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人闲文!傅申1980。養心店冰水书林

人生应是一场漫游

2021-11-16  本文已影响0人  冯菇凉

文/菇凉

听的最多的就是人生如旅行,不在乎目的地,只在乎沿途的风景。

苏轼的临江仙·送钱穆父里写到;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人活一生,如逆水行舟般的艰难,而我也是其中的一个行人。

而老去的勇气里说;人生不是马拉松,而是一场舞蹈。很多人都把现在规划的很好,把时间和人生当作一条直线。

途径称为移动,有人通过捷径来完成目标,正在完成的每一件事,都将一步一步变成已完成。

如果用一个比喻形容就是舞蹈。跳舞的时候,每一个瞬间都是快乐的,即使中断了舞姿也不能说是不快乐的,更不会为了什么目的而舞蹈。

人生亦是如此,如果按照这种方式过一生,就不会再因为余生短暂而忧心忡忡、黯然神伤。

这是形容但是很贴切,如果肯把人生比做跳舞,享受每个移动瞬间,那也是快乐的。

今天读了戴建业的你听懂了吗,说到人生不应该是场旅行,也不是一场赛跑,而是要把人生当做一场漫游。

漫游是意思:随意游玩,漫无目的的行走。如果去一场没有目的的游玩,但是可以清闲自在,无拘无束。

但是大部分的人的旅行总是提前规划,某天某日某刻要在哪里,做着什么,从而不影响下个目标。

所以总是忙忙碌碌中,追赶着时间跑,结果旅游结束,自己不开心,还累的四脚朝天。

这样的旅行仿佛是一场赛跑,与时间的赛跑。

文中说了一个现在很常见的现象。一位高二学生在期末考试中取得了一个不错的成绩,在放假的前一天,想让父亲准许他出去好好玩几天犒劳自己。

没想到这个小小的请求被父亲驳回了,并用严厉的口吻说道;你现在才考了一次好成绩,明年就要高考了。不能洋洋得意,等高考结束考的一个好学校再一起庆祝。

父母的一片良苦用心,在孩子看来却认为父母是不愿意花钱,才一再推迟。

而孩子却反驳道;喜,既不能相加,又不能相乘,几次‘喜’加在一块还不是一次‘喜’,你还能弄成‘喜’的立方不成。

理却是这个理,忽然想起我前几日还这样哄儿子,说等到过年期末考试再一起奖励。如今想想真是不该。

这一段故事其实反射出了一个道理,且是我们长期信奉的准则:总是在等,等以后好了,等以后有钱了,等以后有时间了。

仿佛总有过不完的明天,以后总有大把的时间和精力来享受。

其实有时应当秉行及时行乐的态度,其实今天及时行乐并不是一个贬义词,而是一个褒义词。

作者在小的时候也被父亲管教的很严格,所以才取名叫建业,在父亲的词典中,“快乐”的意思就是“堕落”,“休闲”的本意就是“罪恶”,积极的人生态度一推向极端就成了人生的灾难。

那个时候才是作者的童年真是一条望不到头的苦海,读到这里又不禁被戴老师逗笑了,还说那时如果医学发达,一定会偷偷摸摸地找医生把自己变成一条狗,觉得人真的是比狗苦多了。

看来这个童年真是过的无趣又难熬。

现在时代在变化着,孩子们也不是只吃饱穿暖的问题,都在想法设法让孩子们好好学习,有的更是搬到了县里市里,甚至不惜代价买房甚至花大钱买学区房。

从小为孩子报名各种补习班,特长班,美名其曰不能输在起跑线上。中国的父母也许是世界上最有“奉献精神”的父母,从当上父母那天起就铁了心告别幸福。

为了孩子将来的幸福,为了孩子将来的成就,为了孩子将来能第一个冲到人生目标的终点。

对呀,家长都把孩子的一生当成了一场长跑,当成一场冲刺,仿佛所有过程毫无意义,一切努力都是为了第一个冲到终点。

上小学不能轻松快乐,要考个好初中;上初中不能轻松快乐,要考个好高中;上高中也不能轻松快乐,要考个好大学。都在为最后的目标而努力。

其实很多人一生就是在为最后那一刻做准备,他们没有真正“生活”而只是在“准备”生活,他们从来没有“享受幸福”而只是在“储蓄幸福。

但是那个“储蓄罐”真的相加,相乘,成为一个立方吗?

其实我也总想着以后,老是觉得等累了再休息,等赚到足够的钱再玩,等攒够了假期再看望父母,等有了时间再陪伴孩子。

可是要等到这一切都刚刚好,那是什么时候,我不知道,仿佛一切都是未知数。

如果人生的一切快乐要等到退休以后才能享受,你说人生还值得活下去吗。

人生奋斗的意义如果真的如此,那这一切如果始终完不成,那生命不就失去了意义吗?

把人生视为一场赛跑,人生过程便毫无价值,最终结果才是唯一考虑,于是,达不到目的必然极其痛苦,达到了目的又会十分失望;把人生当作一次漫游,时时都有应接不暇的美景,处处都有新的刺激,不仅可以从容到达自己预定的胜地,还能悠闲地饱尝生命旅程中的快乐。

把这仅有的一生当作一次旅行,一边前行,一边把赏四周风景。没有目的便是最好的目的。

不管是“把人生视为一场赛跑”,还是“把人生当作一次漫游”,不过是换一个角度看待人生,妙境只在自己意念的一转换间,人生的陷阱转眼就成为人生的福地。

果真如此,戴建业老师的书果然幽默又富有哲理。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