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鲁士400勇士
提起拿破仑,就会想到滑铁卢。没办法,想记住他那么多的胜利很难,但记住一次彻底的失败却很容易。但是我们对滑铁卢战役的了解其实并不多,大多数时候都在引用这个词,作为对一个人遭受巨大失败的比喻。例如刘翔在2008年奥运会的退赛,就是他运动生涯的“滑铁卢”。
其实滑铁卢战役还是有很多故事的,只是没有广泛传播和挖掘。就像更久远的波希战争一样,如果不是电影《斯巴达300勇士》,估计很多人并不知道还有这样的史诗级的战斗故事。同样,如果不是看到了这本《最漫长的下午》,我们也无法想象那里发生过的战斗到底是什么样的。在那个决定拿破仑最终命运的下午,来自普鲁士的400勇士,成为了战役的关键节点。
战斗开始前,谁都没有太重视拉海圣庄园,无论是法国的拿破仑皇帝,还是盟军的威灵顿公爵。当然奉命守卫这里的英王德意志军团第2轻步兵营——也就是主角普鲁士400勇士们——并没有掉以轻心。他们中的很多人都预想了第二天会发生的情况,包括死亡,很多人的这个预想实现了。即便如此,他们也没想到即将到来的战斗会如此惨烈。
经过了一夜的阴冷与泥泞,经过了法国军队的炮火试探,正式的进攻开始了。守军的最高指挥官巴林,让士兵做好隐蔽,自己则坚定的坐在马背上,即为了鼓舞士兵,也为了更好的观察局势。和他同样坚定的是,面对法军恐吓式炮火洗礼的普鲁士将士们,面对威慑的力量,他们的回应是“毫不动摇的沉默”。
激战的5个小时,整个拉海圣成了人间地狱。战斗的进程异常惨烈,巴林和他的将士们经历数次大规模的进攻。这个过程中普鲁士人伤亡近200人,而倒在拉海圣庄园前面的法国人足有2000人。要知道,拉海圣庄园不是军事要塞(虽然也很坚固),也不是温泉关(斯巴达300勇士防守的地点)那种狭窄的关口,在1815年他们交战的武器已经不是冷兵器……这一切让所有人都没想到,当然最着急的就是拿破仑本人。看着拉海圣这边停滞不前的硝烟,他的军队和炮火都被切断,无法对盟军的中央军队实施最强力的打击。
当法国人最后一次坚定信心的时候,普鲁士人却陷入了绝望,这绝望也不是来自恐惧和懦弱,而是弹尽粮绝(粮不是问题,主要是缺水)。由于没有弹药导致的防线崩溃,让巴林不得不面临部队被围歼的局面,他艰难的下令撤退,虽然这无损于荣誉,但仍然让他很遗憾。
拉海圣的失守,让盟军立即遭受重创。威灵顿公爵这个时候也发现问题的严重性,但是已经晚了,迟迟不能解决弹药问题的代价必须要承受了。正当绝望笼罩盟军的时候,增援的普鲁士部队成为生力军,直接击溃了拿破仑的正面部队。盟军开始胜利大反击,一路追击溃逃的法军。但是,如果没有400勇士对拉海圣的坚守,盟军根本没有机会等到援军出现。拉海圣庄园的阻击成为盟军制胜的关键。
战争的启示
《最漫长的下午》讲的就是这么一小段历史中的战争插曲,但情节极其精细。从部队编制、武器状况、战斗进程都从史料中细细挖掘、呈现;甚至具体到了很多个体的命运,从士兵到军官,详细的姓名以及战斗经历都让人历历在目。如果有导演感兴趣,这本书基本可以直接做剧本,很多人物已经鲜活的展示出来了。
另外,作者展现的是真实的战争,里面有荣誉也有伤痛,有胜利也有毁灭。由于对战斗的完美展现,让我产生了很多感慨:在1815年的欧洲,战争已经是这样的状态,这也难怪在1840年我们面对欧洲人的时候,显得那么不堪一击。我们在技术上也许是落后了一些,但战术和观念上的落后更为致命。
最后,这本书也让我们再次看到了细分历史的魅力。这种细到一个很小的点,细到每个层级个体的人,细到一颗子弹的发射和它导致的结果……细到了这个程度的历史,就和我们传统观念的大历史有了本质的不同,这样的历史是对那个节点的一次激活,而不是旁观。
解密滑铁卢:《最漫长的下午》逃离滑铁卢的拿破仑,也许回头看过拉海圣庄园。如果我是他,在回望这个地方的时候,一定会想:我应该亲自带一万人,先把这个地方荡平!
——END——
我是削寒 ……
让我们一起:思考未来&践行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