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父亲和父亲的故事父亲母亲

这样的父亲,看看有木有你的

2017-09-27  本文已影响5人  康虎好看点

中国人把父亲称“家严”。严格耶?慈爱耶?啥都包办?不负责任?只有各人去领会,或者说,各人去碰运气了。

《父亲的病》改变鲁迅人生轨迹,一个药罐子拖累一家大小不断跑当铺,直接把家业当光光。后来鲁迅说《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便是“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朱自清的《父亲》,臃肿肥胖,却远没有大腹便便的雍容,反是装了一肚子祸不单行的艰辛;长衫夹袄,只衬出小职员持家顾家的琐屑艰难。那背影,则满满背着尽心尽力的父爱亲情。

罗中立的《父亲》,一圈大巴山包头帕,缘愁似个长;一个水也装饭也装的大斗碗,不知端起过多少收获?沉静慈和的眼睛,传出从未改变的坚韧与希冀。饱经沧桑一张脸,勤劳而历经磋磨的一双手,正可与刘和刚的《父亲》互相诠释:“人间的苦有十分,你吃了八分”。

高尔基的《童年》记忆,父亲是一再复制的丑恶片段:酗酒、不顾家、打老婆,自私又野蛮,让人憎恶又害怕。同样身为人父的外祖父,则是饱经磨难却又那么坚毅慈和。

天使般的女孩《欧也妮.葛朗台》,偏有个守财奴父亲葛朗台:贪婪到如痴如狂,小气到丧失理智,人情亲情尽失,家人朋友遭殃。这是巴尔扎克对纯洁羔羊般女孩的残忍?还是对拜金主义无情型父亲的怒不可遏?

有《牛虻》那年年岁岁戴着假面,教条枷锁却终归难锁骨肉亲情的父亲。

有《搭错车》那“不能开口说一句话”,却让女儿呼天抢地“酒干倘卖无”的父亲。

拣个女儿一圆父亲梦的周老四,从来就放浪形骸,却只有亲情是心底最深切的牵挂,可惜终未见得《那年花开月正圆》。

少年的眼中,父亲不过两种:仍然年轻年轻力壮的父亲;已经返老返童甚至生活难以自理,等待着《常回家看看》的父亲。

看起来很美的,当然是《爸爸去哪儿》的父亲。

感觉真是难的,自然是守着儿子,还要把水淋淋饺子装衣袋,口口声声为儿子带回去的父亲。

今天作父亲的,“棍棒出孝子”般严厉的少了,“环境友好型”的多了;颐指气使状高压的少了,搞暗访查日记秘密监控式的多了;任子女自生自灭的少了,寄自己未竟理想于后代的多了;因材施教的少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的多了。一句话,这些10年20年后的父亲母亲,压力是前所未有地越来越重了。

生活的丰富,或者说社会的复杂,造就了形色种种的父亲。不管该点赞,还是吐槽,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就是由这花色各样的父亲,演绎着。你也许爱着,也许受着,也许想着守着,也许恨着躲着,谁知道呢?也许都是身不由己的事情吧?

就个人而言,管你是作父亲,还是作儿孙,还是作母亲、妻媳什么的,既然充当了个角色,角色定位,就只能各自把握了。舞台就这么一个,机会就这么一次,演出大戏还是小戏,悲剧还是喜剧,也只能各自好自为之。

(图片来自网络,致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