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语言HAPPY模式(教师、家长通用)

2022-09-07  本文已影响0人  心理咨询师刘伟

积极语言定义为:引发个体积极情绪,发现个体优点潜能  ,关注使人生美好的有利条件 ,促进个体美好及积极品质形成 ,有利于建构积极人际关系的语言。

构建思路:积极语言--积极情绪--积极人际---积极人格--积极社会支持--幸福和谐、阳光的人。

H--HOPE

预想、期望 的意思,教师教育学生前,先期望学生具备或可以达到某项积极品质的培养目标。2.相信能够形成这些品质。

A-ACTION

行动的意思,1.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标志性积极 品质或期待形成的品质。2.引导学生形成内在动机,愿意发挥特长、创造性地做起来。

行为小而具体让学生想做,注意说的层次。

P:POINT关键点

1.找到教师语言与学生情绪之间的平衡点。2.说那些指向目标、希望、未来能提高学生动能和效能的关键作用的话。3.激励学生想做、做起来、做下去的往好的方向做。

诱导学生产生积极情绪,明确目标了解意义把握成功。

P:PROCESS过程

1.在与学生对号过程中个,注意学生的需求、情绪变化、心理活动、分析学生心理活动的原因。2.在学生行为的方向‘、强度和坚持性上加以引导。

学生朝向什么方向及目标使多大劲、坚持多长时间,这些能否用语言表达出来。

Y--YIELD产品、收益

1.认知领域方面:扩建即时注意和思想。即:扩展视觉注意的范围和思维的多面性和深刻性,促进彼此在思想、信仰、价值观念、行为做法等方面的认同。2.人际关系方面:增加对陌生人的亲切感,增加对熟悉人的信任感,建立起亲密人之间富有凝聚力和效能的关系,增进情感上的相互包容和依恋,人际情感需要得到满足。3.行动方面:获得行动的必要知识、技能、和技巧,认识到为何行动,怎样行动,何时行动,行动要取得什么结果,更好地调控自身行为,形成各项品质的行为特征。

人与人之间协调认知,协调情感、协调行动、努力实现“一起想、一起成长、一起幸福”的理想目标。

虽然说的是教师,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同样重要。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