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石
当一个读者的确会成为习惯,并不是那么的容易,也不会多困难。当一个读者,需要的是心静,重返童年自在,第一次翻开书页,半推半就的还有不认识的文字奔奔磕磕读完一个故事。那个时候不懂啥叫故事,阅读本身也是完全被忽略的,虽然会有不快的感受,相对而言不过是一闪而过的事。后来才知道童年的阅读是无穷底蕴的宝藏。谁也不是你的父亲,不会给你带来绝对的支撑力量,告诉你应该做什么不要做什么;亲生父亲做到的也是稀少,凤毛麟角。
想当一个享受阅读的人并不难,首先需要淡泊名利,它几乎是矛盾的,我想成为作家的时候就是想要赚钱。最初不是,我只是编织一个重返童年的梦境洞穴,对别人说概念,自己知道并不是那样,就是一个可以随意选择阅读什么内容随手翻开并关闭或沉浸其中,都能自行选择,选择本身完全不需要告诉自己,做自己,你是自由的。自由并不需要告诉,你是自由的,说不出口的话,正是你知道什么是你的感受,什么是对的,而从未被认可。即便有人真的给过你这些,如果太多了,都不必要,给过就是能给的,做能做的,陪伴,或者旁观。实际,并不需要真正的过程。如果渴望,实际并不渴望。故事就只是故事,那个里面从来没有你本身,你是作者。
你想当一个好的作者,就得好的阅读,成为读者。你想要的东西必须通过无为而入。说的每句话都是真实的,真切,心中迸发,人就不会歪曲,感觉不适。想来害怕的是冲突,就是,为什么需要改,我认为不必要,瑕不掩瑜,只要不影响整体的构造。当然,每次都想要最好可能不一样。告诉,并不是为了扎一刀,而是给你面对自己的勇气,而我还是做我自己。我认为,你没有,真正的降维,我能给你的,是我也无法出发吗。不是的,是有一个地方,还不能够因为出发而了无羁绊。因为那个就成为一个随性不羁自由的人。
你是自由的吗,你是真正的阅读者吗,你是知道去哪里的行者吗。被看见是不重要的,一切实际的感动感谢都没有必要,说出来毫无必要。疲惫和唤醒,情绪和询问,并无必要也并不会追究。相处是容易的,因为谁身上都有他人身上没有的特质,以及,概率分开,你这种分布,不是独一无二,也会是相对鲜少的。让人成为看起来不属于自己的那个自己,实际在于你真正的目的是什么。其实是本来就去的目标,与你无关。
不必神化自己,漏夜完成的阅读,沉浸和出来都那么容易。长久的阅读进出的难易程度,会让人生质量彻底不同。就像纹丝不乱的条款,手续。有什么关系呢,吸引本身的反向,和路吸引本身的无从拒绝。默认就是同意已经过时了吗。是这样,悲剧发生会变少吧,或许,想必是。
那个作为神秘事件的根基,又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