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赤脚走步到汽车代步

2022-08-27  本文已影响0人  迷雾茫茫

我是个山里的孩子,从我有记忆时起,汽车,摩托车甚至自行车,都是我从小学课本的图画上看到,而当时现实的交通工具就是我们的两条腿,偶尔坐一次走起来轱辘和木轴摩擦发出吱吱呀呀响声的牛车,也是很大的享受,当时像我们那么大的孩子,除了冬季,一年里有很长的时间,无论你是走路还是放牛,都是赤脚度过的,也许这些在现在人或城里人看来,是不可思议的,可是在当时的山村,却是真实的存在,最害怕的是雨天,连饭都吃不饱的家里买双雨鞋给你,那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只有赤着脚在泥泞中淌过,脚被划伤磕破都是稀松平常的事情,那时就渴望有新鞋穿,走正常路。

一晃多年过去了,到了我上高中的时候,父亲给我买了一辆飞鹰牌自行车,父亲给别人说,孩子长大了,且要到几十里外的地方去读书,给孩子买辆车,装一下门面,其实我觉得,还有更重要的原因,就是农村联产承包后,家里收入有了结余,总体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三转一响"(自行车,缝纫机,手表,和收音机)是当时家庭的标配,有了自行车我自然是高兴得手舞足蹈。以后的十多年里,自行车成了人们主要的代步工具,可是时间久了,人们发现自行车毕竟是非机动车辆,操作需要耗费大量人力,时代的发展就呼唤着有更先进的工具代替之。上世纪末,我结婚的时候,家里买了一辆摩托车,像我这样的寻常百姓家买了摩托就说明摩托这种代步工具已经在社会上普及开了,自行车独占鳌头,值得骄傲的黄金时代一去不复返了。无情的被社会进步和物质文明抛弃了,而摩托以他的速度高和机动性强而被人们青睐。于是,在城镇乡村大街小巷,田间地头,风驰电掣的都是各种各样的摩托。

    进入本世纪,随着社会的深刻变革,我国的经济建设日新月异,特别是近些年经济繁荣,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的提高,摩托车以他的不能挡风遮雨,安全系数差等短板,逐渐被小汽车慢慢代替,小汽车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在平民的门口。而人们在享受小汽车带来的便捷的同时,也出现了停靠困难,交通拥挤等新的矛盾,我相信,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石油开采的逐渐枯竭,小汽车也终将被更环保更先进的其他交通工具所代替,而每一个新生事物的出现,也必然带来新的矛盾,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就是新旧矛盾不断更替的过程。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