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互联网专题

微信漂流瓶正式下线,陌生人社交APP集体阵亡

2019-05-07  本文已影响8人  陈皮说

5月5日,在新浪微博热搜话题榜上“微信漂流瓶功能正式下线”的话题讨论进入前三,短短几个小时,阅读量已达2.1亿。另外,探探、音遇等不少陌生人社交明星产品相继阵亡后,网友表示:沙雕网友的快乐源泉之一又没有了!

漂流瓶功能最早出现在QQ邮箱中,大家写一段话放入漂流瓶中,然后投入“大海”以匿名的形式送给陌生人。收到的人如果点击拾取可以看到留言,如果不想回应可以再次扔进“海”里。但上线多年来,基于陌生人社交的漂流瓶一直饱受争议,该功能曾被质疑存在大量不良色情信息。

曾因涉色情信息被治理

事件回顾:2018年11月27日,《中国青年报》报道,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微信“漂流瓶”功能,传播色情内容,非法收取费用,已形成一条灰色产业链。

中国青年报记者通过测试发现,扫描“漂流瓶”广告内容中的二维码,进入“看片微信群”后,“群秘”就会发布消息称,“拉6名好友入群,免费看片”,不邀人入群会被机器人定期清出群聊。白天,“群秘”发一些免费色情短视频,晚上9点以后,“群秘”会发一些视频链接,不过这些链接需要“打赏”才能观看,也就是所谓的付费观看。这些微信群“生命力”并不强,通常一两天就会被举报而被封群,为此,“群秘”经常会在群里发二维码,提醒大家“转移战场”。

报道刊发后第二天,“微信安全中心”发布微信个人账号色情专项治理公告称:根据用户投诉发现,有部分用户仍然利用微信个人账号朋友圈、“漂流瓶”等功能,发布色情内容或色情招嫖广告信息。

2018年11月30日23时50分,“微信派”发公告称,将暂时下线微信“漂流瓶”和QQ邮箱“漂流瓶”相关服务。2018年12月1日,漂流瓶功能入口仍然存在,但已无法捞到其他用户扔出的瓶子,只能捞到“海星”“螃蟹”和“鱼”。

2019年4月初,安卓系统的微信内测版里就已取消了“漂流瓶”功能。5月5日,微信7.0.4的iOS版本上线,用户已经看不到“漂流瓶”功能。

监管趋紧,陌生人社交将告别历史舞台?

监管趋紧,匿名社交与陌生人社交App正在想尽办法避风头。近日,快播王欣复出后发布的首款产品“MT”,悄然更名为“好记”,同时转型为互动式内容电商平台,Soul在最新版本中上线了青少年模式。

4月16日,国家网信办启动了小众即时通信工具专项整治,首批清理关停了“比邻”、“聊聊”、“密语”等9款传播淫秽色情信息的App。4月20日,主打“音乐+社交”的音遇在App Store下架。在这期间,陌生人社交行业正在遭遇大规模监管。随后,探探、音遇等明星产品均被下架。至于上架时间,现在还并没有确定消息,应该要等到APP整改到符合有关部门的要求之后,才可以上架。

与其他社交领域不同,匿名社交和陌生人社交遭遇监管的风险更大。怎样有效地进行内容把控?企业在商业化与内容之间如何做平衡?从业者也在摸着石头过河,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走出监管困境才是匿名社交和陌生人社交商业化的前提。

陌生人社交商业化之路该何去何从?

从用户规模看,陌生人社交排名各社交网络子行业第三。根据极光大数据的《2019年社交网络行业研究报告》,2019年2月陌生人交友的用户规模为8640万,较上年同期增长490万。但是相比于用户规模前两位的即时通讯和微博博客差距较大,2019年2月,陌生人社交的用户规模不及即时通讯的9%,是微博博客的23%。

其实,社交业务带来的营收就很有限。以转型成直播的陌陌为例,2018年四季度,陌陌社交业务主要贡献的增值业务营收7.2亿元,同比增长272%。增值业务营收占比18.7%,与直播77%的营收占比依然有不小的差距。

虽然体量不足,但陌生人社交的用户需求可观。苹果社交免费应用排行榜显示,陌生人社交App在榜单前十名占据四席,分别为“积木”、“陌陌”、“Soul”、“积目”,甚至比相关部门收紧监管前多了一位。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若设置话题会限制用户的社交范围,用这种形式作为陌生人社交和匿名社交,内容把控的标准模式不现实。各家陌生人社交企业对于监管与发展的话题则保持谨慎。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