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随笔记

去看太湖水

2020-07-15  本文已影响0人  春风榴榴火

小时候,老师教的作文总是这么写的:我的家乡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北靠长江,南临太湖,东濒东海……是长江边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太湖美呀,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水上有白帆,水下有红菱,水边芦苇青,水底鱼虾肥……,这首《太湖美》,虽然小时候也能哼哼的,但,更多的时候,太湖好象离我还是很遥远,我们经常在长江边上走走,吹吹风,更多的时候,我们这里还是号称是江尾海头。

最早对太湖的印象,是太湖石,好象是《水浒》中的生辰纲用的太湖石,瘦薄漏透,很名贵的,好象只有太湖这边有。

后来,对于太湖的向往,也许就是年轻时听过的这首《太湖美》,那空灵的声音,那么美的呀,于是在心底,太湖是美好的。

其实后来,太湖也去过很多次的,生长在太湖之滨,哪能没有去过呢,特别是金庸《天龙八部》中对太湖美景的描写,太湖七十二峰以及太湖名茶碧螺春。

太湖边上走走,成了我的一个坚定的念想,我去过十里明珠堤、渤公岛,明月湾……等,这些自然风光,无不引人入胜。

按照我自己的设想,在太湖边,铺开一张小桌子,带上壶茶,临湖而坐,吹吹太湖风,我能坐上一整天。

看鸟儿飞翔、看千帆归航,看微风掠过湖面,看浪涛飞滚。为什么总要太湖浪打浪呢,好象又是另一首歌了。

再后来的某一年,太湖水突然暴发了“绿藻”,我那一年路过太湖边,那股子鱼腥味感觉留在了衣衫上,但太湖水,浩波万里,一望无际,水天一色,那依然宽阔的水域,因了绿藻,我对太湖水的印象更深刻了。

前几日,正值梅雨季节,又来到太湖边,远眺太湖,烟波浩渺,偶有过往船只,出没在水波里。

还是老样子,太湖平静如镜,微风拂过,水边的芦苇在摇曳,我走下岸堤,双足踏在湖水边,开始不停地用手机拍着湖水。虽然热浪赛过太湖浪,我兴致不减半分。

“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岳阳楼记》中对洞庭湖的描写,在我的脑海中一片清明。此情此景,宛如仙境重现,足以令人心旷神怡。

我还在堤岸处,发现了一片恣意生长的长青藤,攀援着高大的水杉木,我抬头仰望着高百尺的水杉,不禁出神。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不知道为何太湖水会生长绿藻,那肯定是专业人士有专业的答案,但,我想也许是这一段太湖水太肥美了,水藻吸收的营养充沛过了头,迅速积累起来了,日复一日,水藻长征旺盛到炸,厚厚的蓝藻因此爆发了。

就像那片恣意生长的长青藤,吸足了太湖边的营养,叶子绿得成墨色了。

太湖边那么多无人注目的野草、野花,皆因了这丰腴的太湖水,焕发出强劲的生机,纵然无人欣赏,依然茂盛着,独自生长着。

我在湖边对自己灵魂三问: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生命难道只是在等待和失望中度过?这车轮般不断往返,周而复始的日子到底要把我带向何方?

望着一望无边、波光粼粼的湖水,我想,如果我在太湖边终老,终然仍是这般营营役役的平淡日子,那肯定也是美好的。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