己的时间,在工作中发现意义和价值,我们就拥有了专业精神。
3. 做事有章法是非常重要的专业素养,它既需要我们形成属于自己的一套体系,也需要耐心、勤劳和远见的支撑。
3. 做事有章法是非常重要的专业素养,它既需要我们形成属于自己的一套体系,也需要耐心、勤劳和远见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