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小组讨论。5.19

2020-05-20  本文已影响0人  铃悦_知识分享者

对于孩子,评论事,不评论人,对孩子以中立,抱持的,包容的态度,给孩子穿大鞋。

而所有的评价都是在给孩子穿小鞋,不论是表扬还是批评孩子,都是在限制孩子,所以在育儿过程中,尽量不要对孩子做评论。

我们希望孩子学习,让孩子练琴,表扬他鼓励他,其实是满足了妈妈的自恋。

催眠:从外部影响人,有效,但不长久,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精神分析:是从内部影响人,效果更持久,可以改变人格层面的东西。

当家长带有目的性的去做事的时候,起的作用一定是相反的。因为,孩子是天下最懂父母的人,他能感知到父母的任何想法。

带有目的性的与孩子交流,一定是在控制孩子,而不是让孩子以他应有的样子去成长他自己,而是让孩子成长成了父母想要的模样。

背叛,其实就是一种成长,越理解早年,越不会被早年所限定,离家出走的孩子是一个勇敢的人。

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能发现以往的不足,就说明我们在成长。

精神分析是彻底的理性主义,带着淡淡的忧伤和过去告别,帮助我们更好的去理解自己,理解他人,看清人和事背后的东西,不再想要去改变对方,而是改变自己去适应对方。

武志红说:在你与我的关系中,是珍惜原则,不会与对方计较,不忍心伤害他,不评判,不纠结对与错,不忍心伤害别人,就会不自觉的去改变自己——慈悲原则。而在我与他的关系中,是权利原则,本质是控制对方。带有目的性的爱,不是真正的爱。

做自己该做的事,改变本身就在那里,不抱目的地去做当下该做的事情,结果一定会如你所愿,如果掺杂过多的愿望和目的在里面,结果会让我们很费力,消耗更多的能量。

当我们的内在顺畅、流动时,一切自然而然的就会发生改变。

自我认同,给孩子抱持的环境,少评价,引出他的内心所想,让他更好的过不被限制的生活,更好的做他自己。

当孩子离家出走时,我们应该如何跟父母交流?一,认同父母的感受,建立与父母的关系。二,认同孩子的感受,让父母理解孩子。三,不支招,不出方法。总之,谁来就解决谁的问题。我们跟父母讨论孩子的问题,本身这就是不对的。

精神分析:首先要满足对方的自恋,满足家长的自恋,先让家长进来学习。满足对方的自恋,就是说句话而已,他想是听什么你就跟他说什么,这样就可以迅速拉近你与对方的关系。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