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朋友圈的人不装逼
我有一朋友,很有思想,也很有才华。个性签名是“一箫一剑走江湖,千古情愁酒一壶。双脚踏翻尘世路,以天为盖地为庐...”她跟女生称姐妹儿,和男生在一起就成了哥们儿,我们一直以为她就是这么大大咧咧。当我走进她的世界,才发现她心中的细腻多才与豪情万丈同在。
她平时为人很低调,却在社交媒体上将自己的内心世界展露无遗。她做得一手好菜,偶儿拍几张照片发到朋友圈;她写得一手好诗,兴致来了用毛笔写几句拍个照发到朋友圈;她喜欢旅游,上山下海,加上几句感悟,也发到朋友圈;她在书上看到几句富有哲理的话,统统发到朋友圈;甚至于报名参加了某些课程,觉得还不错,希望能对他人有帮助,毫不吝啬地分享到朋友圈……在周围大多数人的眼里,她阳光积极正能量,好学上进又有格调,给我们呈现出平日里不一样的她。让我们对她更多一份了解,也让跟她有同样追求的人关系更紧密。她也因为自己多方面多角度地“表现”,在现实生活中获得了不少锻炼的机会。
然而,在某些人眼里,她所有这一切都被认为是在“装”,是“炫耀”,做人太高调,并且在言语里对她几近挖苦与讽刺。她特别想不通:这就是我的生活,是我生活的冰山一角,我仅仅是想告诉关心我的人我现在的状况。后来她干脆主动把这个人屏蔽了,以免自己的行为让她不爽。可是这个人又给她发信息问,为什么看不到她的朋友圈,警告她做人不要太狭隘。我这朋友索性将自己的朋友圈关掉。
我们许久不见她的动态,后来才发现我们都看不到她的朋友圈了,一问才知道上面这个故事。可笑的是一直骂她高调的这个人在自己的朋友圈里晒各种出去旅游的图片,还发一段文字:“人这一辈子,过眼云烟,就是要高调地活着,刻骨铭心的记着。”这分明就是内心敏感脆弱,还外带嫉妒,见不得他人比自己过得好,通过打压对方的方式抬高自己的变态心理。
朋友的这件事情也就不了了之,如果换作我,我定会把这样尖酸苛刻之人从我的朋友圈里剔除,不同频者不与之为伍。
当我静下来,我便在思考:如今社交媒体日益活跃的时代,所谓的“低调”到底还适不适合现在?
低调是一种为人处世的姿态,尤其在官场、商场甚至政治军事斗争中都是一种进可攻、退可守,看似平淡,实则高深的处事谋略。我们都知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枪打出头鸟”,暴露在外的椽子先腐败……但是这与发朋友圈有何关系?
那什么是低调呢?说一个孔子弟子中被公认为低调谦虚的故事吧。有一次,卫国一位使者向子贡了解孔子弟子的情况,子贡就介绍好学不倦的颜回,勇敢无畏的子路,多才多艺的冉求,节操高尚的曾参等同学,惟独没有谈他自己。后来孔子知道了这件事,高兴地对子贡说:“你已经有知人之明了。知人之明,方能自知之明;自知之明的人,才能有大作为。”在孔子看来,低调就是谦虚谨慎、懂得欣赏他人,甚至成人之美。
什么又是高调呢?原意是指声调或口吻太高。比喻说话不着边际、脱离实际,吹牛皮。我这位朋友并没有在朋友圈里对自己夸夸其谈,或者认为自己所向披靡。仅仅是晒晒日常生活、说说新近发生的事情、分享有价值有影响的内容,与做人是否“高调”八竿子打不着。对于我们想要了解她更多的朋友来说,希望她的分享多多益善。
低调是美德,可以藏锋敛迹、明哲保身,但是不应该成为掩饰才华、不露真相的蚕茧。我们不应该过度解读了朋友圈里某些人展露自己生活一角,释放心灵的意图。如果他们真的“高调”,他们也因为拥有高调的资格。那些高调不起来却看不惯他人“高调”的人,往往生活很狼狈很苦逼,艳羡他人却无法享有,弗洛伊德派心理学很明白地告诉我们:近代人的许多心理变态(失衡)都起于人性的自然要求得不到适当的满足,于是出现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的心理。
对于今天,社交媒体的出现,已经颠覆了过去某些旧有的不合时宜的观念,也悄然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没有社交媒体的日益繁荣,也不会前所未有的涌现出一批批普通人的崛起。像张小渔、杀马特都是借助社交媒体崭露头角,成为网红,被众所周知,虽然也有部分人被黑,但毕竟对于本人来说,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机会。当然,这是一个好的时代,值得珍惜的时代,也是一个鱼目混杂的时代,我们应该在追求物质、精神极大丰富的同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所以,发朋友圈这个行为本身没有错,虽然社交平台营造的是一个虚拟世界,但是在不违背天地之道的情况下,成为一个自由而快乐的人。这就好比一台戏,优秀的演员明知其假,却能够比在现实生活中更真实、更自然、更快乐地表达自己。人生亦复如此。如若分享的内容能为他人所用,何乐而不为呢?在各自为阵的今天,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的胸怀已属世间难得的一股清流,借此机会,引渠流进自己的心田,不是更好?
所谓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应该是大多数像我朋友一样愿意共享生活喜怒哀乐、共享生活感悟的人的初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