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12)
景物描写是小说写作中必不可少的。
景物描写的作用有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暗示社会背景,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展示人物性格,借景抒情。在叙事性作品中环境描写的最终目的是写人,且为表现人物性格,烘托人物形象,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为后面故事情节发展作铺垫,为下文叙事、抒情作铺垫。
这两日在读梁晓声的《今夜有暴风雪》,且看小说中对暴风雪前的月夜的描述:
月,凝冻在夜空,似一面冰块磨成的圆镜,刚用雪擦过,连蟾宫的虚影也擦去了。夜空澄净,澄净得异常,令人感觉到潜伏着某种不祥,仿佛大自然正暗暗汇集威慑无比的破坏力量。偶尔,纱绢一样的薄云从夜空疾迅掠过,云影在苍茫的雪原上匆惶地追随着。稀寥的星怯视着大地。大地上的一切都显出畏惧,屏息敛气。
没有风,伸出雪面的蒿草的枯叶,树木细弱的秃枝,都是静止的。荒原一片沉寂。驼峰山两峰之间的山沟里,狼嚎声不绝,引起近处村子里阵阵狗吠。狗吠声过后,愈加沉寂。这种凛峻的沉寂,是北大荒暴风雪前虚伪的征兆。
单看这一段文字,能从月、云、星、风的异常,感受到凛峻沉寂的虚伪,这是暴风雪来临前的征兆,它潜伏着某种不祥。这段环境描写,给我印象颇深的是这句,“月,凝冻在夜空,似一面冰块磨成的圆镜,刚用雪擦过,连蟾宫的虚影也擦去了。”从未见有人把月亮形容成冰块,这得是多冷的天气,要命的是这面冰块磨成的月亮,连蟾宫的虚影也没了,这太不正常了。因我们所见的月亮都是有蟾宫的,除非是被云遮去了。而在这一段描述中,夜空澄净,偶尔只有纱绢一样的薄云迅疾掠过,可见云没有遮住月亮。这样的月夜在狼嚎狗吠声中带给人以肃杀之气。
还有,无风的夜晚怎么写,让我写就是干巴巴的一句“夜晚无风,连树梢都静止不动了”。再看梁晓声的写法,“没有风,伸出雪面的蒿草的枯叶,树木细弱的秃枝,都是静止的。”这是特指冬天的雪夜,在北方能看到的植物大概就是蒿草和树木的秃枝,连蒿草的枯叶和细弱的秃枝都静止了,可见是没有一丝风的。这样的静,是暴风雪前的静,正如雪崩来临前,也是静得可怕。
再看暴风雪要来时对同一个月夜的描写:
月亮好像挂在原来的地方,一寸也没移动。但月面已不那么明净,变得朦胧了。夜空的蓝色加深了,深蓝混合着漆黑。夜空似乎被来自宇宙之外的某种自然力量所压低。
起风了。这风是突然刮起的,异常猛烈,而且辨不清方向,朝她迎面横扫过来。她侧转身,弯下了腰。风过之后,四野顿时迷茫。
天色变了,月面变得朦胧了,这可不是浪漫偶像剧里朦胧的月夜,而是似乎被来自宇宙之外的某种力量压低的漆黑的夜。这时候起风了,风刮起得突然,且异常猛烈,是横扫过来的,让人辨不清方向。这让我想到了普经遇见的沙尘暴,太阳隐去了光,天空突然变了颜色,由灰黄到暗红,整个世界霎时混沌一片,像是世界末日来临。狂风卷着沙尘,呼啸着扑打着,暴露在风中的人们不得不侧转身,弯下腰,弓着背,以衣袖掩起口鼻,向避风的地方艰难地行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