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萝会开花
彭臻华 文
1
“蠢婆,蠢得你会死,你不会先打好水再放毛巾吗?”傍晚,我听到王婆又在骂她的大女儿明慧,我和王婆做了三十年邻居,对王婆骂明慧真可谓是耳熟能详,无非是骂她蠢、不当教、没良心、懒、馋、脏。总之在王婆眼里,明慧就没一点好。
不过,明慧和她的两个妹妹比起来,确实不像三姐妹,她的大妹兰慧生得漂亮,大大的丹凤眼、挺挺的鼻梁,一笑两个深深的酒窝,随便一站就是副美人相,做姑娘时,被封为“镇上一枝花”,追她的小伙子有一个班。兰慧不但漂亮还聪明,打得一手好算盘,在单位是一业务好手,家里的活也是拿得起放得下,手织的花色毛衣比图上画得还好看,所以深得母亲喜爱。
小妹小慧尽管生得没有兰慧漂亮,但机灵,处事灵活,性格泼辣,快人快语。又加最上兄妹排行最小,也是王婆的掌上明珠。
王婆的两个崽也出得清秀俊雅斯文,都架副眼镜,一幅文化人的样子。王婆的丈夫生前是个教书匠,王婆遵照丈夫遗愿,吃一切的苦都供了孩子们读书。但明慧只读到小学三年级,那时,她爸还在,她爸倒是很疼爱她,从没有打过她骂过她,总对妻子说明慧是长女,要重点培养,以后好给弟弟妹妹树榜样。可惜那时正逢全国上山下乡大运动,只读到三年级的明慧跟父母下乡,来到了一座封闭的山村,学着耘田、拔草喂猪,后来王婆生了弟弟妹妹,她就帮着带弟弟妹妹。到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国家开始实行知识青年返城,明慧已经十五岁了,没法再去读书了,父母带着弟弟妹妹先回到了县城,把明慧留在了乡下。
据王婆说明慧就是那时候变傻的,有一次发高烧,没人照顾,没有及时看郎中,烧傻了。
我看明慧倒不觉得她傻,只是觉得她处事有点二,再加上不会拾掇自己,一头短发总是乱糟糟的像鸡窝,眼角的眼屎垛壁也不知道擦,衣服也是 随便捡到一件就往身上套,怎么看都是一副乡村妇人像,这就怪不得王婆嫌弃。
2
可是再怎么嫌弃,眼下也只有明慧照顾她。88岁的王婆一个月前的一个早晨,她摔了一跤,左肩粉碎性骨折,把左手给吊起来了,她没法做饭,甚至连自己穿衣、洗脸也做不到,必须要一个人来照料她。第一周,子女们都轮番来照料,兰慧、小慧各服侍了三天,两个崽带孩子到老房子看望几次,每次一来,电话不断,要不就是王婆的小孙子不断地催,总之是坐会儿,屁股还没做热,王婆还没看够她可爱的小孙孙,他们就说有事要走。
王婆尽管舍不得,还是催促:“有事快去忙吧。我这里没什么事,蠢婆女冇有事,她吃了就是打扑克,照顾老娘,她应该,这点事都做不了,那她去吃屎算了。”
明慧就在一旁嘻着脸听着,也不辩解,一会儿给她娘拉拉衣服,一会儿端杯水给她娘喝,与会者儿给桌上那盆绿萝浇浇水。吃饭时给娘装好饭,睡觉时给娘脱衣服。给娘打热水泡脚、拧毛巾洗脸。可王婆还是动不动就骂她两句,说水太热,说毛巾拧得太湿,总之就是不满意。明慧不回嘴,一副逆来顺受的样子,几十年来都是这幅样子。
王婆只要一看到明慧给绿萝浇水更是气不打一处来:“你说你就是贱,养个草也贱。你就不会学人家养那会开花的吗?!“
”人家说养久了会开花的。就算不开花,这叶也绿得好看。再说好养,家里有生气。”明慧低声说。
“好吧,你养,反正你都养了这么多年,除了长叶我就没看它开过花。”王婆白了她女儿一眼。
不过,明慧养的绿萝确实长得好,叶子绿得发亮,蓬蓬勃勃的,看了就让人生喜意。她看我喜欢,还特意从盆中分了一些出来,用小盆栽了送过来,放在我的书桌上。
绿萝确实好养,记得时给它点水就长得绿意盎然。听说绿萝虽然是一种花,但是非常不容易开花,它是属于在西藏地区非常珍贵的草本植物,大多是生产在喜马拉雅山脉一带的寒冷地带,所以一般在家里面样的绿萝是肯定不会开花的。
我祈愿明慧养的绿萝能开出美丽的花,让王婆相信,这是一种能开花的草。
3
“你说你到底有多蠢,把老娘的脸都给丢尽了,那个老不死的当年挑拔崽跟你离婚,离婚就算了,还扫地出门,连棉被也不给一床。他们对你这样坏,你现在还去服侍她,你还是人吗?你还有心吗?”王婆又在骂明慧,都骂了半个多小时了,骂得咬牙切齿,恨铁不成钢。我本想静心看会儿书,耳朵里全是王婆的骂声,变成了一群苍蝇在我眼前乱飞。
反正书是看不下去了,我看着明慧送给我的绿萝,心想不如出去劝一劝。再说我也很好奇,明慧与那个男人离婚都已20年了,那个男人也再婚了,尽管明慧一直末婚,但怎么又和他扯上关系了呢?
“王婆,又骂明慧,小心明慧炒您的鱿鱼,到时没人服侍您。”我来到王婆屋里,笑着说:“您有什么事,好好教她,别上火,上火对您的手恢复不好。”明慧站在一侧低着头拉着脸,眼睛盯着自己的鞋尖。至始至终,她没有回一句嘴,就凭这一点,我觉得王婆骂得有点过份。
“刘先生,您给我评评理,看我说得对不对。”王婆看我来劝,好似更得理。不知是因为我教书,还是会写点文章,她一直称我为“先生”,老辈人对文化人的尊称。她也不从称她的丈夫为“老头子”,只要说起来,就说“我家王先生”。
“这个死明慧,您说气人不气人,她以前那个家婆上个月突然中风住院了,她的死崽死女都不去服侍,该嗒(这个)蠢婆还跑得去医院服侍,全不记得当年人家怎么把她赶出家门,她自己差点投河淹死,要不是我老娘收留她,连个落脚的地都没有。”王婆越说越生气,伸出右手拍了过去,“难怪最近老是往外跑,连老娘也不管,还瞒到我,要不是人家宋一花好心告诉我,我都还蒙在鼓里。把老娘的脸都丢尽了,人家都说我怎么生了一个这么蠢的女,人家打左脸,还笑着把右脸送上,太蠢了。我上世欠她的,这世来还。”
我算是听明白了,明慧确实又犯傻了,当年那家人那样待她,现在这样算是报应,她应该躲到一边去笑,竟然还跑到医院去服侍她,这确实让人觉得不可理喻。明慧到底图个啥呢?她脑子到底是怎么想的呢?她的脑子真的搭错了一根筋?甭 说是她为受害人,就算是我这个当年的邻居,想起那家人当年的行径,也觉得不可原谅。
4
20年前,明慧36岁。她的大女儿十三岁,小女儿十一岁。
明慧在一家营养食品厂上班,不过厂里已经发不出工资了,也就是说她面临着下岗。下岗后能去做什么,她真的不知道,她肩不能挑、手不能提,女红也不会做,平时下班了就窝在家,跟着家婆种菜养鸡,她不像儿媳妇,倒像是他们家的女仆。客人来了从来不能上桌,全家人吃完了饭一定是她收拾。家婆时不时地骂她几句,一会儿骂她手脚太慢,一会儿骂她碗洗得不干净,一会儿骂她把厨房的地搞得湿淋淋,总之,她想骂就能找到理由。
让旁人生气的是明慧从不还嘴,还任劳任怨侍候这一大家子。好在明慧的老公胡伟明心疼她,时时维护她,听到母亲骂她就会很生气地顶回去。
“你要不满意你去洗!”然后一把拉起明慧就走。他特别看不上老婆在父母面前低三下气,同是儿媳妇,弟媳妇什么时候吃好饭都是把饭一推就走,父母反倒对她恭敬得很。
有一次胡伟明实在看不下去,就说母亲偏心,两个儿媳妇不一样对待。结果弟媳妇听了当时也没言语,第二天一家三口另起灶炉,由弟弟炒菜,算是分家了。母亲看到小儿子一家三口单独吃,心里不爽,借故又骂了明慧一顿。胡伟明也生气了,骂明慧天生扶不上墙的泥,怎么帮也没用。明慧心里委屈,还是什么也没说。
5
本来日子就这样过着也没什么。十四年都过了,明慧以为能这样过一辈子。
让她万万没想到的是,有一天,胡伟明说要和她协议离婚,在她没有找到住处前,可以暂时不离家。房子是父母的,所以她没有份。(其实房子是他们结婚第二年做的,但房产证写的是胡伟明父亲的名字,说是家里的老宅地,建房的钱有三分之一是家里出的。)
两人工资低,只够养孩子,所以也没有存款。其实明慧知道家里是有存款的,但都是胡伟明管着,她每个月的工资都是胡伟明去代领,对她单位的出纳说她数学差,不会算数,说她丢三拉四,会把钱掉了,总之就好像她是他一个没长大的孩子,他什么都要为她操心。
厂里的大妈大婶、大媳妇小姑娘都笑她死没用,别人家十有八九是女人当财政部长,她倒好,不当财政部长就算了,连自己每个月辛辛苦苦赚的工资,摸都摸不到一下。她倒乐意胡伟明管钱,她省心,她不想管,有饭吃有衣穿就可以。何况胡伟明管得确实挺好,家里每月都有钱存,存折胡伟明都拿给她看过,胡伟明还给她买衣服,连短裤、袜子都给她买好。除了钱管得死,胡伟明算得上是个好丈夫,对她也很体贴。
胡伟明生得个不高,像个屠夫,右眼眼皮往下耷拉,什么时候看人都像是斜视,所以他有个外号叫斜子。一般女人都不会正眼看他。当年,王婆也是看不上他,媒婆数次上门才说动王婆,说他家底殷实,老头子还是县上的干部,明慧嫁过去衣食无忧,家里有个什么事,还能靠得着。当时家里也确实穷,正碰到明慧爹出事,王婆就答应了。本指望明慧结婚后能帮衬家里一点,哪知不但没帮衬,还把女儿抱回家来带,她家婆说要上班,反正王婆坐在家没什么事。给她带还算了,伙食费一点都不交。到现在说起这事,王婆还是生气,怪明慧没用,在家里说不上话,搞得娘家人也受欺负,没地位。
可就是这个没有女人能看上的胡伟明,他竟然有了外遇,他要和明慧离婚。对方和他同一个办公室,一向也看不上他。那年碰到丈夫出车祸死了,保险公司陪了三十多万。
他早早晚晚地对那女人嘘寒问暖,每天早晨上班都给她带牛奶,说既补充营养又美容养颜。女人在那种时候最需要人的关心,那个女人就动心了,一来二去,两人就搞到一起去了。
他娘大力支持他离婚,但不同意他跟那个女人,想要他找个乡下的年轻一点的女人,再生个儿子。明慧生了两个女儿之后就结扎了。他弟弟也是生的一个女儿,如果他不生个儿子,他们家就断后了。
6
胡伟明有老娘的赞同,更加铁了心要离婚。明慧感到了绝望,出嫁以前,父亲母亲进城,把她一个人留在乡下五年多,她常常一个人躺在黑灯瞎火的房子里,睁大双眼到天明,她也想回县城和父母和弟弟妹妹们在一起,可是母亲说在县城租的房子住不下,而且粮食也不够吃,她在乡下起码还可以种点田。于是她一个人默默地留在乡下。
直到嫁给胡伟明,她才觉得有了一个家,尽管家里的人总是对她大呼小叫、喝三吆四,她也永远有做不完的家务事。但到了晚上,胡伟明会咬着她耳朵和她说话,一双女儿会腻着她叫“妈妈”。无论多苦,有这两样,她就心满意足了,她觉得她有家了,她也是世上幸福的女人了。
然而,现在,胡伟明说要和她离婚,而且是非离不可。明慧觉得活着没意思了,那个黑沉沉的冬日傍晚,她走出了她曾视为天堂的家门,走着走着,就走到了恩江河畔,她踩着沙滩一直往前走,想起了以前和家婆在河里汲水浇菜,可是以后那个家再也不要她了,要把她抛弃了。泪水不禁汩汩而出。
明慧一边想着一边就往河心里淌。她觉得自己没有活路了。一个女人,连家都没有了,还怎么活呢?
“妈妈妈妈,你不要再往前走了!”两声尖利而恐慌的叫声响彻河岸,是她尾随而来的一双女儿。她们随即淌下水,跑到她身旁,一人一边,分别抱住了她的两条腿。娘仨站在冰冷的河水里抱着哭成一团。
随后追来的胡伟明把明慧拖上了岸。并吩咐两个女去外婆家报信,就说她们的娘要寻死,叫来人领回去,否则出了人命他不负责。
就是在这个明慧要寻死的夜晚,我被王婆央求和小慧一起去劝导明慧。王婆以为是两夫妻闹闹别扭,过几天就好了。
我和小慧随两个孩子来到明慧家,明慧往里躺卧在大大的床上,显得那么瘦弱。我开始劝她,说夫妻吵架是常有的事,牙齿舌头还要碰到一起呢,可还不是好好的。她只听着,一句话也不说。
明慧家离恩江河只有五分钟的路程,为了防她再想不开,我俩那夜就和明慧睡一个被窝。
第二天早晨,我们回去时,劝明慧跟我们一起回娘家,夫妻闹别扭晾一晾、冷一冷,就能想起对方的好,小别胜新婚,难题就迎刃而解了。
7
“不要叫我亲家母,我不是你的亲家母,你咯女寻死觅活,万一出了啥事,我担不起这个责。”明慧的家婆听到叫声,反倒把门“啪”地一声给关了。
“开门开门,你给我开门!”王婆气愤地继续用力拍门,“你让她回家,只要没离婚,她生是你家的人,死是你家的鬼!她还是两个孩子的妈!”过路的人和左邻右舍都来劝。明慧却只知站在一边垂泪,王婆一五一十把事由说给大家听,明慧是个老实人,大家也是知道的,可这毕竟是人家的家务事,只能一边劝一边摇头。过不久就散了。
王婆继续叫门,终究还是没开。里面连声音也没有了,看样子,明慧要进门是不可能了。我劝王婆还是先回去再从长计议。王婆在我的劝说下骂骂咧咧往回走,感觉到了事态的严重,看来那个斜子是真的打算和明慧离婚了。如果她真的离婚了怎么办?住哪?
看他们家这个架式是打算让明慧净身出户,世上哪有这么便宜的事,花一样的年纪嫁入他们家生儿育女、作牛作马,现在就这样扫地出门,哪有这么便宜的事?明慧好欺负,可明慧还有两个弟弟和妹妹,还有王婆这把老骨头,他们别想得逞。
明慧呆立着没有动,我拉了拉她,她才挪动了沉重的步子,缓缓跟着我们往回走。
当晚,王婆把她的崽和女全部叫回了家,商议明慧的事。全家人都义愤添膺,一致认为,明慧坚决不能同意离婚。
“不离,死也不离,拖也拖死他们。”兰慧睁圆丹凤眼,“想生崽,没那么便宜。”
8
就这样,明慧回了娘家,再没能踏进那个她生活了14年的家。
因为她拖着不肯离婚,她家婆还数次找上门来气焰嚣张骂她,说她赖死也没用,早晚是离,生不了崽就挪窝。这话说得够难听,生不了崽是明慧的错吗?这是不国家政策的影响吗?再说她儿子也有一半的责任啊!每次明慧不会还嘴,只有王婆和她对骂。我们都看不下去了,都出来帮王婆,后来她不来了。要胡伟明上诉到法院,要求判决离婚,理由是感情破裂,无法再一起生活。
7个月后,在法庭的判决下,明慧离婚了。除了随身衣物,她没得一分钱财产,一双女儿由男方抚养。她仍然住在娘家,王婆气不过,仍然时时骂她。白天到好办,她要上班,反正听不到。晚上就难熬了,母亲骂她可以当作没听见,想见女儿的念头却在心里疯转。
后来白天也不好过了,我开始早早晚晚的总听到王婆骂明慧了。明慧下岗了,她所在的纺织厂改革了,工人进行优化组合,把她给组下来了,按国家政策她和一部分组下来的工人买断工龄,不到一万元,她的工作没了,她工作了一辈子的工厂也抛弃她了,这是多么严酷的事。
从些,明慧就白天晚上地窝在家里,整天哭丧着一张寡白的脸,听母亲骂她死没用。
9
明慧没地方住、没班上,天天在王婆面前晃,晃得王婆心烦。王婆想,她还年轻,才36岁,她总得找个人家落脚。时间一久,人家打听到这有个离婚的女人,还真有人找上门来。先是一 个开小商店的,老婆死了,孩子大了,条件不错,就是想找个洗衣做饭的。王婆倒挺中意,自己开店,吃饱穿暖不成问题。问明慧,不作声。就黄了。王婆想,这男人有点老,明慧跟他尽管吃穿不愁,但还是有点吃亏。就作罢。
不久,又有媒人上门。这次这个男的与明慧年纪相当。老婆嫌家穷,跟人跑了。留下两个儿子,一个八岁,一个十一岁,一个家三个男人,做饭的都没有。就想找个实在的女人过日子。明慧还是不吭声。自然是不乐意。王婆问为啥?不答。后来琢磨,明慧肯定是不愿意去当人家的后妈,侍候别人的儿子。也黄了。
第三次机会来了。这个男的是个修车的,有技术,家境也不错,在县城有两套房子,说一套留给儿子住,一套他们住。人也长得挺虎实,带着个13岁的男孩。孩子妈得病死了。这个男人王婆特别中意。问明慧,还是不吭声。摆明了是不愿意再找人。
王婆很生气,骂她太蠢,还惦记胡伟明,还想着复婚。他都跟那个女的过一块去了,怎么可能复婚。明慧啥也没说。第二天就出去找事做。年纪大,没技术,事难找。最后找着的是在一家早餐店做洗碗工,包吃700元每月,也算不错了,能养活自己了。看来,她是铁了心不再二嫁。王婆也只好由她。
这一转眼,明慧离婚20年了。她终于熬到有退休金了,两个女儿也出嫁了。明慧还是跟王婆住一块,王婆还是时不时地骂明慧。她的两个崽都做了新房子,王婆说住不惯,说就跟明慧该搭(那个)死佬制(做)伴。
这样,明慧就得两边跑几趟,一大早起来,熬好王婆喝的粥,然后匆匆忙忙走到她大女儿家去煮早餐给她的外甥女吃,送小姑娘上学。她女儿等她一到就出门去赶上班。明慧的住处离大女儿家说近也得走十来分钟,碰上下雨下雪的也够呛。
忙完了大女儿家的事,明慧就得赶紧上菜市场,采买中午的菜。小女儿家的小子中午放学到明慧那吃饭,小女儿在单位吃,远,没法赶回来。所以明慧每天也是忙得打转。还是得挨王婆的骂,骂明慧的两个女儿是白眼狼。明慧那两个女儿不但要老娘做保姆,还得养着她们的孩儿,从来没一分钱落到明慧手里。明慧倒忙得乐滋滋的,有时王婆一数落,就小声辩解说:“她们买了房子,手里紧。”
“什么紧?!就跟她们的死爹一样得哩财佬病!”王婆这一堵,明慧又成哑巴了。
10
我不知道王婆到底是心疼明慧呢?还是真觉得明慧蠢得好欺负。反正我是觉得明慧挺不容易的,既要侍候老娘,还得帮着两个女儿照顾孩子。现在又偷偷跑到医院去服侍那脑中风、大小便失禁的前家婆。
“明慧,你说你自己这么多事,再说她现在跟你一毛钱关系也搭不上,你管她干吗呢?”我也忍不住劝她,“她是死是活,有崽有女管,与你何干?”
“她的女在外省,回不来。她的崽到底是个男的,不方便。我也是看她可怜。”明慧叹口气说:“怎么说以前也是在一口锅内吃了14年饭。”
“她当年可看你不可怜,你搭个蠢婆女,看老天爷会给你好报不。”王婆无奈地说。
明慧哪里是蠢?一颗心水晶似的。
我想起明慧养的绿萝,它的花语是坚韧善良和守望幸福,这不就是明慧吗?
「无戒365极限挑战日更营第54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