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为未来最赚钱的人?
在生产端,商品匮乏时代的消费者选择单一而有限,消费行为主要由厂家主宰,即过去是卖方市场。如今商品泛滥同质化严重,消费者由后排变前排主宰了卖方市场。定制化生产和服务就是买方市场崛起的结果。
在技术端,电商、移动支付、物流仓储等基建既消除了信息不对等,还使商品和服务的整个交易过程变得愈发高效。
在文化端,大部分人已解决温饱,进入精神、个性、归属感、满足感、娱乐等文化属性消费环节。
以上就是消费升级核心要素:每个人在自己能力范围内,用最低的成本获取最好的服务、商品、体验或某种生活方式。换言之,消费升级的核心就是老生常谈的话题,未来最赚钱的是这些人:“非常专业的人”、“把服务做到极致的商家”和“具有工匠精神的个体户”。
或者说,这些人将雄踞在自己所在的领域掌握了大半江山的份额,更可怕的是这个份额只会愈来愈大,因为生产模式、技术、文化等消费要素在剧烈升级。
这其实是自然规律,也是造物主的阴谋。
好比一支球队,教练分配队员各司其职、各就各位打好自己的位置,彼此紧密配合最终赢得胜利。同理,通过消费升级将人群进行过滤、筛选,以便将各自的细分领域耕耘到极致促进人类文明,构建更美好的生活方式。
未来的市场一定是这样演化的:更好的商品、更专业服务一马当先,而不够好的将越来越无人问津。即,市场会自动把最适合的人放在最合适的位置上,去生产制造出最精美的商品和服务。
现在是40分的个体未来没办法生存,现在是60分活得蛮滋润的商家或个人未来会很有压力,现在是高枕无忧的80分商家或个人,其市场很可能被81分的对手所动摇。未来属于几分的群体?只会无限高,每个领域都将被90分甚至是99分的高手所吞没。
所以,未来有什么消费升级的红利或者风口吗?
有,且仅有一个,那就是找到自己的天赋才能,然后想尽办法将其发挥到极致。因为未来的竞争不是吃苦耐劳的竞争,不是投机倒把的竞争,更不是资本追逐的竞技,而是天赋才能的竞争。
从小喜欢文学但就是学不好还很抵触数学的人,努力能考60分,很努力能考75分,拼命可以考85分,再拼命很可能就是崩溃。而从小就喜欢也擅长数学的人不努力可以考60分,努力一下轻松考95分,拼命可以成为数学家。
未来的市场一定会让他们各司其职站好队,前者文学、人文相关,后者数学、科研、学术相关。这样才能既让他们各自创造更大价值,而且市场也会公正地回报他们最多的钱,同时他们在工作中将获得更高的满足感。
未来拼的是天赋,可是,不相信自己有什么天赋才能,怎么办?
你的天赋就像一颗被蒙上尘埃的宝石,遗弃在一个偏僻的角落,静静地等着被发掘。只要你能够找到合适的路径,从日常生活的细节中留意天赋留下的‘蛛丝马迹’,你就能够寻找到打开天赋大门的钥匙。”
可搜索“如何找到自己的天赋,并将它发展成你的事业1.0”,文章中详细介绍了发掘天赋才能的各种实用方法。可以这样问自己,你相信自己的独一无二吗?你的手机屏幕有设置指纹锁、各种APP应用和支付验证也有设置指纹锁。每个人的天赋才能就和指纹、NDA一样,都是独一无二的。从遗传学和统计学角度分析,60亿人口平均也要6000年左右才会出现一次一模一样的指纹。问题的关键在于仔细、认真向内察觉自我天赋才能的蛛丝马迹。
我知道自己在某方面有擅长的才能,可年龄太大,担心来不及怎么办?
如果是年长、有家庭压力等原因,那么,更应该尽快启动天赋异禀的项目,因为市场越来越细分,并逐步把极具天赋的人筛选出来,放在我们目前所在的领域来跟我们竞争,让我们无路可走。这并不可悲,这才是“天道”,我们本就应该去做自己擅长的领域,不该霸占别人的底盘。当然,霸占也没有,都是专业化的市场怎么竞争得过。
我花了四年的时间进修某个专业,我在某个领域积累了10年的工作经验,不舍得这些沉默成本,不想也不敢转型,怎么办?
没用的,市场不以资历排辈,未来拼的也不是资历,拼的一定是天赋。因为天赋异禀,哪怕一个新人,很可能用3年的时间就完全秒掉有10年资历的老前辈。既然早晚要被市场点名去适合自己的领域,早晚要被筛选重组,为何不现在就开始在天赋领域做好布局,提前扭转未来的被动局面呢?
不论你目前是自由职业者,主业+副业,还是全职业态,若想挤进未来最赚钱的人行列,即若想成为未来极具竞争力的人,那么,现在无不应该寻找自己的天才,找到自己的天才并严肃评估当前从事的工作是否能发挥自己的天才。若答案是否定的,则需要快马加鞭去寻找一个新的开始。
未来的商业组织只会找最专业的雇员,他们可以在全球各地自由办公,而且借助网络要招聘到最专业的雇员也很容易,雇主完全可以在几十亿人中挑选性价比最高的雇员,最专业的群体也可以在全球自由服务最钟意的公司;如果你的商品足够优秀,相信的全世界的代购都会来找你。
未来没什么好担心,布局无非就三件事:一是发掘自己的天赋和短板(很多人还在第一步迷茫),二是发挥天赋(扬长),三是与互补自己短板的人紧密配合。若非如此,天理焉在?这就是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