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说读书
春晚应该是目前我国民众最关注的综合性文艺晚会。春晚除了娱乐大众,更多的是想寓教于乐,通过表演来教化大众。
昨天晚上时断时续看了一些春晚节目。没有想到第三个节目,岳云鹏和孙越表演的相声就谈到了读书。
因为稀缺,所以倡导。
有人说中华民族是一个爱读书的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趣闻和典故。但我们也知道,如果从绝对数量上讲,中国人真的不读书。1949年中国的文盲率大约是80%,而且被视为识字的20%的人当中,还包括了那些只认识几百个中国汉字的人和在今天只能列为半文盲的人。虽然周有光先生发明汉语拼音用来辅助汉字学习,极大的加快了人们对汉字的学习速度。但中国文盲的总数依然巨大。
根据2017年统计年鉴,中国目前的文盲率为5.28%。全国15岁以上人口为:100260+15003=115263万人。做个简单的乘法:115263万人*5.28%=6085.88万人。如果这6000万人口是一个国家,那么这个国家人口数在全世界排第24,等同于意大利全国人口,是澳大利亚全国人口的2.5倍。
在已经迈入现代化国家的中国,现在每20个成年人,就有1个是文盲。更可怕的是文盲率并没有一路走低,反而在降至最低4%之后有所反复,2010年4.08%,2013年4.60%,17年为5.28%。
2018年4月23日第23个世界读书日来临前夕,相继公布了2017全民阅读趋势报告及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2017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66本,人均每天读书20.38分钟,民众阅读总量稳步增长,56%的受访者年阅读总量超10本。然而,中国人的年阅读量较国际先进水平仍差距巨大。
有网络资料显示,全世界每年阅读书籍数量排名第一的是以色列,平均每人一年读书量超过60本,俄罗斯和美国均在50本左右,而就算是我们的邻居日本也达到40本左右,韩国较少却也在10余本的水平。
在中国,往往有这么一种现象,从学校毕业以后,很多人都不再愿意读书了,甚至几年都不读一本书。从上面这些数据可以明显看出,我们中国的人均读书量少得惊人。
因为中国人读书少,会考试而不会学习,会服从而不会质疑,因循守旧,默守陈规。尽管有庞大的人口基数,但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发明方面少有建树。著名的“钱学森之问”发人深省。
有人说中国人为什么不读书?结论是因为书太少太烂了。他举例说明中国读者和发达国家相比,每年能接受到的图书品种少很多,缺乏发达国家读书人那么多的读书选择,最后人均阅读量比他们低就不奇怪了。他曾找来豆瓣读书评分最高的1000本图书名单,想看看有多少没读过。他发现一个现象,在评分最高的图书中,很多是重复出版的。如哈利波特,狼图腾,四大名著反复出现过很多次。因此他认为影响中国人阅读的主要原因是每年出版图书中不仅缺乏新书,而且严重缺乏好书。
另外影响中国人少读书的原因是没有时间。
我说一个读者和我说的事情:我住在盐田,在罗湖上班,每天早出晚归。原来盐田新华书店曾开有一个书城,周末自己或者带着孩子常常去看书、买书。后来这个书城关掉了,我也就再也没有去过书店了,也没有带孩子去过。我也知道应该多看书,尤其应该为孩子创造一个好的阅读环境,可是一想到只有节假日才有时间,在休息时间再往返罗湖盐田我就很郁闷,总想着下次吧。关键是来回半天时间都浪费在路上了,孩子的功课也越来越重,这个时间浪费不起啊!
房价物价高企使得现代人工作时间长、压力大、通勤时间长,很难再抽出专门的时间去逛书店。假如在工作场地附近、在上下班路途中或者在生活居住区就有书店,这个书店可以不大,但就可以时时提醒路过的人们:有空吗?请读会书吧!
有人说网上购书方便且便宜。确实,在网上购买一本特定的或者读者已经知道的书确实方便,但一般读者怎么样才能方便地知道图书的相关资讯呢?因为网上书店恶意低价从实体书店抢夺读者,使得作为图书和读者见面的第一场所--实体书店一一结业关闭,读者想在书店看书、选书,然后再到网上购买的路径被切断了,于是很多读者放弃了读书。
针对这种情况,国家陆续出台了相关政策。但是,在中国很多政策在执行过程中走向了反面。现在的一些实体书店困境更甚之前,尤其是民营书店。有了扶持政策,得到政府资助的大书城越开越多,结果反而促使周围的小书店雪上加雪,更快走向消亡。有的地方,对新华书店政策一再倾斜,置民营书店于不顾,图书市场极度畸形,实体书店数量急剧减少,结果是全民阅读的政策在一些部门曲解下成为破坏全民阅读的政策。
之前大家都认为我们已经崛起了,但在贸易战面前步步被动,是那么的不堪。原因我们的贸易只是加工贸易,我们的科技只是拿来的,没有原创,没有发明。
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未来的民族,不读书的个人也是没有前途的个人。
大家在克服困难读书的时候也要多呼吁,让全民阅读不能仅仅是轰轰烈烈的、劳民伤财的活动,而是要落实到具体的便民阅读上先,让阅读不再是奢侈的行为而是人们日常的行为。
书店人更应该对行业有清醒的认识,应该做出自己应该做的事情。