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剧本——宋传原创

《故事的织体》笔记汇总——第三部分pdf

2020-10-01  本文已影响0人  宋传798

word文件下载: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PVRDElbOLgaS5dIOKVzKDg 提取码: ahma

更多 》》》宋传798(简书主页)


笔记汇总

6 你的灵感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01.灵感需要持续专注地激发,写在大纸上,它们还会相互激发。不要急于写作,学会享受这个灵感产生的过程。

02.分类的意义在于操作,为了高效的操作你必须学会分类。

03.分类要以方便操作为目标,分层也是一种分类,好的分类与分层才会好用。

04.故事灵感按三类两层来分类。三类是指人物、事件、主题,两层是指纲与目。分类后的灵感还可以激发新灵感。

 7 写作的起点,三支柱与八要素

05.灵感分类完成后,接下来必须明确故事的人物、事件、主题。这三支柱是故事的核心,是故事创作的起点。

06.支柱性人物就是主角,身份、欲望、动作是主角的三个支点,明确人物就是明确主角的身份、欲望、动作以及三者间的作用关系。

07.支柱性事件就是围绕解决故事核心问题的主事件,它由核心问题、主要障碍和结果三个支点组成。

08.主题就是故事的最终表达目标,明确主题不但要明确故事主题的中心思想,还要清楚构成这一思想的正负价值。

09.身份、欲望、动作、核心问题、主要障碍、结果、正价值、负价值,是故事的八要素,是故事织体的编织对象。

10.“一句话故事”是通过对故事八要素的描述,来体现故事运行的主干逻辑与主导动力。

11.在明确故事核心的实际操作中,人、事、主题这三个故事支柱是同时设计,相互修正的。

12.故事需要背景支持,故事背景分成时空背景与冲突背景。背景对故事有限制和激励的双重作用。

8 故事的声部

13.故事的首尾必须是事件。人物、意义动作、价值变化就是构成事件的三个条件。开篇事件是故事的起点,高潮事件是故事的终点,故事的“结局”是高潮事件的延续。

14.人物声部、事件声部、主题声部是故事的支柱声部,由故事三支柱发展而来。

15.人物线由支柱人物(主角)发展而来。起止点是故事开篇事件与高潮事件时,主角的身份、欲望与动作的状态。

16.事件声部是指,由故事次事件连接而成的线,起点是开篇事件,终点是高潮或结局。核心问题、主要障碍、结果是事件声部的三要素。

17.主题声部是由次事件表现出来的意义连接而成,正价值、负价值是主题声部的组成要素。

18.身份、欲望、动作、核心问题、障碍、结果、主题,是组成整个故事织体的七个声部。故事织体表是故事创作的总谱。

19.确立故事声部时,尽量拉开人物线、事件线、主题线的起点与终点的状态距离,使之形成反差。

9 关键事件与幕布局

20.线性三幕是一种四乐章的故事结构,它对应着故事建置、进展、转折和解决这种起承转合的结构功能。

21.故事被激励事件、转折事件和危机事件划分成第一幕、第二幕(上)、第二幕(下)、第三幕四个部分。这三个事件引导着故事方向,对故事进展有决定性的意义。

22.以建置、进展、转折、解决为结构逻辑设计三幕内容,以逻辑性和动力性为目标来设计关键事件。

 10 该写故事梗概了

23.故事梗概就是对故事概略性的描述,要展示故事的主要内容和大体结构方式,字数在300到500字。

24.故事梗概是作品的初次全貌展示,可以在宏观上修正自己的创作,是向外推介作品的最简文体。

25.故事梗概就是描述幕层面的故事内容和结构方式。可以通过故事的最简表述—简洁表述—故事梗概的程序进行写作练习。

11 幕的织体

26.故事的结构单位至少有“幕”、“序列”、“场景”三个层级,逻辑性和动力性是织体的目标,“幕的织体”就是以逻辑性和动力性为目标,在幕结构层面和纵横两个方向上,组织故事要素的方式。

27.幕内逻辑编织,是指理顺幕内各故事要素之间的因果关系。幕内动力编织针对的是身份的难易、欲望的强弱、动作的正反、障碍的大小。幕内编织应遵照表达目标、逻辑性、动力性的优先顺序,以及“已知主导,亮点优先”的原则。

28.幕间逻辑编织是指,理顺以关键事件为节点,各故事要素在幕连接上的合理性。幕间动力编织是指,通过调整主角欲望与单位结果之间的鸿沟,来控制幕的稳定性。身份决定欲望,动作和障碍决定结果。

 12 让人物关系一目了然

29.人物是有关系的,人物关系对人物行为影响巨大,对故事的逻辑性、动力性至关重要,人物不能脱离人物关系而孤立存在。

30.人物关系是故事的逻辑基础和故事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

31.人物关系分别以事件和主角为核心,可以分为处事人物关系和相互人物关系。处事人物关系中包含有动力人物和阻力人物,相互人物关系包括利益关系、情感关系和价值关系,每种关系下包含有相向人物与相背人物。

32.处事人物关系的设置目标在于,围绕故事事件的冲突需求,设置出故事的对抗力,为精彩、曲折的故事进展提供动力。相互人物关系的设置目标在于,设置对抗力的人物关系原因,为故事对抗力的层次、平衡、变化提供逻辑支持。人物关系对力影响巨大,但绝不是影响力的唯一原因。

13 人物走到幕里来

33.故事创作之初,将人物隐没在事件中,有利于整体结构设计,人物应该在幕织体完成后,开始出场。

34.围绕每一幕的“事”,设置处事人物关系,人物就在这两股抗力的需求中出场。

35.通过对相互人物关系中利益、情感、价值关系的设置,来影响人物的力向、力度以及力的变化,从而影响针对故事事件的动力与阻力。

36.人物属性包括身份、欲望、动作,人物属性决定人物关系,人物属性影响人物的力向和力度以及力变。

37.不要急着给故事人物取名,在创作阶段使用标签式的人物名称,对创作会更有帮助。

14 高潮大纲

38.精彩的故事需要高潮,高潮影响观众的观影体验,决定故事的创作方向。高潮是故事创作的动力目标和逻辑目标。

39.高潮大纲是按时间顺序,以主动人物为线索,以动作回合为单位,分人物、原因、动作、内容、反应等五项内容来记录故事进展,并以表格的方式呈现出来。它让高潮的逻辑与动力一目了然。

40.率先写作高潮大纲,可以为高潮的创作留有最大的自由度;率先成型的高潮,还可以成为整个故事创作的精确、清晰的目标。

15 故事路标

41.故事路标是对故事进展有重要意义的事件,路标事件的路标点是创作者顺利完成创作的依靠,是吸引观众的故事抓手。

42.故事有10个路标,它们分别是:开篇事件、切入事件、激励事件、进展事件、转折事件、再转事件、危机事件、导入事件、高潮事件、结局。对故事发展起导航作用。

43.开篇事件、高潮事件、激励事件、转折事件、危机事件已经在前面步骤明确。确立故事的路标就是把切入事件、进展事件、再转事件、导入事件与结局追加、置入故事中。

44.故事是有起伏的,路标事件是故事波的波峰,线性三幕的每次起伏间隔大约15分钟,起伏强度大致分为三个档次。

16 序列织体

45.序列小于幕、大于场景,是故事第二层级的结构单位。它包含一个路标事件以及与该路标事件功能相同的其他事件、场景、环节。

46.10个路标事件把故事分解成10个序列,它们分别是:开篇、切入、激励,进展、转折,再转、危机,导向高潮、高潮、结局。

47.“序列织体”就是以逻辑性和动力性为目标,在序列结构层面和纵横两个方向上,组织故事要素的方式。

48.序列内逻辑编织,是指理顺幕内各故事要素之间的因果关系。序列内动力编织针对的是身份的难易、欲望的强弱、动作的正反、障碍的大小。序列内编织应遵照表达目标、逻辑性、动力性的优先顺序,以及“已知主导,亮点优先”的原则。

49.序列间逻辑编织是指,理顺以路标事件为节点,各故事要素在序列连接上的合理性。序列间动力编织是指,通过调整主角欲望与单位结果之间的鸿沟,来控制序列的稳定性。身份决定欲望,动作和障碍决定结果。

17 序列人物

50.针对10个序列的核心问题,设计具有处事关系的人物,新人物因为新事件而出场。人物设计原理、方法与幕人物设计相同。

51.次要人物设计三原则:宁少勿多、高效利用、长线作用。

52.序列层级的相互人物关系与幕人物关系原理相同,设置人物间利益、情感、价值关系,为人物在序列事件中力的原因、力的多少、力的变化提供依据。

53.序列织体编织完成后,可以给故事人物取名,也可以人物名称与标签名称夹杂使用。

18 故事大纲

54.故事大纲就是故事的内容要点,是对故事和故事讲法的描述。

55.故事大纲是故事交流和推介最重要的文本。作者通过故事大纲可以整体审视自己的作品,对故事的后续创作有指导意义。

56.故事大纲要以主角为线索和中心,展现故事的内容、结构和主题。大纲的内容选择要有取舍与侧重,可以有适当的细节与抒情。大纲行文要简洁并有画面感。故事大纲前,可以单列人物和背景介绍。

19 关注的点与线——创作的换位思考

57.关注点是指能引起观众重视的故事环节,由激发点、关注内容、结束点组成。关注点分为心理与感官两个层面,具有速度、长度、强度三个属性。关注需要得到满足,关注期待可以形成故事动力。

58.关注点的无缝连接便是关注线,关注线必须为内容服务,关注线要注意关注点的组合节奏,伏笔—分晓作为一种长效关注,可以构成关注线,但需要合理运用。

59.模式是为故事内容服务的,心理学是编剧的基础科学,持续的吸引力是故事创作的目标,关照观众的关注诉求,把握关注线的运行方式,适用于所有模式。

20 场景织体

60.场景是指统一空间和连续时间内的故事场面,小于序列,大于环节的故事构成单位。有价值的动作是故事场景的必备条件。场景与事件是有交集的两个概念。

61.场景织体就是,以路标事件为核心,以实现序列意义为目标,以场景为单位,进行故事内容的选择与安排。

62.场景的纵向编织主要是以序列为单位,进行故事内容的选择。1.场景选择与场景的表达目标。2.环节的选择与关注点。

63.场景的横向编织是指:1.编织场景线,调整场景的顺序与节奏。2.编织场景目标线,调整目标相关性与价值起伏的节奏。3.编织关注线,检查关注点的连续性和节奏安排。

21 环节

64.环节是故事的最小结构单位,指同等价值的动作或动作交流。

65.环节记录就是记录各场景内的每一个环节的环节名称、人物动作和人物对白。

22 人物图谱

66.人物全家福是指,以表格的方式呈现所有故事人物的身份、欲望、动作在故事开始与结束时的状态,按照人物在故事中的重要性排序。

67.人物的基因与经历(简历)决定着人物的性格与能力(特征),人物的性格与能力决定着人物的欲望与动作(人物要素)。故事人物的三要素必须要有人物特征、人物简历作支撑。重点在于逻辑设计,难点在于故事中的呈现方式。

68.人物图谱就是把故事中的每一个人物,按照人物属性、人物特征、人物简历,以表格的方式排列出来,以观察人物达成故事功能的形成过程。

23 写剧本

69.剧本正文应该包括场景信息标注、场景描述、对白三个部分。三部分都需要分行另起,内容视情况再分行分段。

70.第一稿:素材内容为表达目标服务,素材顺序影响表达效果,用关键词和短句作素材的快速连接。

71.第二稿:剧本的描写分为环境描写与人物描写,描写要本着可见、周到、简洁、准确四条原则。对白的本质是人物的动作,或者是人物动作的延伸。对白具有交流、交待、表现、独立审美四个功能。

72.第三稿的检查主要针对细节,兼顾内容与结构。建议搁置一段时间后自己检查,还要请别人帮忙检查。不能夜郎自大,也别妄自菲薄。


word文件下载: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PVRDElbOLgaS5dIOKVzKDg 提取码: ahma

更多 》》》宋传798(简书主页)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