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狂并不可取

2017-11-02  本文已影响26人  陈小汐2017

心理学大师阿德勒,把一个人在社会上生存必须要面对的课题称为“人生课题”。人生课题主要有三个部分:工作关系,交友关系、爱的关系。

他认为,一切烦恼都是人际关系的烦恼。

怎样理解这句话呢?

我们可以反过来理解,假如宇宙中只有“我”一个存在,那会怎样?这样的世界没有竞争,没有嫉妒,也不会有孤独。因为孤独是与其他个体对应产生的。如果真正“一个人”,孤独就不会产生,因而孤独只存在于关系之中。

相应地,一切快乐也都是人际关系的快乐。

为什么把工作列入人生课题呢?

这得从工作的来源说起。阿德勒认为,工作来自于分工。

虽然人类的大脑最为发达,但跟其他强壮的动物比,实际上非常脆弱。为了弥补这种脆弱,人类必须形成社会,必须相互协作,因而创造出了分工。分工是人类独特的生存策略。

因此,作为人类,工作是绕不过去的。哪怕是不在单位上班的全职家庭主妇,她们也有自己的工作——照顾家庭。

无论是企业职工,还是全职妈妈,决定人价值的不是从事什么样的工作,而是以什么样的态度从事自己的工作。

工作本身并没有优劣之分,没有差的工作,只有差的态度。

听起来有点鸡汤吧。我们想一想,在工作当中,我们决定是否愿意和某个人一起工作,或者这个人遇到麻烦时是否愿意帮他,标准是什么?

——是那个人的能力和工作态度。

认真工作很必要,但是注意的是,不能过度地投入工作,变成工作狂。

这是为什么呢?

如果是真心喜欢工作而投入的人,那他的人生课题就只有一个——工作,其他的人生课题就会搁浅。

而对于更多普通的”工作狂“来说,除开挣钱,一心扑在工作上的原因主要是想通过工作,得到他人的认可。

这种情况表面看起来很正常。但同样不可取。

因为这样一来,把对自己价值的评判交到别人手上了。通过工作获得的认同的,是你的”功能“,而不是”你“这个人,最终还是容易失望。

总结一下:

工作是人生必须面对的课题,既然绕不过去,就坦然接受吧。

没有不好的工作,只有不好的态度,认真工作很重要。

但是,也别过度变成工作狂,与其通过工作获得他人的认同,不如自己认同自己。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