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生人社交,从尴尬逃避到侃侃而谈
我是一个内向,且重度社交不自信的人。做过性格测评,大概是这样的,有图有真相。
我的性格测评常常扮演话题终结者,每次聚餐,都假装埋头吃饭,以此掩盖内心狂跳的紧张,以及不知所措的尴尬。聚会多了,胆子没长,肚子倒长了不少...
从小鲜肉变成大叔,才慢慢地意识到人际关系的重要,不仅带来有用的信息、建议、机会等资源,还可以带来同行的勇气,彼此关心的温暖。
于是,我开始直面这个问题,寻找方法,然后通过刻意练习,打破了和陌生人社交的恐惧。用进废退,是所有生物的基本法则,很多时候我们做不好一件事,不是天生不行,而是不懂方法,没有刻意练习过,才做不好。
如果此时,你也面临着像我一样的困扰,并且也打算开始直面问题,不妨试试这些方法。
/ 01 /
开场,激发兴趣
1、心理暗示
刚到一个陌生的环境,首先,我们来点深呼吸,然后默默告诉自己:“今天,我是这里的主人”,这个心理暗示,会让你鼓起勇气,主动搭讪。我每次在自己组的局上,总是能侃侃而谈,一到了别人的局,就原型毕露了,各种怂。
所以,从一开始,先给自己一点暗示,非常有必要,就像运动员上场前一样,通过不断拍打自己,兴奋!兴奋!
2、冷读热捧
想要一开口,就能激发起别人和你聊天的兴趣,毫无准备就冲上去,是行不通的。
我们需要先扮演“冷读者”,发生对方不一样的地方,然后以热情夸赞这个点作为搭讪切入口。先来感受一下两种不同的开场:
“你好,你是做什么工作的呀?”
“刚听你和别人聊天,你说话非常有条理,知识也非常渊博,你猜你是做培训或咨询的吧?”
两种开场的方式,你更喜欢哪种呢?显然,第2种会更加自然引发聊天的兴趣,不是那么唐突,这就是冷读热棒的作用。**先冷静地观察他的特点,“说话非常有条理,知识渊博”,然后是热情就称赞他“是做培训或咨询的”,觉得他非常的专业。
**怎么做好冷读热捧,成功找到切入的话题呢?你可以从至少三个维度找话题:
- 个人特质
- 情绪状态
- 周围道具
1)个人特质,包含他的外貌、服饰、身材、气质等比较特别的地方。
比如,我曾在公园跑步,遇到路人搭讪问路,开口说的是,“耶,背好挺拔,经常健身果然不一样”...我承认,当时送她到目的地的心都有!
2)情绪状态,对方当时的心情、表情和状态,只要稍加注意,就可以观察出来,并能用这个来作为话题切入点。
比如,“我注意到你刚刚听得很认真,今天哪个嘉宾的发言你最喜欢?”、“看你今天兴致很高,有啥开心事儿吗?”
3)周围道具,对方身边任何有特别意义的道具,作为切入点。一是体现你观察仔细,二是显示你很懂他,和他是同类,自然关系就近了。
我就曾经因为一个手机,搞定了一份工作。当时在酒店面试,很快就没有话题了,突然发现彼此都用锤子手机,结果聊天时间大幅拉长。
/ 02 /
中途,层层递进
有了好的开场,接下来,就是深入了解,建立初步信任,此时,我们需要保持节奏感和层次感。
1、节奏感
聊天是双向的,而不是单向的,无论是你说他听,还是他说你听,结局可能都没法自然推进下去,因此,聊天的节奏感就非常关键了。
我们可以用一个万能的三部曲“说-问-说”,先做个自我陈述,然后问开放式问题,再做自我陈述。
比如,先自我陈述,“你今天穿的裙子颜色很衬你,这花色也很少见的”,然后问开放式的问题:“可以问一下,你在哪里买的吗?”她说:“我去年在马来西亚旅游时买的”,于是你要来做一些自我陈述,“我去年春节也在马来西亚过的春节”,然后再问,“你比较喜欢马来西亚的哪个城市呢?”...
提问是根据对方的回答产生的,而且是开放式的,所以,在和他人聊天时,要认真倾听,而不是自己心里嘀咕,“我要怎么接他的话呢...”
2、层次感
如果打算和对方建立人际链接,而非一次无效社交,那谈话就不能只是停留在表面,而是要想办法更加深入彼此的心灵。
想让聊天更加深入,我们可以按这个顺序引导谈话:寒暄、事实、观点、感受。
和他人的谈话,通常是从寒暄开始的,说一些公式化的客套话,热热身,然后会谈到一些细节,关于个人的独特事实,比如特长、爱好等。然后进入到观点阶段,谈一谈他对某些事情的观点,最后是感受,是指他的爱与憎,这意味着在你面前完全卸下了防备,把你当成朋友对待。
3、冷场急救术
第一,正反回应。正面回应,就是我和你很有共鸣。反面回应,就是我和你没有共鸣,但是我很有兴趣探究你的世界。
比如,对方说:“我刚从罗马回来”
正面回应,“我上周刚刚重温《罗马假日》。真正的罗马和电影的罗马有什么区别吗?”
反面回应,“我从来没有去过罗马。罗马哪些地方是很值得一游的?”
第二,追问为什么,把主动权放给对方。
你可以问,“为什么你会…”,“……的原因是?”,或者“我不大懂你的意思,能再解释一下吗?”同时,你的发问中要加入一些自我陈述,让它不会成为一次考问。
第三,另起炉灶。如果话题卡住,实在聊不下去了,不用纠结,扔下这个话题,另起炉灶。
/ 03 /
结束,峰终记忆
人们会根据两个关键的时刻来评判一段体验的好坏:一是过程中最好或最坏的峰值体验,二是结尾的体验。这就是****“峰终定律”。所以,草草地结束谈话,会毁掉你所有的努力,那么,应该怎么体面地结束聊天呢?
首先,通过身体语言传递结束聊天的信号,比如看看手机、或者手表,向远处的张望,挥手招呼...暗示谈话即将告一段落。
然后,简要回顾一下你们谈过的内容,再次说明你对他非常关注,谈话很有价值,最后给这次对话画上圆满的句号。
比如:“很高兴认识您,和您聊天真愉快,尤其感谢你介绍的培训项目设计心得,非常期待我们的下次见面”。
如果有必要建立长期联系,记得留下微信,然后在分别后24小时以内,发微信感谢和对方有过愉快的交谈,期待下次能够再沟通交流。
— 总结一下 —
1)开场,一是心理暗示,鼓足勇气,主动出击。二是冷读热捧,激发对方的关注和聊天兴趣。
2)中途,一是“说-问-说”的节奏感,兼顾彼此,二是“寒暄-事实-观点-感受”,层层递进,建立初步的信任。最后是3个冷场急救术。
3)结束,释放肢体语言,回顾聊天内容,表示感谢,有必要,用微信加深彼此链接。
实际上,自信,才是在社交场合游刃有余的终极武器!当然,掌握一些技巧的好处在于,就像上战场前,手里握着兵器,自信百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