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第一回

2024-02-23  本文已影响0人  米夏的小星

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

介绍此书来历。是经历过一番梦幻以后,将“真事隐”去,借“通灵”之说,写的《石头记》。

书中所有女子,其行止见识,皆在作者之上,遂用“假语村”言,记录于此,使闺阁昭传。

石头来历:女娲补天时,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剩了一块未用,弃之。此石整日里自怨自叹。后遇到一僧一道,被僧收走,不知经历了几世几劫,终又坠落在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它上面字迹分明,讲述了投胎之后经历的故事。

有个寻仙的空空道人经过,把它从头至尾抄录下来,遂问世传奇。

故事:

在姑苏城阊门外十里街的仁清巷,有个葫芦庙,旁边住着一家乡宦,姓甄,字士隐,他秉性恬淡不喜功名,观花修竹,酌酒吟诗,人品一流。家中虽不甚富贵,在本地也首推望族。妻子封氏,贤淑知礼。膝下一女,名唤英莲,年方三岁。

炎夏一日,甄士隐闲坐小憩,偶得一梦:看见来了一僧一道,道人问:“你携了“蠢物”去哪?”僧人说有一段风流公案正该了结。原来是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有一株绛珠草。受天地精华,雨露滋养,修成了女体,一心要报赤霞宫神瑛侍者的灌溉之情,得知他要下凡,便也要下世为人。但他的甘露之惠,无以偿还,决定要把一生所有眼泪还他。

甄士隐不便探问天机,便想知道何为蠢物,僧人说他有一面之缘,便取出给他,原来是块美玉,镌刻着“通灵宝玉”四个大字。然后一僧一道到了一个大石牌坊,唤作“太虚幻境”,甄士隐也想过去,突然一声巨响,他一下子惊醒过来。

奶母抱了英莲过来,甄士隐对女儿喜爱有加,接过抱在怀里。这时走来一僧一道,衣衫不整,疯疯癫癫。僧说他抱的是有命无运,累及爹娘之物,还对他说“舍我吧”,甄士隐不耐烦,僧指着他大笑,还念了四句言词:

惯养娇生笑你痴,菱花空对雪澌澌。

好防佳节元宵后,便是烟消火灭时。

随后一僧一道约定三劫后齐往太虚幻境,便不见了踪影。

甄士隐正在痴想,隔壁寄居的穷儒贾雨村走了出来。他孤身一人,卖字作文为生。甄士隐邀请他入小斋一谈,刚谈得三五句话,家人飞报“严老爷来拜”,甄士隐急忙出去接待。

贾雨村在书房翻书解闷,听窗外有女子咳嗽,原来是一个丫鬟在撷花,生得眉目清明,仪容不俗,把个贾雨村看呆了。这时小童进来,雨村打听到前面留饭,知道不可久留,便自行告辞。

至中秋佳节,甄士隐步月邀请贾雨村小坐。两人推杯置盏,意兴阑珊。贾雨村已七八分醉意,对月口占一绝:

时逢三五便团圆,满把晴光护玉栏。

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

甄士隐大叫:妙哉!觉得他有飞腾之兆,不日可接履于云霓之上。

雨村感叹他也想求取功名,只是行囊路费非卖字所能筹到。

甄士隐不等他说完,命小童速封五十两白银,两套冬衣给他做盘缠,又说十九日便是黄道吉日,让他买舟西上,能赶上明岁大比之日。

闲时易过,转眼又是元宵节。

家人霍启带英莲去看花灯,半夜他小解时把英莲放在一家门槛上,回来却不见了踪影,直寻到天明也没找见,吓得不敢回去见主人,逃到外乡了。

甄士隐夫妇见女儿一夜未归,知道不妙,着几人寻找,音讯全无。半生一女,两人昼夜啼哭,几曾寻死,甄士隐先得一病,封氏也思女成疾,日日诊治。

祸不单行,三月十五,葫芦庙炸供,和尚们不加小心,油锅火逸,将一条街烧的火焰山一般。甄家就在隔壁,烧成了一片瓦砾。

甄士隐无奈与妻子商议,卖了田庄,携了两个丫鬟去投奔岳丈家。岳丈看他狼狈,心中不悦。甄士隐投人不着,未免悔恨,贫病交攻,已如暮年。

这日遇到一个跛足道人,念了一首《好了歌》,甄士隐把它解注一番,道人连声说“解得切”!甄士隐便不再回家,直接同疯道人飘飘而去。

这天,甄家大丫鬟在门前买线,听到街上喝道之声,知新太爷到任,向大轿看时,觉得这官有些面善,像在哪里见过,没放在心上。晚上正准备歇息时,外面打门声嚷着“本府太爷差人传人问话。”

封氏爹爹封肃吓得目瞪口呆,不知是何祸事。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