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北京北京今日看点

属于我们的,北上广情结

2014-05-23  本文已影响469人  咖啡大人

如今“代沟”有了更鲜明生动的语言符号来表意。比如微信和网络直销更多被接近40的人们称为“互联网思维”。前几天听到一个自称“狂人”的企业家在某论坛上诗歌朗诵。那天提到一个“城镇化”的“大局”问题——就是农村人口向城镇迁移,但户口又不迁移,于是享受不到城市公共基础福利。这恐怕也是年轻人最常念叨的“北上广”情结。

在这个情结里,有人逃离北上广,有人又逃回,有人又再逃离。好像年轻就是这么纠结。

那天的靡靡之音间,觉得这位企业家可能还说对了一句话——我们的教育是“领导”,但可惜,领得多,导得少。

可惜领只是follow me, 导才是make you think.这注定了我们在follow方面的决定下得容易,但how to think的部分却蹒跚学步。离开学校,进入社会,在主动描绘自己的人生轨迹上更是如此。在我曾深感本科老师和高中老师并无绝大世界观或视野上的差异,直到去了北京,才遇到了言谈深度和处世态度对我有所影响的导师。即使到了退休返聘的年纪,他们的豁达与开放也毫不损减。他们也的确是我在老家不可能遇到的老师或长辈。

这或者也佐证了自己一直对身边长辈骨子里不那么敬仰的原因。

毕竟,一个保守的人不可能教会你冒险。

大城市与小城市的区别,可能关键依然是经济基础的差异,但经济差异有了代际的跨度,这种影响就有了人文情怀。比如”梦想“就适合大城市的”闯荡“,因为恬静的小城镇与海盗式的激情无关。我们敬仰的模范在大海上,大世界=大城市。

作为“上”中一员,时常感到自己是不属于这个大城市,但又似乎天生属于。这种若即若离的关系十分天然。因为内心不甘心被不认可的生活方式“领”,但经验浅薄的自己还难自导或创新。于是此间周旋,迷茫。既不follow,又止步于how to think。这是我们现在北上广情结之复杂之处。

同在“上”中迷茫的好友问我,我鼓励(也带着自勉地)说:少有人走的路总是难的,难过copy别人的路。有意思的是,我用以上同样答案回应了两个问题,一个是“在大城市拼搏的迷茫”,另一个则是“人是不是一定要结婚”。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