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阳光呢喃 ——姐妹篇2
十年光阴,片段满满。
此刻在客厅练琴的那个身高155cm的女孩,是当年那个出生身长才50cm的小女孩吗?
1 小卷毛
是的,好像还是那个刚出生就甜蜜爱笑的小卷毛。
乐观派,梨涡甜,洒一点儿阳光就灿烂,给点儿笑料就乐不可支。
因为从小有一头浓密的自来卷,十个月时卷发已经飞扬得像个洋娃娃。当时抱着你走在路上,曾被热心的路人阿姨严肃批评:“才这么小的宝宝,你们怎么能给她烫头发呢!”
又因为五官立体皮肤白皙,所以在不同地方数次地别人问起:这个宝宝是混血儿吗?她爸爸是外国人吗?
2 热忱温暖的心
早在五岁时,你就考过妈妈:“妈妈,你知道世界上有什么能穿透所有东西?”
妈妈答:空气?
你揭晓:“不是空气。是爱!因为爱能穿透所有东西,包括每个人的心!”
所以,在班级期末互评,要求小朋友们在学生手册上互评对方的优缺点时,尽管那时才二年级,尽管为你写评语的是班里最调皮的学生,尽管评语只有寥寥数言,但优点栏写着夸赞,缺点栏赫然写着四个字:“没-有-缺-点”!
所以,当家里去年儿童节买的那瓶小鱼游得生机勃勃,今年六一节前你特意对我说:“妈妈,咱们订份蛋糕吧,因为要为小鱼们庆祝一周岁生日!”
所以,在一起入睡的那些周末,即使在半夜迷迷糊糊起夜后,你都会顺手为妹妹盖上被她蹬掉的被子。
所以,当小学的放假比幼儿园稍早几天时,你一有空就要参与,早晨送妹妹去幼儿园上学、傍晚接妹妹从幼儿园放学。
所以,当妈妈周末忙碌疲劳早起困倦时,你会领着妹妹在清晨轻手轻脚地穿衣起床、洗漱吃饭和拉伸练琴,连早饭都用口令带动。姐妹俩人动作麻利,碗盘干净,节奏配合得有板有眼,令人忍俊不禁。
3 生活的仪式感
六一,和同学登台表演诗朗诵《追梦少年》,获得了团体金奖。回家后把金色徽章展示给我看,自豪之色溢于言表。
期末有天放学,你带着小钱包回来,手里拎着一块小蛋糕,脸蛋笑得神秘:“妈妈,我有好消息要告诉你!”
原来,是这次期末语文免考,于是自己用零花钱去买了小蛋糕。
我朝你眨了下眼,你嬉笑着回应:“嘿嘿,生活就是要有仪式感嘛!”嘴角的小酒窝清楚地显现出来,一双黑眼睛弯成了月牙儿。
4 十岁少年的认真话题
四年级的课外班教室,来得早的孩子们都放好了书本等待开课。
都是熟悉的面孔了。平时没有很多机会聊天,此刻聊得火热。
有本期课外班末次课的兴奋,也有临近校内期末的忐忑和期待。于是,话题很统一,感慨很共鸣。
前面这个戴眼镜的小男生说到昨晚学到十点整,后面那位穿花T恤的女生喊道:“我写到十点半!”
“我们抽检考!”“我们国家测!”………
教室外的走廊里,清洁阿姨看着来来往往在周五晚上课仍兴奋得奔跑的孩子们,一边忙着提醒:哎,别跑太快!一边急忙来回挪动着拖把,擦干地面的水渍。
考前总复习时,自己细细整理曾做过的试卷,一份份按序排列,用订书机装订成册,制成了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书册。
5 爱说爱笑的淘气包
还是有小时候的调皮。
一早和妈妈谈到爷爷一同送妹妹上学时,怎样像个超级粉丝,怎样奔前跑后为她俩拍照,怎样忙得不亦乐乎……说得绘声绘色,手舞足蹈。看我们听得笑了,更是声情并茂,直到被爸爸提醒:好了好了,笑的分贝不要太大。
拍摄证件照时,配合化淡妆、编发型,换服装。
——还是单薄苗条的身影,155的身高能穿下130号的小衣裙;表情调皮,趁着努力严肃的间隙还歪过镜头朝我做鬼脸。
6 小甜心
暑假开始了,时间比平时宽裕了许多。
去浦东做客。是不是因为那儿是妈妈的亲弟弟,也因为帅舅舅的亲切热情,你们欢快得像小鸟,叽叽喳喳,欢腾雀跃。开卡丁车、玩童乐园……和社区的孩子们闹成了一片。
晚上聚餐时,你左边坐着表弟,右边坐着妹妹。我注意到,每一道新菜上桌,你都起身:先各夹一份给弟弟妹妹,然后再夹给妈妈和舅舅,最后才是自己。
我们回家停好车上楼,你已在单元楼下摁好了门铃,一面转头照看着妹妹,一面轻倚着门保持打开状态等待妈妈。
依然是那个小甜心,在无数的细节里,滋滋暖心。
当然,也有可以改进的地方,比如,有时和妹妹讲话语气稍急,校内体育掷铅球分数不高(这点怎么有点像妈妈……)

这个暑假会很忙,日程表标注得越来越满满当当。
不过,不要紧。
挑战,对积极的人是磨炼,是机遇,更是成长。
爸爸妈妈会和你一起走过这段时光。
我们会是你永远的坚强后盾,正如你永远是我们的呢喃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