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书笔记

2017-07-20  本文已影响0人  婧天天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书笔记

    《如何阅读一本书》作者是轻阅读编写组。读此书的起因是感觉自己在阅读一些干货类实用性书籍感觉到吃力,读的时候觉得很有道理值得应用但是读完之后又头脑一片空白,想实践却不知从何入手,分析可能是自己在读书的过程中就没有理清逻辑,未抓住重点,掩卷之时只能茫然。自己从前读的书大多是小说文学类的,读这类书主重要是感受。而读有些书必定还是要讲究方法。只能说是自己读书太少。很多人推荐美国作者莫提默·J. 艾德勒、查尔斯·范多伦写的《如何阅读一本书》,在查找的过程中偶然邂逅了这本,读完之后也觉得收获良多。很赞成作者的一个观点“阅读”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跳出“阅读”,在书本之外去实践和应用。读书之法也有很多,还是要找最适合自己的。

    很喜欢作者在书的后记中描述阅读一本书的经过,分享一下:

在喧闹而寂静的旅途上不期而遇,结伴同行。

        不必将它变成自己的影子,也不必让它融入自己的呼吸。

        一起经风沐雨、穿林过涧,一起遇山开路、遇水搭桥。

        也许在某一个路口悄然离别,也许一直不离不弃。

        不断加入,也不断告别。

以下为整理摘抄的书中自认为有用的部分。

一、对书籍分类,引用郝明义《越读者》

第一类书如同主食,包括职业、生活、生理、心理等方面的现实问题及其直接解决之道。

第二类书如同美食,不求针对人生的现实问题,却可以满足思想需求。

第三类书如同蔬菜、水果,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阅读,即工具书。

第四类书如同甜点、零食,用于娱乐、消遣,满足休闲需求。

按时、足量摄入“主食”

不时享用“美食”

二、书里最重要的部分,也是今后自己在阅读中需要实践思考的地方。

无论什么样的阅读理念、方法、技巧,只有成为自己的习惯,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如果没有养成主动提问的习惯,则要在阅读实践中刻意培养。

“阅读四问”

这本书究竟讲了什么?

作者通过这本书解决了什么问题?

这本书说得有道理吗?

这本书与我有什么关系?

        阅读小说的四问——不同体裁的“美食”类书籍,阅读方式也大为不同。如阅读小说,回答“读书四问”中的第一个问题“这本书讲了什么”,只要将故事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复述一遍就可以了;回答第二个问题“作者的主旨是什么”,则要从作者要表现什么艺术效果和表达什么思想两方面进行分析;评论一本小说,可以从故事的完整性、语言的艺术性、全书的思想性等方面进行评论;回答最后一个问题“这本书与我有什么关系”,则应深入思考、得到启示,通常只是产生一些观念上的转变,而不会像阅读“主食”类图书那样有明确的实践行动。

        实用书籍四问——如果是一本实用型的书,作者主要介绍了哪些理论知识或方法技巧,可以解决什么现实问题;作者是怎样具体论述的,举了哪些例子,或者进行了哪些实验;这些理论或方法是否真实或有效,是怎样验证的;理论性的东西是否真实无误,技巧性的内容是否可靠完善;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还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论述。回答了这些问题,一本新的图书已在大脑中大致成形了。

三、一些阅读的方法

1、出自韩愈的“提要钩玄”读书法,大意就是:对于记事性质的书籍,阅读时必须提出纲要;对于那些理论方面的书籍,阅读时则要注意探取其深奥的观点。“提要钩玄”是精读一本书最基本也最通用的方法

2、关于精读,如果说略读时只是将书籍的“网”按线或网眼的顺序理清,那么精读时一定要自己织一张网,将网中的东西提起来。这样即使内容仍是原本的内容,结构形式却是自己习惯的或者需要的,相当于进行了一次加工,却从结构上把“书上的”变成“自己的”。重复阅读时应明确这几点:其一,不做无目的的重复;其二,不做无新意的重复;其三,不做无效用的重复。作者的思路可以回溯,作者研究问题的方法可以探究,作者的表达方式可以借鉴。

3、读书求解——“解”的作用就更为关键了。也就是将作者的观点及相关依据从书本的脉络中拆解下来,按我们自己的思路再次整理成章。

四、书中关于阅读的一些理念

1、分享与传播是知识的重要特性。

2、许多时候,畏惧源于未知,看不懂一本书皆因不了解,而尝试了解是唯一的破解之道。

3、并不是不让评价,而是在读完一本书、切实了解作者的观点之前不轻易评价,不要被情绪蒙蔽双眼,从而看不到真正有意义的内容。

4、“无疑不读书”

不迷信权威,也不迷信自己

不钻牛角尖,换角度思考

不要忘记对自己提问

5、坚持阅读、思考、探索,永不停止,才能保证自己的学识和见解常新。

6、学以致用,方为阅读之正道。

7、“井蛙不可语海,夏虫不可语冰”,很多时候,并不是事物本身是什么样,而是我们的眼界决定了自己可以看到什么。

五、总结

      “知识(现在)——经验(过去)——应用(未来)”这一思路值得借鉴。书籍联系过去、现在与未来,过去是已有的体验,是产生共鸣的依据;现在是现有的知识、方法和理论,是书中的内容;未来是实践,是阅读的效用。阅读时按这个思路进行,不仅可以强化记忆,加深理解,还有助于应用。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