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故乡那时的日子
第十章 老会
在我们这里,每个村子都有自己的老会。所谓的老会,就是亲朋好友聚会的日子。
以前我们村的老会是每年的农历五月十三,后来因为那个时间段太忙,村里经过商定,把村里的会改到农历三月十三了。
商贩们对于商机的灵敏感知是相当高的,三月十二这天,村子主路两旁很早就占满了摊位,买菜的、卖肉的还有各种孩子吃食了的,甚是热闹。
当你走在这样的集市,属于乡村里一幕少见的热情。它只属于农村,每一样憨厚的笑脸,还有那用手帕裹着的的零钱,那枯干老皮的手写满了岁月的沧桑。
孩子像燕子一样来回穿越在这样的人流里,若是不小心碰到了你,还要请你见谅孩子的雀喜。
待到十三当天,亲朋好友都会赶来。印象里的竹篮里一般都是油条,油条上面盖上一层楝树叶,这样的好奇一直在我心里好几年。后来才知道楝树叶有驱虫的功效。有的提的是点心,当时农村还是很穷的,每个家庭底子都薄,所以没有谁会计较这些,都是自己的最亲的人,能聚在一起就是最开心的事情。
饭后,有些客人会去街上采买自己计划买的衣服之类的物品,上些年纪的,譬如姥姥和我姑奶她们就会去我村南学校那里去听戏。至于我们这些孩子,去听戏那里也是图个热闹和新奇。我一般喜欢从舞台的后面偷偷地溜进后台,看艺人们如何化妆,如何穿戏服。那时我才知道这世界除了我们之外,还有一群这样的人存在,真好!当时说真的挺羡慕这些唱戏的艺人的。
那个时候给我印象最深的,不是台上唱的哪一场戏,而是戏台对面最后面那个炸肉盒子的摊位。摊主在我印象里就是四五十岁的样子,炸出的肉盒供不应求,至今想起还是能够感受那种诱人的味道。
有些客人到街没多久就回来了,准备动身回家,父母亲少不了挽留。礼是一定要回的,每家的都拿出去少许,算是收礼了。遇到这种情况,客和主都是你推我让。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离开和告别是必然的结局。不要刻意的去抓住任何东西,就如同那沙粒,你却是抓的越紧,它流失的越快。
在这喧嚣的人间,用一颗心的温度行走。是付出或是收获,是成功或者是失败都会在坦然里变得坦然,在纠结里愈加纠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