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晋辉:谈谈模块读书法
我过去有个习惯,拿到一本书翻开第一页,从头看到尾,看了5分钟就想去看手机。看完第二章已经忘记第一章讲的什么内容。也没有自己的阅读思路,完全按照作者的排版一个字一个字的看。
这样看完一整本书就记得几个关键词,比如,《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这本书读完只记得“良质”,附带联想的就是找到内心真正的渴望。
高效快速阅读的书也偶尔去看,也想想用书中的方法去实践。因为方法太复杂了,践行发现太费劲了,所以后来又放弃了。
今天看到有模块读书法,尝试践行。
一、什么是模块读书法?
模块读书法很简单,就八个字:提问、答案、道理、价值。
提问:你在读前、读中、读后的问题
答案:针对这些问题,作者给出的答案
道理:作者给出的答案有没有道理,优劣在哪里
价值:你和作者共同创造的科学解决方案,怎么发挥更大的价值。
二、模块读书法的应用
举例:
运用模块读书法阅读古典的《跃迁》第三章内容的读书笔记:
1 你带着一个什么核心问题去读这本书?
如何进行联机学习?提升认知效率?
2 作者给到的解决方案?
1️⃣找到着知识源头,萃取知识晶体。区分一二三四手知识,站在知识源头,功利地读书。
2️⃣联机学习,抛砖引玉,和他人交换知识,联机获取他人脑子里最新的知识。
3️⃣以问题为中心学习,创造自己的问题树
4️⃣用知识IPO让知识变成价值。知识IPO:以提出问题为驱动,以解决问题为整合,用输出倒逼输入产品化。
3 作者的方案靠谱?
🌻靠谱,作者提出的这些方法和六字老师设计的模块读书法有异曲同工之妙,两者都认为要带着问题去学习。
🌻要功利性的去读书,读书是为了解决你的问题。不断去学习那些你可能会用到的知识,只会增加自己的焦虑,在知识大爆炸时代,你永远有学不完的知识。用不到的暂时不要学。
🌻模块读书笔记,正是书中讲的用知识IPO让知识变成价值。这个思考的过程类似拆书帮的理念,拆为己用。
4 从中学到的知识,对你的价值?
🌻学到了如何去辨别一二三四手知识,一手知识都在论文、教科书上等等,而网络上很多课程都是经过加工的第四手资料,你是喜欢学习一手资料还是四手资料。多花点时间在认知性阅读上。专注,将注意力放在当下要解决的问题上。
🌻学到了联机学习的精髓,交换学习经验,不用领域不同专业,对同一问题的解决方案,不同灵魂碰撞出的火花,形成群体的跃迁。在群体中成长,要分享,把自己的价值分享给更多的人,收获的往往是意想不到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