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的牙祭
牙祭一词一说源于春秋时期一厨子,也是开餐馆的,这货叫易牙,传说他为了取悦齐桓公,把自己儿子给蒸了让齐桓公吃。其实这货做美食好不好吃,无可考证,不过吃了他儿子的齐桓公挺喜欢他的饭菜,现在他还是厨师这行当时祖师爷。
好多人看过武林外传吧,剧中有一京城食神,皇帝御膳房的总管,皇帝喜欢他的饭菜,名动天下誉满江湖,可他天生无味觉。他的随身一把玄铁菜刀,一面刻着旺德福(英文是好吃的意思),一面刻着泰瑞宝(英文难吃的意思),刀背上刻着whatever (无所谓),听说皇上亲赐的,意思是好吃难吃无所谓,吃得是一种感觉一种心情。
牙祭一词在我身心留下印记的还是穿开裆裤的时候,那时候农村一些男人隔断时间就说打牙祭,父亲也时常参加。那时不懂牙祭是哪两个确切的词,幼小的心灵世界想着牙祭究竟是个啥东西,打着很好玩吗。一段时间想着是不是一种什么像野猪野兔野鸡之类的东西,但又不肯定。哎,相当费解啊,看把那小脑袋折腾的。后来一天,父亲打牙祭回来,带回来一碗打牙祭后的肉,我们一家人放在煤炉上打火锅。大冬天晚上,妈妈出去扯回两棵大白菜,放里面一起煮了。寒夜,火炉,热锅,家人,所有元素都有了,那一锅记忆尤深。
现在,虽说生活好了,走的跑的飞的游的爬点都吃了,可总是怀念以前那种牙祭的感觉。其实吃啥呢,或是一条鱼炖汤,或是萝卜肉火锅,或是酒糟炒熏田鼠,几个小伙伴光着屁股抢完了,那味道真特么好极了,梦中想起都流哈喇子。上学的时候,一次牙祭是凑钱煮了一大锅方便面,一次是偷了老乡一只鸡炖了,还有一次花生米二锅头,吃得特别香,现在还能感觉到当年吃完后几个人打嗝的气息。其实这些东西现在摆在我们的面前,不说很难引起我们的食欲,至少难以让我们感到酸爽无比。
因为,那时我们的牙祭吃的是一种饥饿,是一种热闹,是一种氛围,是一种青春蓬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