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过母校
今天晚上散步,路过我高中的母校,只看见高三的教学楼灯火通明,备考的火热场面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还有4天就要高考了,每位学子都铆足了劲儿的学习。无论平时怎样?临阵磨枪,不快也光。老师们都不说什么,学生们都知道要干什么。
我走一圈回来,灯火依然通明。这样备考的情景瞬间把我拉到了1997年,那一年是我高考的时间。
同样的场景让我们记忆犹新。没有空调,只有风扇,再热也没有备课的热,大家紧锣密鼓的准备着,练习着,生怕漏掉了某个知识点。午休时间只睡半个小时,到点必醒,早就形成了生物钟。
那个时候的高考是在7月,天气特别热。也许是上天都看不下去了,要为我们降降温。高考的第一天下了大雨,凉快倒是凉快了,但坐车去别的学校考试(因为我是文科,我们学校接待理科生)却又是那么的不方便。
只记得高考第一天我们拿着考试的学习用具和一把雨伞,迅速上车。送考车走在雨雾迷茫的路上,我们只看到一个个路口那一抹绿色,没有停歇,一路顺畅直抵目的地。
那个时候没有家长送考,即使有也是少数,好像不太流行。至于穿旗袍、举向日葵……更是没有。好像孩子们考试与家长无关,我的父母都不知道我什么时间考试,也许知道,但没办法亲临,感觉没必要,也不是那么重要。
反观现在的考生,家长提前租房,陪读,陪考,小心翼翼的好吃好喝照顾着。不敢缺席,不敢高声语,一切都围绕孩子转。孩子说什么坚决执行,在孩子面前俨然一个小媳妇。
考完填志愿也是提前备足功课,花钱请人咨询的,自己悉心研究的……反正没有不重视的。孩子考试好像考的是家长,什么都要为孩子想的周全。
那时我的志愿是自己填的,父母不懂也不会,自己好像也不怎么懂。反正填了几个,好在自己幸运,后来被一所带师范性子的学校录取。学了几年,现在成了一名老师。
今天再次看到我的高中母校,学校仍然是那个学校,人已经不再是那个少年。属于我的青春岁月早已经被时光磨平了棱角,而今是新的面孔,一年又一年,一届又一届,他们在这儿挥洒汗水,在追寻着自己的青春梦想。
还有四天,加油!各位莘莘学子们,祝你们金榜题名!一举夺魁!也祝愿我的母校,越办越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