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面临被裁命运该如何应对?-235-90-89
本文系属原创,著作权归本人所有,任何形式的转载都请联系本人,抄袭者必究。
【职场指路:人到中年,面临被裁的命运该如何应对?
本周我收到了朋友z发来的简历,我诧异道:"你都44+了,怎么还想找工作?”
z说他一直在国企的投资部任职,因为公司组织架构调整,面临着部门被撤的命运,所以,他这位44+的中年人不得不重新踏上求职之路。
面对他想找工作的想法,我却不这样想,给他梳理了现状并给出了三个应对方案。
人到中年,面临被裁命运的时候,该如何应对呢?】
【摘要:本文通过实际案例分析,给到了人到中年,面临被裁命运的时候的应该如何做出理智选择,并给到了三个应对方案。】
又到了自由分享时间了,今天仍然以大家喜闻乐见的对话形式展开案例的分享。
本周三我收到了朋友z发来的简历,我一个电话打过去诧异道:"你都44+了,怎么还想找工作?再说了,你工作单位多稳定、多好啊,怎么想不开说跳就跳?”
Z:“唉,别提了,我们的母公司机构大调整,被别的国企合并了,派了新领导来,说要把我们这个部门整个裁撤掉。”
我:“那也不能说裁就裁啊。”
Z:“原来我们开展的业务不让做了,所以我们的存在就没价值了。”
我:“那你就想一走了之?你工作那么久,裁你经济补偿金也不少钱呢。”
Z:“没多少,公司裁人肯定是给足补偿金的,但是我不想这样等着被裁,我想着找个下家,自己走就得了。”
我:“公司找你谈了?”
Z:“没呢,不过已经有风声了。”
我:“如果我是你,我绝对不会这么应对,毕竟你不要忘记你的年龄是44+了。”
Z:"那你说,我该怎么做?”
我:“我不管国企还是私企,其实逻辑都是一样的,公司决定留不留你,是在于你的价值,如果你可以提供价值,那就有存在的必要,上策,就是你要找到你的领导,跟你领导汇报工作,在上面还没有正式的行动之前,把你们投资部门的职责重新梳理清楚——原来的业务不能做了,那可不可以做其他类型的业务,投资的范畴很宽泛。把赢利点写出来,未来半年、一年、三年分别可以带来多少营收。如果你们是能赚钱的,人家为啥要裁你?”
Z:“可是现在我的领导都在着急忙慌的找工作,他都这样了,我该怎么办?”
我:“你慌什么?你先找你领导谈。”
Z:“我认为新来的总经理的KPI就是开掉我们。”
我:“遇事不能想当然,你们作为业务部门给新领导汇报过工作吗?说过你们在新形势下的业务方面的新思路吗?好嘛,人家什么都还没干呢,你们听到个风声,就吓得抓紧找工作了。”
Z:“据说最迟拖到今年年底,我们就得都走干净。还有一个说法就是总部(南方某城市)有投资部,说跟我们职能重合。”
我:“据说,你据谁说?裁人不是还要承担成本吗?如果你们找到新的业务增长点,新CEO为啥要‘杀’现金牛呢?你们上策就是自救。
总部有投资部,那毕竟不在北京,市场也是分地域的,做业务天天飞北京,那管理成本多高,有现成的本地团队能用何乐而不为呢?这一点你们也要在给CEO的汇报材料里写清楚。”
Z:“对,你说得有道理。”
我:“不管什么性质的企业,赚钱是第一位的,你人品没问题且能赚钱人家凭啥要干掉你?现在遇到客观环境老业务不让做了,又自己不想着自救,那不开你开谁呢?”
Z:“嗯嗯,对的。”
我:“在真正尘埃落地之前,努力自救是上策,你们要想办法找转型方向。接下来是中策。”
Z:“中策是什么?”
我:“中策就是你在本公司里面需求转岗。你在这家公司呆了那么久,应该有一定的人脉关系,业务部门待不了,那你寻求转到其他管理岗位的机会不就行了?”
Z:“那我就做不了业务了。”
我:“那就看公司需要你做什么了?对吗?你现在不是刚毕业那会了,现在你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下家没定之前,不能一言不合就想跳槽。”
Z:“是啊。”
我:“人到中年,遇事要冷静,不能冲动。体制内虽然我一天没待过,但是体制内管理规范,对管理岗位要求还是挺高的,你背景转做其他管理岗位应该是不在话下。”
Z:“那行吧,如果我们自救无望,我在本单位就寻求转岗。那还有下策呢?”
我:“下策就是你开启你的人脉圈,找其他公司的投资部门的管理岗位的机会。我不相信你做金融做了这么久,这点人脉关系都没有积累,那可是太成问题了。”
Z:“行,这个是我作为下策。实在不行了我再考虑这个。不过我认为这个还不如我把简历给到你,你找猎头帮我推荐下。”
我:“你简历连年龄都没写,我问你,你为啥不写年龄?”
Z:“我已经在猎聘上投简历投了一段时间了,没人搭理我,我就把年龄隐藏了,隐藏之后还是有人给我打电话邀约面试的,不过人家一听我这年龄也就没下文了。”
我:“对啊,你这不是给我揣着明白装糊涂吗?你这简历我发给人家猎头,人家就得笑话我不专业。”
Z:“你不就是说我年龄尴尬吗?”
我:“对啊,你这个年龄,做部门经理,肯定是'老',毕业10年经验,刚刚好,可是你正好多了10岁。你这个年龄如果应聘高管,那属于年富力强的,可是你的背景又不是做企业高管的。”
Z:“我部门一共5个人,已经有两个人找到了工作了离开了。”
我:“行,我就问问那两个人年龄多大?找的都是什么岗位?"
Z:“嗯,一个是90后,一个是8 9年出生的,都是平级岗位,薪水也没变动。”
我:“哦?看了吧——90后我就不说了,就说8 9年的今年35岁。我没算错吧?”
Z:“嗯,没算错。”
我:“对啊,你说你跟人家能一样吗?我不是搞年龄歧视,我说的是事实,你都给我说了你在猎聘网上的遭遇了,你心里还没数吗?”
Z: “我觉得有8成把握,毕竟专业能力很强。”
我:“嗯,你那个专业能做到七老八十,只要脑子不糊涂,就可以一直做下去。但是,道理是道理、现实是现实,理想很丰满,现实就是如此骨感。你得想想,你确实不年轻了。你已经很不错了,工作体面,只要不行差踏错、脑子一热主动离职啥的干一下,应该还是错不了的。”
Z:“那按你的意思就是这样上、中、下三策进行着?”
我:“中年人,你的生活已经好于太多人了,现在很多人的现状是'熬’,我只不过建议你先暂且‘苟’一下——也是因为你年龄造成的,你得接受现实。"
Z:“好吧,我就先按照你的思路试着‘苟’一下,我还是想干事的。”
我:“知道、知道,要不你给我打什么电话?定位很重要,你要先梳理清楚你在公司的行为,你在家里的定位,只有这个想清楚了,你做决策才不会冲动冒进。”
Z:“行,以后我有什么重大进展我给你说一下哈。”
我:“你一切顺利的话就不用给我说了,遇到麻烦再说。”
Z:“不不不,有重大进展我就给你说一下。”
我:“行吧。思路仅供参考,大主意还是你自己拿——毕竟我对你们公司情况属实不了解。”
Z:“放心放心。我自己琢磨琢磨,自己拿主意。”
Tips: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已经不是初出茅庐、没有后顾之忧的时期了,面临被裁的命运,首先想到的应该就是自救——我在文章中给到的上、中、下三策都属于此范畴,我的建议也仅供参考,预祝题主能够在自己的职业三岔路口上能够顺利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