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弃完美“人设”,做真实的父母——成为高效能父母的“秘籍”
曾有讨论云:金庸所设计的武侠世界中,哪种武功最厉害?回应者甚众,有人说是九阴真经,就算练错了练逆了都可以成为顶尖高手,有人说是九阳神功,花拳绣腿哪里抵得上内里的修为,抑或提名降龙十八掌或者六脉神剑——不管这场争论有没有结果,有一项不得不被提及——《神雕侠侣》和《笑傲江湖》里名震天下的“独孤九剑”,以及它背后那位影影绰绰的高人。
何谓“独孤九剑”?破刀式,破剑式,破枪式等等,各种武器各个击破。但总决只有一点,叫做“无招胜有招”。
听起来挺有些老子“大音希声,大辩若讷”的哲学意味,但也太抽象了,听不懂,学不来。
”无招胜有招”?绕了这么大一个圈子,如果我说,养育儿女也有这种”无招胜有招”的招式,你信吗?
《父母效能训练手册》(本文之后会简称《手册》),这本已经存在了40多年的“养育秘籍”——Parents Effective Training, 简称P.E.T,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托马斯•戈登创立。 PET workshop也是美国第一个全国性的父母成长训练营,并且,使这本备受推崇的书籍成为家庭教育的经典和开创性的父母指导书。
因为“历史”悠久,P.E.T的理论以及方法被后世众多的沟通及育儿书籍借鉴,不仅适用于父母和孩子之间,也适用于几乎所有的人际关系中——怎样才能建立有效的沟通模式,从而解决在家庭,学校和生活中已经存在的,或者潜在的冲突。
作为读者,理解全书的要点并不难——从“定义问题的归属”出发,戈登博士从三个主要的方面论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即——
问题的归属-归属于孩子的问题,应用“积极聆听”
-归属于父母的问题,使用“我”信息
-归属于双方的问题,利用“没有输家”的问题解决法
针对每种方法,书中都附加了详尽的例证以及额外的练习,力求读者能够通过“勤学苦练”掌握每种武器的适用范围和使用方法——不过,就算上述是古龙神乎其神的“七种武器”,又怎么能达到“独孤九剑”的高度?
我所要说的,其实并不仅仅是这些,而是——和方法论的明线不同,贯穿全书的其实是戈登博士提倡的所有方法之基础所在,即:育儿的最终武器,其实是——成为真实的父母。
什么意思?难道父母还跟偶像一样,要卖“人设”不成?
仔细想想,你在孩子面前真的没有卖过“人设”吗?
1.“完美父母”的“人设”值得拥有?
每个人在社会中或多或少都是表演者,但在育儿过程中,我们提倡的是真实。无论在其他领域中演技多好,在孩子面前,请做回真实的自己。
当你——
一边心不在焉地陪睡烙饼娃一边焦虑今晚还有报告要赶完...
周末刚带娃出门玩了一通,想午睡但精力充沛娃拉着你玩积木...
明明快要迟到了,娃仍然不紧不慢,你忍下怒火和他讲道理的时候...
今天项目顺利完成,下班回家一高兴允许孩子吃平时不让她吃的冷饮...
对老大比对老二严格得多,老二总是弄乱东西你却让老大帮助老二整理...
你的行动和想法真的一致吗?
如果你能感觉的到,相信我,孩子一定也感觉得到,虽然他们未必会准确表达。
而我们的所作所为,究竟是在告诉孩子“大人就是这样口是心非的”还是“口是心非是被允许甚至是必要的”?
除了方法, 我们其实应该从本质出发,来理解《手册》试图告诉我们的——在孩子面前,只有先呈现出真实的自己,才能使孩子表露真实需求,从而和孩子建立更紧密的联系。
“真实的父母会不可避免地对他们的孩子产生接受感和不接受感;他们对于同一行为的态度不可能永远保持不变;而是会随着时间而改变。他们不应(也不能)隐藏自己的真实情绪;他们应当接受一个事实,那就是一个父母可能会对某个行为感到接受,而另一个父母却不接受;他们应当认识到,每个父母都会不可避免地对每一个孩子产生程度不同的接受感”
也就是说:父母也是人,并且不完美,我们首先是真实的自己,其次才是父母、配偶、儿女等一切其他社会角色。表露真实,而后收获真实,这并不像听起来那样容易。
2. 编码和解码中丧失的那些“真实”
每一次和孩子的谈话,都是一场信息交换与沟通,有沟通就有发出者和接受者,也有编码和解码的过程。而语言(或者非语言信息),是传递这些信息的工具。通过交换信息,我们和孩子达成信息交换,从而构建了我们之间的关系。
线性沟通模式这也是罗纳德·阿德勒在《沟通的艺术》里面构建的基础线性沟通模式。在他的理论中,信息的发出者和接受者传递信息的效率,取决于两者背景的重叠程度——背景重叠越多,信息传递效率越大,反之则效率较低。传递过程中会受到众多噪音,如外在的、生理的和心理的噪音的干扰。
父母解码方式的“偏差”《手册》中从这种沟通模式出发,解析了当和孩子对话时,因为编码解码过程中信息的错置和丢失可能产生的情况。比如:孩子问“什么时候吃晚饭”,父亲解读为“他想吃完饭赶紧出去玩”。当孩子作为信息的发送者,如果接收者(即我们)不抱有聆听的态度,可能会误解孩子真实的意图。
孩子解码方式的“偏差”同样,当我们作为信息发出者的时候,我们不明确的态度和语言也可能被作为接收者的孩子进行不同的解读——比如累了一天回到家,孩子却跑来要求一起玩乐高,你的回应“你真烦人”可能会被孩子误会解读为“我做得不对”,而不是事实“你很累,需要休息”。
3. 你被“爱与自由”绑架了吗?
关于育儿,给予“爱与自由”的说法的确很积极和正面,但需要铭记的一点是——我们应该把它当做一种态度,而不是手段。
只要我们对孩子的感情发自内心,并且对他/她的行为有信任感,无论是爱,还是自由,都是自然而然可以给予的。但是,如果把“爱与自由”像教条一样“实施”,不能有“不爱”和“规矩”的时刻,那就是一种表演和假装。
或许有时候,我们把自己的“开明”演得过火——接受孩子的一部分行为而不接受另一部分,本来是十分正常和自然的事情,而假装接受孩子的大部分行为,则是对自己和孩子的双重欺骗。
实际上“不可接受”却伪装为“可接受”:“虚假接受”这些情形是否有些熟悉?
我小时候,尽管我爸妈会说“考了多少分都没关系”,并且在我把低分考卷带回去让他们签字时不发一言,但我的心理压力并没有因此而减少。
我十几岁的时候和同学一起坐火车去北京玩,尽管没有禁止我去,但我妈脸上不赞成和谴责的表情说明了一切。
或许我们所扮演的“开明”姿态,孩子却未必买账——他们的觉察能力比我们想象得要敏锐得多。就算他们听到了你那些口是心非的语言,你的语气,动作甚至眼神,其实已经暗示了——“我心里可不是这么想的”。
4. “积极聆听”不是一种“反制”的手段
在《手册》一开篇清晰地定义了“问题归属”后,针对归属于孩子的问题,建议了“积极聆听”的手段。
比如这些时刻——
-孩子在消化白天在学校和朋友产生冲突的难过情绪
-孩子快要开始表演了,他很紧张
“积极聆听”是一种健康的父母能够介入和提供帮助的手段,通过“接受性语言”接纳孩子的心理感受,和孩子建立情感上的关联, 然后帮助孩子自发定义问题和解决问题。父母选择不直接提供解决方案,而是通过和孩子建立联结后的引导,让孩子回归理性和自控的轨道。
与此相对,戈登博士在书中例举了十二种并非正确选择的回应方式,他称其为“绊脚石”:命令、控制、指挥、威胁、训诫、布道、说教、建议、批评、指责、赞扬、嘲笑、贴标签、安慰、解释、分析、质问、开玩笑、转移话题——所有的这些,都可能会让孩子难以开口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
“积极聆听”可以帮助孩子开口,但切记切记——放下其他的目的,例如——打着“指导”的名义操纵孩子。
比如这个例子:
-“考试成绩下来了,我数学没有及格...”
-“你一定很烦心”
-“我当然烦心”
-“你有点难过”
-“不仅是难过,这可能会影响我期末的总成绩”
-“你觉得无力,因为你之前没有好好备考”
-“你是说我没有好好准备才考成这样吗”
-“难道不是吗?这是个教训”
-“(讽刺语气)这就是你一开始就想说的吧...”
也许你以为你已经做出了“积极聆听”的姿态,帮助引导孩子,但你的谈话抱着孩子随后就觉察到的目的,这不仅仅会让你的“真实目的”虽然谈话的深入而“暴露”出来,同时也让孩子觉得你在“诱敌深入”,不仅当场做出“防御”的姿态,还让他对今后同样形式的对话心存疑虑甚至反抗。
一个“武器”的效用,取决于使用者的使用方法——正如“积极聆听”帮你打开了一扇门,我们所要做的是和孩子一起走进他的内心,而非偷偷地夹带私货,这无疑是冒着孩子“砰”一声直接关门的风险。最具破坏性的,莫过于用友善的态度鼓励一个孩子表达他的真实情感和看法,然后再加以评判,诱导和说教,从而达到自己预先设计好的目的。
最坏的结果是,无论你是不是“真的”想听,或许他/她已经“真的”不想说。
5. “你在害怕什么?”
每对父母都想知道,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是怎样的。对我们自己所在的东方文化来说,作为家长自然获取了权威,这是不容置喙的事情。这甚至和这孩子对父母的崇拜也并不一定相关。退一步来讲,就算我们自认为自己并不以“权威”自居,事实上在孩子眼里,我们是“大爸爸”和“大妈妈”, 是以某种“全知全能”的面目出现的。
我们实际上的“形象”与孩子眼中的“形象”在孩子的眼里,因为他对我们的依赖和依恋程度,常常会美化甚至神化我们的形象——比如为我们添加一些超出现实范围内的能力、知识,或者品格。而我们也常常会自觉甚至无意识地想要塑造和维持我们在他们心中的形象——有时候也包括那些“不现实”的部分。
当孩子怀着对世界的好奇,开启“十万个为什么”的问答模式时,你有没有明明不清楚却出言敷衍给出的答案?
当孩子抱有对你的信任,对老师承诺“我妈妈一定能做出这件演出服”时,你是不是忍心承认自己力有不逮让她失望?
当孩子眼神笃定,信心满满,小头昂得高高求助于你的时候,你或许对自己说:我只是不想让他失望...
事实上,我们对孩子的隐瞒和敷衍往往最终会被觉察到,或者,为了避免被觉察,或许父母会使用另外一种策略——拉远自己和孩子的距离以维持“权威”的形象。无论是哪种形式的隐藏,都是对父母和子女之间坦诚关系的一种伤害。
如果父母依赖于自己“权威”的形象,并且运用这种“权力”来“奖惩”孩子,那么“规范”孩子的就不再是孩子自身的觉知和自律,甚至不再是父母,而是高压的“权力”本身。而这样的后果,往往是到了孩子青春期的时候,父母会受到明确的“反叛”——“权力”消失得比想象的要快得多。到时候,父母不但收不到顺从,甚至还会出乎自己意料地收获怨恨和愤怒,报复和欺骗。
孩子希望父母参与到成长过程中,但不是用“权力”而是运用“影响力”。只有孩子认知到父母是个真实的人,有真实的需求和感受,也有真实的能力和弱点时,他/她才会学习怎样和“人”而不是“操纵者”或者“神”相处。只有这样,他才能理解——自己的不当行为,会给同样身为“人”的父母带来怎样的影响甚至困扰。自己的烦恼,同为“人”的父母才有感同身受的可能。
作为父母,我们自己也处在成长的路途中——我们要接受我们是不完美的普通人这个事实,而孩子也需要接受这一点。只有这样,来源于你的那些表达、流露、关心、倾听、理解,才是真实而可信的,而孩子会以同样的真实袒露回报于你。
我们的目标不是要做完美的父母,我们对孩子的期待也不是一个完美的孩子。在这条升级打怪的道路上,孩子不是大boss而是我们一起战斗的队友,彼此心意相通,“招式”自然会更强大。
御剑而行,我们一起“笑傲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