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仇母亲的以暴制暴,女本柔弱,为母则刚。
女本柔弱,为母则刚。
在去年的热门奥斯卡电影中,《三块广告牌》无疑对这句话做了最好的诠释,
虽然科恩嫂饰演的角色难言“柔弱”二字。
而在同年,还有一部拥有类似气质的影片在戛纳大放异彩。
与《三块广告牌》相同的是,
影片一样塑造了一位饱受亲人亡故摧残的母亲形象。
但不同的是,
这部影片却来的更加深刻真实。
它就是17年戛纳主竞赛单元入围影片——
凭空而来
Aus dem Nichts
豆瓣评分7.5
这部电影入围了第70届(2017年)戛纳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并获得今年金球奖电影类最佳外语片。
而且女主戴安·克鲁格凭借此片斩获戛纳影后。
不过在《凭空而来》以前,
克鲁格一直被认为是“花瓶”,长得漂亮但演技一般。
她的处女作就是和布拉德·皮特合作的《特洛伊》,
在片中她有着倾城倾国的美貌,直接挑起了长达十年的特洛伊之战。
之后,她还参演了昆汀的《无耻混蛋》,
其中一出抽烟戏,现在看来仍旧韵味十足。
戴安·克鲁格确实长得很漂亮,这也导致很多人忽视了她的演技。
但是在《凭空而来》中她全素颜出演,
完全真正的将一个绝望的母亲演的入木三分。
影片分为三大篇章,分别是家人、正义和海洋。
第一篇章家人:故事悲惨,情感虐心;
第二篇章正义:正邪较量,但最终正不压邪。
第三篇章海洋:情感释放,却以以暴制暴完结。
2000年—2007年期间,
在德国,一个名为“地下国社”的团体杀害了9名移民背景的公民和一名警察,
并实施了连环爆炸袭击,
背后的唯一动机就是这些受害者没有正统的德国血脉。
《凭空而来》正是从这个背景开始,来讲述一个悲伤的故事。
第一幕:家人
女主卡佳,是生活在德国土耳其聚居区的一个普通妻子和母亲。
卡佳的丈夫是土耳其后裔,在土耳其社区经营着一家小店。
这天卡佳和闺蜜出门约会,
于是将儿子交由开店的丈夫照顾。
可当卡佳准备回去接丈夫和儿子回家时,却得知丈夫的小店发生了爆炸案。
现场只有两名死者,一个成年男性和一个儿童。
两名死者正是她的丈夫和儿子。
卡佳瞬间泪奔,一场爆炸让她失去了一切。
丈夫和儿子死得不明不白,卡佳陷入到无尽的痛苦当中。
这时,警察来到家中调查这场爆炸案。
他询问卡佳,她丈夫关于宗教信仰、种族和政治活跃程度等敏感问题。
警察的一系列问题证实了这极有可能是一起极端恐怖分子制造的爆炸案。
而目标就是她丈夫。
卡佳在警察询问时,
回想起当她走出店铺时,有一个女人将自行车停在店门口。
她还提醒那个女人,
新自行车容易被偷,叫她将自行车锁起来。
爆炸案的第二天,新闻铺天盖地的报道了这场事件。
可重点都在说卡佳的丈夫曾经是个坐过牢的毒贩。
而且卡佳就是在买毒品时,认识她丈夫的。
但是他们相恋后就决定改邪归正,
儿子的出生更给了他们开始新生活的希望。
然而媒体不相信他们就算了,连家人都不相信他们,
卡佳的母亲还质疑她丈夫是否是真的重新做人。
其实一个人在许多时候并不需要其他人的肯定,
只需要家人的支持就可以有勇气继续走下去。
卡佳和她丈夫明明都在慢慢变好,并且想认真生活。
但是家人的不信任,无疑对卡佳是一个很深的打击。
所以,少年郎!
选择题错了可以改过来,可人生的道路走错了,
“浪子回头金不换”这句话往往只适用在电影中主角的身上。
你看看那些配角说“再给我一次机会吧”的时候是不是死得更惨呢?
卡佳还是认定那个女人就是凶手,而且她还是个新纳粹分子。
伤心欲绝的卡佳从律师朋友那里拿了些毒品,
想借此来麻痹自己。
然而这也为她埋下了祸根。
由于瞬间痛失挚爱,卡佳做出了极端的行为——
自杀。
当她准备在浴缸中割腕结束自己的生命时,
一通电话给了她希望。
这起爆炸案确实是那个纳粹分子干的,而且被逮捕了!
卡佳满身是血地从浴缸中,爬了出来。
哀莫大于心死,卡佳的心也随着丈夫和儿子的死亡而死去。
现在唯一支撑她活下去的就是亲眼看到凶手被送进监狱。
有人会问为什么不判死刑?
科普下——
德国已经废除死刑这一刑法,改用无期徒刑替代死刑了。
而且现在许多发达国家都已经废除死刑了,还想了解更多可以百度下。
第二章,正义
警察找到凶手默勒夫妇之后,卡佳开始对他们进行起诉。
随后,便是庭审、举证以及两方律师之间的博弈。
卡佳作为原告,主要证人有三位。
第一位,默勒的父亲。
他在自己儿子的车库里,看到了大量用来制作“射钉炸弹”的原材料(肥料、柴油、钉子)。
但辩方律师却指出,车库钥匙就放门前石头下面,谁都可以进到车库。
第二位,警方。
经过警方侦查,确认爆炸现场的炸弹材料和嫌疑人车库里的材料完全一致。
并且,上面还有默勒夫妇两人的指纹。
但是,车库的钉子上,还有另外一枚无法辨别身份的指纹。
第三位,卡佳自己。
卡佳作为唯一的目击证人,
在法庭上清晰的描绘了嫌疑人的样貌、穿着等细节。
而辩方律师却攻击卡佳吸毒,证词不可信。
虽然卡佳吸毒是在爆炸案发生之后,但这一点却难以证明。
最后,法庭宣判证据不足,默勒夫妇无罪。
毕竟,现代法律的重要内涵之一,就是要求程序正义。
第三章,海洋
这样的结果之后,卡佳找到了凶手默勒夫妇现在的地址。
为了躲避媒体,他俩住在了海边的一辆房车里。
卡佳准备以牙还牙。
她买了“射钉炸弹”的原材料,制作出了一个炸弹。
趁默勒夫妇早上晨跑的时候,放在了房车的下面。
自己拿着遥控器,躲在远处的灌木丛里,等着默勒夫妇晨跑回来。
卡佳扭头看到,一只海鸟在房车周边飞来飞去。
她有些失神。
在想什么呢?
是《三块广告牌》里的“愤怒只会招致更大的愤怒”?
还是那只海鸟让她想到了自己的儿子,担心自己正在凝视深渊?
卡佳跑回房车,把炸弹取了出来。
她回到了自己的车上,和律师通了个电话,逛了回超市。
回到旅馆,翻出自己的手机,回看曾经的家庭录像。
脸上露出了隐约的笑容。
入夜,卡佳独自来到了海边。
卡佳是想通了吗?
和解了吗?
可又有什么好想通的呢?
又与谁去和解呢?
镜头一转,早上的海边,默勒夫妇晨跑后回到房车。
卡佳从远处的树林里跑了出来,怀抱着炸弹。
在房车门前,闭眼深呼吸。
开门进去,点燃了炸弹。
最终,卡佳还是决然地以牙还牙。
只不过,以玉石俱焚的方式。
或许对于卡佳而言,这种杀戮是凭空而来的。
可就是因为其在心中滋生的仇恨,完全无法凭空而去。
导致她走上了这种极端的法子。
正义也许真的只会迟到,不会缺席。
可有些正义的代价,未免太惨烈了些吧。
————————————
大家去窗窗公众号菜单栏"看电影"栏目自取
已放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