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心灵的船长,只是它闹闹嚷嚷的乘客。
连续写了一个多月的文章,中间突然就停笔了,虽然在这里也没认识的人,更没人认识我。关注我的那几个简友,也只是走了下过场,没有其他任何交集。不过他们现在都还没取关,不管是什么情况,是得私下去说句谢谢了,说不定还能交到个朋友呢!
对于为什么突然停笔,就简单的说下个中缘由吧,顺便聊聊自己的一些职责经历。丑话说在前头,我文笔不怎么好,甚至自己读起来都觉得有点乏味。另外,也没有什么经验和技巧可分享,如果你是希望看“从月入3千到月入3万,是怎么做到的?”这类文章,就没有往下看的必要了。我只是用简单乏味的语言,说着自己平淡无奇的故事。
![](https://img.haomeiwen.com/i16759422/5a241c4f5a8184be.jpg)
刚开始来简书的时候,我正在找工作——没错,在90后大规模辞职的大潮中,我也是其中一粒沙子。去年毕业以后,由于专业原因,去了沿海某一家电子厂。正如网上所说,那种地方,最容易消磨一个人的斗志,而我的斗志,在一个月以后就消失殆尽了,苦于经费等各种原因,没有拍拍屁股就走人的勇气。庆幸在那里还有一起招过来的同龄人,生活好歹有一丝丝乐趣,否则的话,本来性格沉默的我,势必会抑郁的。
至于在那里工作是怎样的一种状态呢?我突然想到某个搞笑视频里的一句话:“我千里迢迢从外地赶来广东,就是为了听你们叫我一声靓仔,可你TM却叫我*毛!”没错,大概就是这个样子。
![](https://img.haomeiwen.com/i16759422/6180a5af5550e93a.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6759422/fd9616d0b66e1961.jpg)
就这样熬到了年底,省吃俭用攒够了跑路的钱,在一月初辞了职。“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我开始了一个月的沿海旅行,去追寻自己向往的“诗和远方”,释放这几个月来的痛苦与不堪。然后便以一个“失业者”的身份回到了农村老家。
回到家后我才把自己的情况告诉父母。本来想辞职后想去找份工作,然后把辞职的事情瞒过去的。但是实在身心俱疲,没有一点找工作的欲望,索性玩一个月,然后回家交代实情。从小到大,家里人一直都是为我着想的,这一次他们也支持和理解我的决定。
杰克·凯鲁亚克的《在路上》中有一句话:“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没关系,道路就是生活”。虽然踏入社会的第一步不太顺利,但路还要继续走。过完年之后,我踏上“金三银四”这条大船,开始了一眼望看不到尽头的求职之路。
工厂是绝对不会再去了,而我的专业又只能找工厂的工作,没办法,只能选择转行了。这样一来,我的工作经验就化为零,唯一拥有的就是一张文凭。
我当时的想法是,先找一份自己不反感,还过得去的工作,然后慢慢沉淀。于是开始海投了很多份无需经验的工作,大部分石沉大海,只有几个发来了邀请。筛选之后,留下其中三个,硬着头皮去面了试,结果可想而知。
接下来的半个多月也是同样的状态,面试一直都不理想,过了的几家要不就是坑人的,要不就是自己不想去。迷茫,焦虑,无助感渐渐袭来。某天经过一次非常不愉快的面试之后,我回到出租屋里,像个傻子一样做在床上,对着那惨白的墙壁思考良久。最终,决定先不面试了,用一个星期来想想自己到底想做什么。(当然这不是我突然地幡然醒悟,而是看了一些文章,有过一些咨询)
文案编辑——这是我的最终选择。至于为什么会选择做这行,就不便多说了,当初还写了篇文章的,现在翻来看看,哈哈,竟然没什么印象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16759422/279715d10045be34.jpg)
有了目标之后,心里突然感觉一下子轻松不少。接下来就是买来相关的书和看一些网上的视频,然后开始做一些简单的文案。
也就是这个时候,我来到了简书。如图中所述,我当初的目的仅仅是来练习写作,但是慢慢发现里面还有各种值得借鉴和学习的东西。而让我受益最多就是在这里了解到了投稿这件事,于是我找到了一种很好的文案练习方法,就是找一些文案的稿子来练习。至于投稿就没必要了,这个自知之明还是有的。
这段时间,我一边自学一边投简历,刚开始邀应聘的很少,而且大部分是自媒体编辑。我想要找的是有实体企业支撑的文案编辑,也就是说做产品文案。另外,我也看到了很多关于自媒体如何“从月入3千到月入3万”的文章,当时还是有点心动的,但是我心里清楚,不能被这样的“幸存者偏差”所迷惑。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对于这种东西,我说下自己的看法:“那些贩卖焦虑然后又贩卖成功学的,只是用极少数富人生活来让你各种难受,不仅被收割了韭菜还被收割了智商。”当然,这只是一己之言,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想法。
一个月后,凭着自己那几篇蹩脚的文案作品和一段“别出心裁”的自我介绍,我搭上了金三银四的末班车,找到一家企业文案编辑的工作。所谓的“别出心裁”,就是用文言文做自我介绍。当时面试官还问我是怎么想到的这个介绍方式,是不是用网上的模板。我回答说,这完全是自己的灵感,自我介绍也就相当于文案一样,我想做出点新意。
我一直相信高度自律即绝对自由。于是,刚开始工作,就做好了一份“完美计划”:
1.上下班在地铁上的时间看书。
2.中午从一个半小时休息时间中抽出半小时健身。
3.下班之后健身半小时~一小时。
4.晚上写作,简书坚持日更。
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我还是高估了自己的毅力。因为毕竟是转行,熟悉工作这段时间比较艰苦。坚持了一周之后,发现自己实在没有那个精力。上下班的地铁上挤满了人,连看手机的空间都没有。回到家也早已没有写作的欲望,只能草草的写几个字不让断日更。但最后还是断了,而且是我故意的,因为这样敷衍的写作完全是在自欺欺人。倒是中午还坚持了健身,下班之后有精力就去,没精力直接回家。
于是,这一个多月的时间,彻底放弃了写作,暂时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现在,工作已经基本熟悉,慢慢开始得心应手,但是要做到计划的那样,还是很难。我只能偶尔写一写,每天看不固定时间的书,一周游两次泳,每天不固定时间的健身……
![](https://img.haomeiwen.com/i16759422/e7bbca2bdcf5dea4.png)
突然想起奥尔德斯·赫胥黎《论舒适》中的话:我无法驾寂我的命运,只能与它合作,从而在某种程度上使它朝我引导的方向发展。我不是心灵的船长,只是它闹闹嚷嚷的乘客。
毕竟,和大部分人一样,我只是个普通人,没有“从月入3千到月入3万”的能力。我觉得自己现在过得还挺开心的,也想明白了:人生嘛,别弄得太庄严,随意随性一些更好。这就像一趟旅游,把每天的日程,每一个具体的细节都规定下来,按步就班的走,这旅游还有趣味吗?人生是一部小说,得有悬念,有冲突,有曲折才会更精彩。这个世界,有太多的结果没有原因,有太多的原因没有结果。只要明白根本的一条,人生是为快乐而活的,就足够了。
好了,我这过于平淡无奇的故事写完了,没有经验之谈,也没有技巧可授,仅仅是写出自己的真实经历,至于有没有人看,也无关紧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