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上海话:上海话的文化生态结构 (1)——语言的作用

2017-11-30  本文已影响40人  心智玩家的简书

环顾我们的周围,讲上海话的人越来越少,上海话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这种危机不是因为在上海人口总数中不讲上海话的外来人口多了,而是原本讲上海话的上海人讲上海话越来越少了。不仅是上海市区的上海人讲上海话少了,连原来上海郊县的上海本地人,讲上海本地话也越来越少了。

有一次,我目睹了两个上海本地人妈妈为了孩子吵架,开始俩人都用正宗的上海本地话论理,慢慢就演变成了吵架。按理说,吵架这种事都是下意识的行为,使用的语言应一定是平时最为习惯、最能表达情绪的语言。但是这两个妈妈都没有用上海本地话吵架,也没有用上海话吵架,而是,很神奇的都用上了普通话,还是那种很标准的普通话!那个架吵得是酣畅淋漓,高潮迭起,极具语言的攻击性、创意性,挖空心思相互攻击。很显然,普通话已经成为了她们意识深处的思想工具!

这就是上海话的危机,土生土长的上海人都开始不把上海话当作主要沟通语言了。据调查,读书的学生更是只要讲普通话,不少的,连上海话都不会讲了。

保护上海话,对于规模越来越膨胀,文化越来越式微的上海来说,已经变成了一种刻不容缓的事情。那么上海话应该如何保护呢?

"上海话"是海派文化的一种表现,保护上海话就是保护海派文化。我们在"解读海派"一文中阐述过,海派文化是世界文化中国化的结果,是一种崭新的中国文化,所以,对上海话就不能像对方言一样看待,我们要看清上海话在海派文化中的形成以及作用,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很好地保护上海话,振兴上海话,从而,也是保护、振兴海派文化。

上海话说到底是一种语言,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下“语言的作用”,在全球一体化进程下,语言起着什么作用?

语言的作用

语言从表面看是用来交流的,没有语言,人就没法交流。从动物性的角度来看,语言只是用来交流的。任何动物之间的交流都需要语言,人也不例外。但是,人作为一种高级动物,其语言又有自己的特殊性。从进化的角度来看,动物的进化是生物方面的净化,而人的进化,除了生物方面的进化,更重要的是心智方面的进化,人的语言在人的心智进化中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在人的心智进化过程中,人的语言最主要作用不是用来交流,而是用来承载人类的经验、思想与历史,人类的心智就是在之前的经验、思想、历史积累的基础上,再有新的发现,如此循环往复中得到进化的。文字还没有出现之前,人类依靠语言来记忆自己民族的经验、思想、历史。中国没有文字的少数民族就是依靠记忆语言来传承本民族的文化。出现文字之后,则用文字替代语言进行记载。人类的语言主要是起承载经验、思想、历史的作用,正因为有了语言这个作用,人类的心智得到了进化。

人类拥有非常多种语言,每一个民族就有一种自己的语言。评判一种语言的优劣,主要从两方面来看,一方面看,这种语言是否能够完整、清晰地表现、记载本民族人类的经验、思想与历史。另一方面看,这种语言是否能够完整、清晰地表现、转达其他民族的经验、思想与历史。当人类社会都处在各自独立、封闭发展的时候,语言是没有优劣之分的,每个民族的语言对这个民族来说都是唯一的。当人类开始相互沟通的时候,语言之间的优劣则开始显现了出来,那些不能完整、清晰表现、记载本民族经验、思想、历史的语言,会在全球一体化的进程中消亡或者成为语言学家所掌握的研究对象。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在我们这个星球上,每年消亡的语言数量是惊人的。而那些能够完整、清晰表现、记载本民族经验、思想、历史的语言,还能转达其他民族的经验、思想、历史的语言就会保留下来,并得到更大范围的应用。所以就这点来说,语言的价值在于其承载人类信息的能力。承载的信息量越大,这种语言的价值就越大,其被应用范围也越广。

但是,从全世界的语言体系来看,即使是最主流的语言,也没有一种语言能达到理想化的完善程度:承载人类所有的经验、思想、历史。现行的主流语言一般都能完整地表现自己语言范围内的经验、思想、历史。比较难以完整地表现其他语言体系内的经验、思想、历史。从事过翻译的人都知道,语言与语言之间一一对应的关系是不多的。就拿中文与英文来说,大约有超过60%以上的部分是不能一一对应的,这还不包括使用这两种语言的不同文化背景、思维习惯之间的差异。总之,要把一种语言内在的逻辑、涵义完整地翻译到另外一种语言,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严格地讲,只能做到接近原意,而做不到全部还原。这就是人类语言存在的问题。到目前来看,还没有办法用一种语言去替代所有的语言。唯一的可行的办法就是“语言融合”。就好比在英语中直接使用了法语单词、日文单词、拉丁文单词、希腊文单词……,只要是英语中没有的单词,直接就引入外文单词,而不是去重新创造一个新的英语单词,保证原词、原意。从目前的趋势来看,语言融合是一种很有效的融汇全人类经验、思想、历史的途径,这样,可以使不同语种之间的人们实现各自经验、思想、历史最为直接、完整的交流、融合。

在过去相对封闭的年代里,人们只需要是单一语言,既母语。在现在及未来的时代里,人们需要掌握多语言,第一语言、第二语言乃至第n语言,在加上自己的母语。母语,在未来的时代中,不一定会是主要使用的语言,就像很多印度人,母语是印度语,可是使用的第一语言是英语。像英语这样融合性很大的语言,会越来越多地成为非英语母语的人们的第一语言、第二语言。将来,英语这样主流语言,其融合性会越来越大,不断地把世界其他语言,原词、原音的融合进去,非英语母语地区的人,将会掌握多语言,其母语的应用中也会融入更多外来语言,这种多语言的掌握程度,以及母语中外来语言的融入,直接表现了这个地区的文明程度。将来只有那些闭塞、落后地区的人们才会使用单一、纯净、原始的母语,这不是进步,而是一种落后。

理清了对语言的共识。再让我们来看现代汉语存在的弊端。

解读上海话:上海话的文化生态结构 (2)——现代汉语存在的弊端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