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狗十三》观后感

2019-04-10  本文已影响0人  小伙老掉牙

看了朋友推荐的电影《狗十三》,感觉有点触动,想写点什么来舒缓舒缓。

故事讲述了一个叫李玩的少女在一个父权家庭里的坚持与妥协,在中国共有的家庭模式里很多人都能在里面找到与自己的相似点从而引发共鸣。

按照大部分人的实际年段,在少年时期刚好是初中高中之际,离不开学习的环绕,而此时父母的急切就能显现出来了。电影里老李对李玩的学习表示关心但是却不能尊重李玩自己的兴趣爱好,这是我感觉到教育畸形的第一点。在我看来,李玩喜欢物理就应该去搞,而不能强迫她去做自己内心排斥的事情,那个为了总体成绩而去压抑自己的喜好的做法总觉得有些心塞,我不是说其他不用搞而是说应该以兴趣和孩子的意愿为衡量基础,要多方面进行考虑,照顾一下孩子的感受。

另一个镜头是爱因斯坦的到来,李玩对一只狗狗的照顾可谓是真心真意,买猪肝拌饭给它吃,这说明她开始接受狗狗了并且不生爸爸的气了。后面狗丢了李玩那疯狂找狗的举动令我触然,这是坚持。再后面家里人找一只假冒的爱因斯坦时她极力反抗,可是后面因为家人的状态她不得不妥协。其实,她不过是想看到家里人对于爱因斯坦的态度而已,就像她所说的我并不是想要一只狗。我这时候想到一句话:结果有时候并不重要,看重的应该是对待事情的态度。虽然说到最后李玩再没有坚持找狗,遇到了爱因斯坦也不敢相认,这一幕很戳心的。有时候错过了便是错过,不需要再执着挽留,拥有的都是侥幸,失去的才是人生。

还有李堂,在长辈的眼里是别人家孩子的标本,其实所有人都一样平凡,李堂也一样拥有少年期的特征,对恋爱的痴迷,对溜冰唱K的热爱。有时候我们会因为某个人的一方面而去神化他,其实这并不好,欣赏他的优点,但是也要包容他的缺点。这让我连续到吴秀波事件,在没出事情之前,他是国民男神;出事后,他是渣男。其实,他人的生活我们并干预不了,在评价他人的同时要反省自己。不必与他人一样诟病,流水任它急,孤舟不偏离。

李玩的父母离婚而李玩跟随父亲生活,注定她的生活没有那么完整美好,后妈和同父异母的弟弟都让她感到格格不入。作为子女,看到父母对待自己和兄弟姐妹不一样,总会有吃醋的,父母对子女的关心能让一个孩子变得更加乐观向上。其实这是教育层面的东西,里面有一个镜头是昭昭用衣叉打到奶奶而没有道歉,只是用一句孩子小不懂事来作为理由,其实这样不对,孩子小不懂事这句话不能说出来作为熊孩子破坏的理由,当孩子做错事后应该及时教导,让他意识到自己错了并且自己承担责任。你看他们一家老小都惯着昭昭,电影后面昭昭溜冰趴下去后永远不懂得自己站起来,这其实要怪父母的教育氛围,所以我想说的是:不能因为宠爱而忽视对错,应该让破坏者承担一定的责任,这样子才有一个合适的规则,才不会有人在圈子里受委屈,事情的结果有时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处理事情的态度。

还有一个镜头让我特别有感触,就是高放与李堂相恋后竟然喜欢上了李玩,我想说这高放是一个没有责任心的男人,我莫名想骂他,可能与我的价值观有关。其实他作为青春期的男孩,这种喜欢是不稳定的,就像喜欢一个玩具一样尝新鲜感。但是我觉得这个我们一个警醒:当你与一个人在一起的时候,请忠于他或她,这其实意味着一种责任和信任。可能感觉会被时间冲淡,但是你们一起做过的事情不会磨灭,如果爱请深爱,不管用什么手段。这时候我特别佩服李堂,发现不对劲马上询问交流得到答案后马上抽身而退,这样不至于深陷泥潭不能自拔,我想说,如果两个人不合适的话,请及时放手,才不至于相爱相杀。天鸿里面说,从来就没有什么结果,人生只是经历,在人情冷暖中不断浏览,经历,感受,顿悟。

看了一部电影,让我多愁善感,有作为子女一样的共鸣,也有对孩子教育方面的话语,还有两性方面的警悟,总之,在生活面前,很多时候我们只是一个旁观者,我们没有能力去改变,能改变的只有自己,体验他人的事情然后反省自己,给自己一个警钟,挂在漫漫人生长路上指引着。愿所有的美好,都能在你身上发现。愿所有的不幸,都能悄然淡去。


希望我的文字能够你带来力量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