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茹锦:如何从书中选出适合“化”为课程的内容?

2020-01-22  本文已影响0人  茹锦花开

近十多年来,我化过很多书为课程,也把“化书成课”这门原创技术,传授给了近3000多名学员,帮助他们中的很多人通过读书,实现了知识变现和培训师的转型。

我曾经化过《关键对话》这本书为课程,很多《化书成课》课程的学员也会带这本书来化课。前段时间,我在一家大型的汽车制造型企业授课,因客户的要求,我在授课前推荐了一些书籍。

结果课程当天,大多数学员带来化课的书都是《关键对话》。

课程中,我了解到现场的参训学员,98%以上都看过《关键对话》这本书。于是,顺应大家都想化这本书为课程的愿望,我带着学员做了一个小游戏。

首先,请学员翻到《关键对话》这本书的目录,从原书的11个章节里面,选出自己最想“植入”课程中的五个章节。

第一步先自己选择自己记录;第二步则是小组讨论,以小组为单位选出大家都认为一定要“入课程”的五个章节。

以其中一组“火锅组”为例,他们选出来的五个章节分别是:

第一章 何谓关键对话

第三章 从“心”开始——明确自己的真正目的

第四章 注意观察——如何判断对话氛围是否安全

第五章 保证安全——如何让对方畅所欲言

第八章 了解动机——如何帮助对方走出沉默或暴力状态

接下来第三步,请各组总结归纳出每一章的特性,用一个词语或短语来代表这五个章节的特性。

经过一系列的头脑风暴,各组对每一章节的特性“命名”如约而至。

“火锅组”把他们刚才选出来的五个章节分别命名为:

第一章——定义关键对话

第三章——谈话前的探索

第四章——谈话前的准备

第五章——双方达成共识

第八章——消除谈话阻碍

最后第四步,请每一组通过集体的观点交换,对这五个模块进行“分解”,分解出来的内容就是我们未来在课程中要讲授的内容。每个模块细分出三个内容来,分解的时候可以不参考《关键对话》这本书。

为什么分解内容的时候,建议大家不参考原书内容呢?

如果大家都参考原书去细分内容,那么很容易勾勒出书的框架,但是这样做毫无意义 —— 一本书的框架,是作者自己的想法,未必一定对,也未必一定好,没有任何一本书,我们能说它的框架是完美的。

一本书,它可能包含了32个知识点,其中2个是作者最主要的论点;4个是为了支撑它的分论点;12个散落在各章节,是各章节的主要核心;其余14个,作者可能觉得不重要,简单带过。

那么,作者如何谋篇布局,先写什么,后写什么 —— 跟我们开发课程有多少关系呢?

所以,更好的办法是什么?是根据我们即将开发的课程——想要给学员传达的理念、想要给学员带来的价值,去规划和设计内容,这些内容可以和原书有相似之处,也可以和原书没有相通之处。

关键在于,你希望学员从你的课程中学到什么、收获到什么、感悟到什么,这才是在我们开发课程时,时时刻刻要注意的东西。

大家经过又一轮激烈的思维碰撞,最终根据各组开发课程的初衷和立意,对五个模块进行了细分和铺排。其中,“火锅组”呈现出来的【计划授课内容】如下:

第一章——定义关键对话

关键对话的定义

关键对话的特点

关键对话的局限

第三章——谈话前的探索

我的立场是什么?

对方的立场是什么?

谈话的目标是什么?

第四章——谈话前的准备

观察对方的表情

观察对方的动作

觉察现场的氛围

第五章——双方达成共识

心态调整法

对比说明法

共同目标法

第八章——消除谈话阻碍

询问感受

引导情绪

坦诚面对

如果你看过《关键对话》这本书的话,相信你从这里已经看出来了,这个简单的【课程大纲】里面,既有涉及到原书中的内容,也有原书之外的方法和技巧。

当这个大纲经过润色、补充、调整、框架搭建和流程设计、转变成课程之后,它是融汇了书中内容、团队智慧、共同经验、现场灵感的一门全新的课程。

所以,如果想从【价值匹配】的角度,从书中筛选出适合转化为课程的内容,只需要问三个问题:

• 你想要通过这门课,给学员传递什么样的理念和价值?

• 课程中加入这一部分内容之后,能引领学员走向你设计的那条【梦想之路】吗?

• 书中的这段内容,和【你想要创造的价值】及【学员想要体验的感受】匹配吗?


这个游戏很简洁,如果你手中恰好有一本你喜欢和熟悉的书籍,那么你现在就可以尝试和实操一下。

第一步,首先翻开这本书的目录,从原书的多个章节里面,提取出你最想纳入到课程中的三个、四个或五个章节。

第二步,单独归纳出每一章的特点和属性,然后用一个词语或短语来分别“描述”这几个章节。

第三步,把每个章节作为一个模块,根据你想要传达的价值理念、你想创造的课堂体验,对这几个模块进行内容“分解”,每个模块细分出三个内容来,分解的时候不参考原书。

只要这三步,就可以从书中筛选出和你的课程价值相匹配的内容。这里的课程价值,指的是这个课程的定位、价值观、深度、格局。

只要学员品尝到的课程“味道”满足了他们的学习期望,只要从书中筛选出来的内容和课程价值匹配,只要“化书成课”的整个过程条理清晰、有章可循,这个课程就有机会让学员得到心智的成长、内心的笃定、能力的突破。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