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从未真正意义上面对过这个世界
![](https://img.haomeiwen.com/i3082627/d2fea0c0164d89d8.jpg)
- Jshiren -
《生活瞬间》系列
早上在看叔本华的《作为》。
全名不太想说,很长,写出来还好,每次有人当面问起,我合上书他看不全,报给他又听不清。倒不是生僻字多导致的晦涩难懂,简单几个基础汉字罢了。
有人会问:能有多简单?
我举个例,这个例只用三个字:物自体。
很基础的三个字,却远比文言难捉摸。
丨初见面
说起这书,也有些奇遇。
发现它是偶然中的必然。为什么要说这么句废话,因为我是从一本我不太会主动去读的书里读到的它。
之所以说不太会读,即便让我现在重新选择一次,都很可能不会翻开任一页。
更何况,它好像是在很后面才提及,十分庆幸我在中断数次后,依然坚持阅读下去,最终才会与这本书相遇,也就是与叔本华相遇。
现在往回数,《作为》,第一次读它,已经是三年前了,记忆里一片清澈与苦涩,像夏日里的冰美式,清澈是它没有杂质,苦涩无需多言。
三年前,那时大家还没有口罩。大概有许多幻想,才会在那样的时候,选择读这样的书。
丨预谋邂逅
打开这本书,其实需要积攒勇气。它被放在我书柜的C位,打开书柜第一本就是它,它凭一己之力镇压了所有其它书籍,同时也在最容易拿到的位置,是我故意这么放,可我又无数次想尽办法避开它。
每当我想要阅读,或者是打开书柜,总会有许多内心戏,给自己做心理建设:今天姑且读一读别的。我总是站在书柜前,眼睛直勾勾盯着它,然后趁其不备,挑了其它任何一本就关上了柜门。
真的好久没阅读了,忙碌总是最好的说辞,无论说与别人,还是自己。
或许长时间的忙碌,让我更快攒足了勇气,亦或是那句……“今天的你比昨天更博学了吗?”
这句话出自于一位能将“自信”演绎得如此不讨喜的人,但每个人每段时期,脑海里总会反复浮现几句话,如同这一时期、这一人生阶段的信条。
这个人,不讨喜,这句话,不讨喜,但不得不承认,这是一句被我脑海反复浮现的信条。
然而,直到现在,我还没能提及我是如何打开这本书的,冗长,像我积攒勇气那样。
丨再见面
我是狠下心打开的,有多狠。
我估摸手机在我打开书以后,至少震动了17次。平时不觉得,而今天我调整了电风扇的嘈杂5次,很热,但最终关掉了。门外的脚步声也显得比以往热闹,远近交替,几乎没有两段连读的空隙。以及整整烧开的一壶水。
就这样,我用三十分钟读了整整两页,一共记下两条笔记,直到我看到这样一段熟悉的内容:
“如果我们囿于这些知觉……
看到的只是经过我们及背后燃烧火光的影子。”
不禁后背发凉,或这并不是一个陌生的理论,但每次提起总感觉又坠落了一层。
当我写完“我们从未真正意义上面对过这个世界”时,恍然间又意识到,我似乎成年后,从未见过自己的影子。
正当我要写下这句话时,许多张影子浮现在我脑海,是这世界上许多人的影子的总和。
我想或许乐观亦或是其它,使我没看见也好,忽略也罢,但我差点否认了,其他人还深陷影子这件事实。
文 字 © / 浇玫的诗人
插 图 © /花 夢 有 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