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的圣者"——银杏树
图文/露筠
秋天到了,在五彩缤纷的秋色里,在我的心中,那种“一树擎天”,“满地翻黄银杏叶”的壮美景观,让我感到银杏树是秋天的代言人。我喜欢银杏树,不只是秋日里它醉人静谧的美景。
我喜欢银杏树浓厚的古老文化和在世界上的贡献——东方的圣者,喜欢它生命的厚重与顽强。
银杏树是我国古典园林三宝之一,树中银杏、花中牡丹和草中兰花,都是一些珍贵的品种。银杏树还被尊崇为国树,郭沫若在《银杏》一文中称赞银杏树为“东方的圣者”、“中国人文的有生命的纪念塔”。因为地质史上第四世纪的冰川运动后,唯独我国保存了一部分活的银杏树,为世界上仅生存在我国的著名“活化石”。可见银杏树在我国的地位。
据研究,银杏树早在几亿年前就有了,和恐龙同属一个时代。我国现有很多千年树龄的银杏树,除了自然条件的适应,自身顽强的生命力外,还与我国世代对银杏树文化的认同与保护分不开。这些古树常常成为人们旅游观赏的景点,尤其秋天,满树金黄,金色的叶子缓缓地飘落到地上,一层层铺满地面时候,那番景色为醉美的秋天画上浓浓的一笔。尤其在我国的很多银杏之乡,千棵银杏屹立在天地之间,片片金黄连接起天地间的能量,传递着古今情怀。
遍布全国的千年银杏有:山东莒县浮来山定林寺的“天下银杏第一树”;北京潭柘寺的唐代“帝王树”和“配王树”;2001年载入上海吉尼斯记录的贵州福泉古银杏树;西安古观音寺的银杏树,史料记载是李世民亲自种植;有“周公神树”之称的四川雅安银杏树,-等等,千年古树还有很多。这些古银杏树有的高挺粗壮,树围超过了趣闻中“七搂八拃一媳妇”宽度,甚至树洞可以住人;有的树冠宽广,占地面积可达数百、上千个平方米;有的树龄多大5000余年。我赞叹银杏树与大自然的长长相守,这些树里藏着数不清的故事。
我喜欢银杏树“和谐共生”、“对立统一”的哲学含义,喜欢它坚韧、长寿和爱情的寓意。银杏树传情达意,记录下很多美好的故事。
银杏树作为高大乔木,躯干挺拔,树形优美,枝叶紧密,叶状奇特;银杏叶不管哪个阶段,什么颜色,我都喜欢。我喜欢它精致的纹理,喜欢它百态扇形,在宽阔的叶子顶端有2裂至多裂的凹齿,有人形象比喻为鸭掌叶。银杏还被人们引申出很多含义,“对立统一”、“阴阳之道”、“和谐共生”、“生死与共”,等等。
从我高中时第一次去南方的一个银杏之乡开始,从我捡拾起一片片银杏叶小心放在笔记本那一刻,我对银杏叶多了一份偏爱。有时找一个空白处摆放好压平,留下一个树叶的痕迹;有时压平后拿去塑封,当书签,或者塑封前写上几句话,制成小礼物送给同学好友。记得,大学毕业时,我们互相在毕业的留言册上留言时,多才多艺的同学们有的除了贴一张自己的照片,还画上一副小画,有的贴上一张自己手工制作的剪纸,有的挥笔留墨,各种书法,洋洋洒洒。这些我都不会,于是我去选择几片有颜值的银杏叶,用心琢磨构思,表达我真诚的祝福。
上大学时,因为女生宿舍不允许男生进入,当时又没有手机,男生约女友的方式通常是到宿舍楼下等门管传话,或者让同一单元的女生顺便捎话,我经常帮一位隔壁宿舍的女生传信“晚7点老地方见”。一次、两次----很多次都是这句话,开始我觉得约会的地点比较隐蔽,不好意思询问,后来我们熟悉了成为朋友,我好奇地问了问,才知道那个老地方是一棵人人皆知的又高大又粗壮的银杏树下,就在学校电影院和小公园岔路口附近。我当时也不懂他们选择这里约会的意义。
男生比女生早毕业两年,然后按照学校分配去了南方一个一线城市的医院上班,女生毕业后分到北方一个三线城市教书。当时分配工作,选择余地不多,不少相爱的恋人们因为分配不到一个城市而洒泪分手。而那个男生在女生上班三个月后调到了同一个城市的医院,虽然没有原来医院待遇好,机会多,但是男生的一句话让我记忆尤新“她在哪儿,我的心就在哪儿”。如今,夫妻养育了一双儿女,培养了两个大学生,过着平凡而又幸福的生活。我特别为他们高兴,我想,曾经在那棵银杏树下的相遇、相约和相恋为他们谱写了浪漫的故事和真爱的序章。
我还喜欢银杏树的药食同源,为人们的健康保驾护航,价值多多。
银杏树具有独特的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还具有药食同源的健康价值。据研究,银杏果和叶(又称白果和白果叶)均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主要有敛肺,平喘,活血化瘀,止痛等作用,明代李时珍曾曰:“入肺经、益脾气、定喘咳、缩小便。” 在此提示,作为药材,使用时需要根据医生指导正确食用,以便在处理方式和用量方面把好安全关。
现在正值银杏果收获的季节,一夜风雨过,满地掉落的树叶和果实多起来,堤坡上那几颗银杏树下更是显眼。我走过去,眼前铺了一地的银杏叶和银杏果。原来我以为银杏树并不结果,有一次惊奇地发现路边有些银杏树上长了青青圆圆的小银杏果,才知道银杏树有雌雄之分。后来在树下的绿化带外边偶尔看到干瘪的小银杏果,看似很普通,没有在意过。
今天这个不同,新鲜、个大又饱满,果实比较均匀,大小像枣子,果皮稍有皱褶,每个果实带着一根细长的梗。我蹲在树下,360度转身,一个个捡拾起来,一会儿就捡拾了三五斤。好奇地打量着这喜人的果实,闻到一股说不出的臭味,我听说过银杏果有臭味,我能接受,就像我喜欢的榴莲,同样有一股标志性的臭。
因为第一次捡拾银杏果,拿回家请教一个中医邻居,于是饶有兴致地处理起来。
首先,包掉果实种皮。为了防止刺激皮肤,我带上橡胶手套,掰开一个果实,然后用双手一挤,果实piu地掉出来,这个果实形状像开心果,一会儿弄了一盘子。然后,洗干净。把包出来的银杏果核在水中搓洗几遍直到不粘带任何果肉。处理好的银杏果一部分可以冻起来,需要时拿来煮粥或做菜也是不错的选择。
接着,选择烹制方法。把银杏果放水里煮,开锅后再煮15分钟,或者用电饼铛、微波炉爆开。我用两种方法都试了试,煮食银杏果会在一端张开口,后者多在中间爆开。果壳和壳里面米黄色果肉中间有一个褐色的膜,去掉膜后再吃,因为有微毒,果肉无臭味。煮的吃起来面软,爆的有点劲道,最好趁热吃。
体验了自己亲手捡拾和制作的银杏果,对银杏又多了一份了解,多了一份喜欢。
从古至今,从春到冬,从平原到山顶,银杏树演绎着一段平凡而又神秘的与大自然和谐共生之旅,吸引了从平民百姓到文人墨客们谱写的颂歌。在此,分享两首古诗,我希望银杏树不管外面的世界如何沧桑变化,依然如故,冰清风骨,风度韵致。
“风韵雍容未甚都,尊前甘桔可为奴。谁怜流落江湖上,玉骨冰肌未肯枯。” 李清照《瑞鹧鸪.双银杏》
“古柯不计数人围,叶茂枝孙绿荫肥。世外沧桑阅如幻,开山大定记依稀。” 清 乾隆 《银杏王》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