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宗教,哲学,心理学,中国传统孤独的自由每天写1000字

你进终南山修哪门子道?

2017-04-02  本文已影响72人  陈信诚

《终南山》

——王维

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这是众多描写终南山的诗句之一,作者王维在开元二十九年(741)至天宝三年(744)之间曾隐居于此。

古往今来,终南山是很多人心中的圣地,充满魔力,让人神往。

旧时政客喜欢这里,因为过去很长一个时期政治中心都在这里,在信息不对称严重的时代,不断是获取信息还是传递信息,这里都具有很大优势。所有就有了“终南捷径”这个词。

文人墨客喜欢这里,因为环境很好,不受打扰,置身于群山之中,妙不可言,总能给人很多创作灵感。当你真正置身终南山中,你就能体会到那种美,不同于照片,相机拍不进去那种感觉。

修行之人喜欢这里,因为“天下修道、终南为冠”,这里发生了很多神话故事,据说里面现在都还有神仙鬼怪,不少进山的人都遇到过一些离奇的事情。现在里面还有很多修行的隐士,据说有五千多,磁场比较好。

除此之外,附近都市的人也会到山里短暂居住,我在上山的时候遇到一对夫妻,城里工作的,在山里租了房子每当休假就过来住住。

先来几张照片欣赏一下(不会拍照,勉强将就下吧!)

上南五台那天天气不太好,拍出来效果比较差,身临其境的时候确实很震撼。

我为了找到在山里的住所也颇费周折,去过几个地方后,准备住在翠华山天池附近,后来认识了一位修行的朋友,说你要从哪个岔口进去,那里面气场好。于是就骑着我的羊跑了二十几公里,进去瞧瞧……

在山下就问当地的农夫:“请问这山上有修行的人吗?”然后就会给我指路,说在什么地方有,在什么地方也有。

里面的路是这样的……

​最险的地方不敢停下拍照,路窄、弯度大、坑洼、石子还容易打滑。遇到一对夫妻下山,问还有多久,前面的路好不好走……他们说走路一个多小时,你车快二十分钟,上面的路跟这一样很好走(excuse me?我以为我能骑这样的山路已经很牛逼了,在他们看来这简直太simple!)

到了山上,有座庙(其实是很简单的土房,有简单的香炉之类,播放着佛乐),见到了两位修行的女士,与我们别无二致。这应该是普通的修行者,真正“修仙”的人,真正隐修的人住的更差更偏,不会轻易被找到。

从这里看出去是这个样子:

当置身此山中,是很放松和享受,心能很快静下来,但是手机没!信!号!

后来辗转看了好些地方,烧了一箱油,终于找到了合适的地方。据说终南山有八十几个峪口,每个口子进去都可能别有洞天。

很多朋友不太理解,你怎么要跑到那边的山里,重庆不到处都是山吗?怎么不去峨眉山?怎么不去五台山?

这问题太有道理了。

当我来到终南山,发现这些地方仍然有很多生活艰苦的人,他们住在山里并没有成仙,没有得道,没有吸取山间日月精华增长智慧……反倒是想着怎么出来走进大城市生活。他们不理解,“我们总想怎么出去,你却大老远跑来要进山?!”

为什么要进一座陌生的山,除了这里景色更好,磁场更好,还有没有靠谱一点的理由?

很多人隐居终南山,在这里面得道也好,成才成名也好,其实很多不是山里的原著民,而是从其他地方过来的,老子是今安徽人、姜子牙是今河南人、张良今河南人、吕洞宾今山西人,还有很多高僧也不是当地人……

高人本来就少,这里不过是一个滋养他们的圣地,不可能仅仅因为居住于此就会得道飞升。更重要的是内因,鱼喜欢生活在水里,人类就受不了。

我要进山,因为已经具备了养活自己的条件。具备独立生存的能力,在城市跟隐居没太大区别,因为工作主要在网上做很少出门,还不如直接来山里,至少比城里吃的更健康,呼吸的更健康。

为什么不在自己家的后山搭个茅棚住着?

试想一下,你住在家乡,难免去关注附近都发生了哪些事情,家里有什么变化。再一个,父母肯定经常上山看看你,给你背吃的用的,看你生活的怎么样……那感觉就像父母在山上供着一位菩萨……那就会成为一个笑话!毕竟没有几千万存款。

在一个远离家乡、远离亲戚朋友的地方,任何事情都只能靠自己,才能清净,才能成长。要增长智慧,就要学会摒除杂念,境界没那么高的时候,就给自己营造一个更好的环境,这样才能增长智慧。

有朋友知道我来终南山了,很赞同,表示羡慕,不上班,完全由着自己性子去生活,需要勇气,也需要具备养活自己的能力,不太容易。

还有一些不太了解我的朋友觉得:这肯定是炒作!

作为一个做营销的人,有能力去炒作一下自己,获得更多曝光,圈一批粉丝,然后开始捞钱,写一写猫狗都会有人打赏喝彩。毕竟很多人虽然向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毕竟很少有人能做到,毕竟有工作,毕竟要养家。如果既能身在深山,又能有不错的收入,必定是吸引眼球的,很多人肯定都想看看,这是怎样的一种状态……

如果这样做,用佛家的话来说叫做“着相”,用道家的话说叫“离道”了,并非我的目的。

什么是“着相”?

给你举个例子:我看到一位自称营销高手的人,有一天看到一个有名的人说:“成功的人都是爱憎分明的人,有鲜明的立场,敢于得罪人。”于是呢,他就开始在群里骂人,然后再贴出这句话给大家看,意思是:你看我就是那种成功的人。

这是不是很荒唐?我们从书中看到,或者听人讲,然后开始有样学样,东施效屏,用表象迷惑他人、安慰自己,这有没有用?

如果不从内在去改变,只看到表面的“相”,永远只是在“道”外徘徊。

佛家把“着相”分为四种:人相、我相、众生相、寿者相。

人相:他人眼中我的形象,是否接受别人给我扣的帽子?比如说你是谁,你就一定要做什么。

我相:强调我是谁,跳不出角色,患得患失,难得逍遥自在。

众生相:社会道德绑架,自己不思考影响自己的价值观是否合理。《天道》里:丁元英的父亲病重,基本没办法治疗,他准备去拔掉氧气管让父亲解脱,全家人都在申讨他,这种行为不符合社会道德。

寿者相:“我年龄比你大,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米多,我走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长……”有没有似曾相识?

着相,简单来说就是把“影子”(表象)当做“真身”(本质)去追逐,犹如水中捞月,到头一场空,徒增烦恼。

有个叫张二冬的家伙在终南山上生活,养狗养鸭挖野菜,每写一篇文章都能获得几千甚至几万元打赏,于是我也这么干,那就是“着相”,是虚妄,到头肯定一场空。

我写文章不勤,更多的也是写营销类,收入不来自于这里,如果非要通过炒作来强行开辟这个收入途径,只会得不偿失。因为营销这一行,要靠内功给人创造价值,做好可以点石成金,而不是靠耍耍嘴皮子炫富炫自由就能持续赚钱。

说到底,为了赚钱去做事也容易“着相”,如果把事情做好把自己整明白顺便把钱也赚了,那差不多算是活明白了。

内功从哪里来?

佛说:“智慧和德相是本有的,不是从外来的,本有跟一切诸佛如来完全形同,不比他们多也不比他们少,完全是平等的。”

如何发现自己的智慧?

那就是少些杂念,多些专注,或者有用现在很时髦的话来讲叫“聚焦”,当你在一个点一个领域持续专研,你就有机会掌握很多人看不见窍门、参不透的本质,别人解决不了的问题你瞬间找到方法。世间万法皆通,这就是智慧,就是内功。

李小龙为什么厉害?乔丹为什么厉害?除了天赋,还必须要聚焦,要大量重复练习。

真正的修炼不是隐居深山打打坐、抄抄经、念念咒你就能智慧具足,那些都只是“相”。

终南山出过很多高人,我隐于此你觉得我就是高人,那是“着相”;你觉得既然隐居就该扔掉手机,与外界完全隔绝,那是“着相”;我要活成你眼中的样子,那也是“着相”。

我们找一个好的居住环境,从内心摒弃过多的杂念,无非就是为了更好的“聚焦”,激发内在的能量,更快的提升能力、增长智慧。

如果贪心不去,障碍就不除,即使居住天宫又如何?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