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喜随笔|人间又一年,灵魂在文艺复兴的色与形中颠沛
一年前,那个秋阳暖照的下午,空气中飘散着桂花的淡淡清香,惬意、安宁。坐在露台的台板前,我慵懒地翻看着笔记本屏幕里新近感兴趣的文艺复兴壁画。
突然,就笑喷了,刚入口还没来得及玩味的咖啡,毫没迟疑,瞬间就冲电脑屏幕喷去,满屏幕的斑斑点点,像是给这两个人穿了衣服。
真的是笑喷了。
然后,就想到拿起笔记下这奇妙的感受。决定写下文艺复兴画作真的就是这样一个很随便的行为。
Expulsion of Adam and Eve, Masaccio (Italy), 14272022年9月3日北京时间,我写下了马萨乔的《失乐园》。
确确实实就是个临时起意的行为。
写着写着,觉得找50幅感兴趣的画,按大神说的弄个模版(他说自己要写100幅、我没敢,想着写50幅会显得谦虚一点),把读到的资料整理后填进去,打算每篇总结个几百字,很轻松的事情,这样50天就可以拿下50幅画,归纳整理的同时或许再开一门新课也很过瘾,而终极目标则是我在全球的各个展馆、美术馆、博物馆都可以多少驾驭一些我看到的东西。
在写了几篇后,就又回头补了个文艺复兴的序,背景、资本家族、甚至是蛋彩画的实操原理,在形式上健全了一个全新历程的起点模式。
于是,就这样一直写了下来,不成料到的是一直激情都在线,以及那些想写停不下来的冲动。时光仿佛真的跳回500年,我则装模作样地却很认真地一路走过来,在教堂、祭坛、天花板、修道禅房穿梭,忙得不亦乐乎。同时剔除了那些想滥竽充数浪费时间的所谓写作程式。
全球网上漫游,几十本精选书籍的阅读,上百视频的观看。某些画面中的感悟、情节、触动都一并记录下来,期间还逛了无数次的全球各大展馆的官网网上展览,每幅画都挖地恨不得三千尺,看了无数的画作,也查了很多画家、赞助人的祖宗十八代、查了相关的历史、神话、民间故事以及画家的各种八卦,感觉自己人都圆了起来,尽管咣当得还很厉害。
总会有稳圆的那一天。
起步于资料阅读与理解、到从心而出的感悟,感觉自己一天一天逐渐强大起来。有些文献中不规范、没有到位的阐述,错误的、应付的文献也被我发现,或者隐藏于细节里的细腻,被我领悟洞察到,就特别有驱动力,每天写得手舞足蹈、心花怒放、慷慨激昂。每每想写几百字就收工,却是几千字还停不下,搞得篇幅越来越长,最后居然要分出上、中、下或者一、二、三、四……
不但文艺复兴50画,不知不觉中又开了遇见系列、现代绘画艺术史系列,目的是想把看的画展以及现代绘画也撸一遍,同样也写得洋洋得意,洋洋洒洒,直到写后现代一篇更是分出塞尚、高更、梵高、其他画家等四篇还剎不住,每个人自己就又分了上、中、下,每篇文字都达几千字以上。
写字的时候,最崇高的犒劳就是:一往深情地沉浸其中,无以言表的欢欣,足矣。
学生说:老师你又打开了一扇窗;朋友说:出书吧。而我唯一的目的,也是内心中唯一的迫切,就是站到这些画的面前时我说:你好呀,我在梦里就见过你。
今天看了一下写了底稿的私密文章居然达到1K多篇,意味着修改和完成这些稿子也要三年。乐此不疲地、满心欢喜地做着一件由衷喜欢的事情,真好。
很是感恩,来简书的两年多时间里,认识了一些投缘的人、做了些喜欢的事情、更是深挖出自己骨子里的热爱并一直兴高采烈地走在这条路上。
感谢一切启蒙:启蒙的人启蒙的事启蒙的文字。
感谢感恩!永远。
2023/8/31A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