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科普宇宙之旅

最“大”的病人——宇宙

2021-03-12  本文已影响0人  何处是我的归宿

大家好啊,我是地球宝宝,今天是我到医院报到的第一天。话说,我这刚来就接受了一个非常棘手的病人啊,额,让我看看他长啥样啊。

宇宙

哎呦,这么帅气的病人怎么会得病呢?“护士,把他叫进来!”“对不起,医生,他有一些很严重的毛病。”“什么?把他病历给我看看!”

宇宙膨胀

嘿,好家伙,膨胀,哼,宇宙这小子又在偷吃东西,怕是长得太肥,把肚皮撑破了吧!且慢,宇宙膨胀可不是多吃一点的问题,膨胀是指空间上进行膨胀,大家都知道,宇宙始于大爆炸奇点,早期的宇宙物质十分密集,各种气体云聚在一起,炽热而稠密,随后就形成了恒星和星系,不过它们可没像我们今天看到的那么稀疏,它们彼此之间都离得很近。不过呢,好景不长,我们的这位病人蹦跶没多大会儿就生病了。这些昔日的“好哥们”都开始疏远了,光谱出现了红移。到现在,真空光速只有30万千米每秒,大家都觉得这个数字已经很不可思议了,但是相比于宇宙来说,还是差了点儿,有科学研究显示,宇宙的膨胀速度已超过光速,这就意味着,光永远不可能从宇宙的一端传到另一端。好比宇宙是一个人,他大脑发出的指令永远传达不到该到的位置,双脚动不了,双手也做不了任何事,就连心脏泵的血也输送不到全身。总而言之,现在名为宇宙的病人以经是一具尸体了。

“哎呀,终于明白啦,不过,他都已经是尸体了,护士你还叫我救他干嘛!”“那不是多了解点知识多多益善嘛......”那好吧,那我们再多了解一下这位病人的知识吧!

宇宙在138亿年前,大爆炸,在某种极度混沌的背景下,宇宙形成于一个极其微小的质点,空间在密度极大温度极高的状态下爆炸,由此开始了宇宙时间及空间的膨胀。此时宇宙间的密度高达数十指数幂千克每立方米,这使得所有的力都具有同一作用效果。随着宇宙体积的膨胀,宇宙也迅速冷却,片刻后,万有引力得以独立存在。又一瞬间,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由能量产生,使物质得以耦合的强核力也分离开来,在此期间,宇宙经历了猛烈的扩张,物质在小范围内稳定下来。随后,最简单的复合物质粒子形成,电磁力与弱力也最终分离。大爆炸后约10秒,稳定的原子核形成。大爆炸后30万年,宇宙中最简单的化学元素才终于形成,宇宙开始被弥散的气体所充盈。

133亿年前, 万有引力将气体聚集并且加热,第一批恒星发出亮光。恒星通过核反应,产生能量与其万有引力抗衡,并产生了较重的化学元素。当第一代恒星衰老并灭亡,重元素被抛撒到星际空间,并在引力作用下再次形成第二代恒星,第二代恒星也进行着更为剧烈的核反应,创造出更重的化学元素,并也经历了更为轰烈的爆炸。此时我们常见的物质比如铁或铝已经基本形成,间开始形成尘埃和蒸汽,乃至简单的大分子物质。

就在这样的背景下,约50亿年以前,我们的太阳作为第三代恒星应运而生了,其引力场束缚了一些巨大的岩石和气团,使它们保持在特定的轨道上运行,它们也就成为了太阳的行星。45亿年以前,地球作为太阳的行星,也在频繁而猛烈的岩石碰撞汇聚中诞生。

好啦,今天的出诊就到这里,明天见!喜欢就请点个小心心支持一下哦,若有不足之处,烦劳各位指教,若想看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我,拜拜~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